人大重阳网综合媒体报道:2021年11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全球化智库承办,上海市新闻办协办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国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分论坛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来自40多个国家近200名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参会。11月6日,分论坛四场专题研讨会之一、由人大重阳承办的“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线上线下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60余人参会。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华网、中新网、中评网、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报道此次分论坛及该场研讨会。“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现场“推进共同富裕与增进人类福祉”专题研讨会部分嘉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表开场欢迎致辞。他强调,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策划推动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坛举办主要是为国际各界交流联通搭建的平台,也是中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共赢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他还表示,“共同富裕”是经济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词之一,对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更深入的研讨,才能对于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社会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初衷。在主旨演讲环节,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原副议长、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ONG Tee Keat),南非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欧美司原代理副总司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格特·格罗布勒(Gert Johannes Grobler),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前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先后作主旨演讲。翁诗杰结合中国从完全摆脱“绝对贫困”到“共同富裕”的进程,分享了三点。第一,“共同富裕”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崇高理念,是属于全人类共同奋斗谋求的福祉,并不是发达经济体、特定意识形态、少数人富裕所专有的。它所追求的富裕涵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二,中国“共同富裕”是尊重人权的体现。目前,中国实施“共同富裕”是以三次分配为主要方式,致力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条件,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以人为本。第三,中国“共同富裕”的治理模式符合当下全球治理的需求。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过程中,“共同富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理念的实现中,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共同富裕”打造成公共产品,以增进人类福祉。翁诗杰格特·格罗布勒就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多边合作方面提出两个观点。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一直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在政策方面有着足够的延续性以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卓越领导力。第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打破西方的不公正解读。由于存在文化和制度的缺失,在西方的社会体系中,他们虽面临贫富差异过大等问题,但是他们对于“共同富裕”的理念存在误解。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以重新构建公平和谐的新秩序。格特·格罗布勒黄仁伟结合“共同富裕和人类福祉”提出了“一个问题”和“一个办法”。“一问”就是全球财富来自哪里、流向何处?他认为,当代世界财富向三处集中:一是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流动,获得财富增长;二是科技创新相关的财富增长,掌握科技创新就能获得新的财富;三是科技创新和金融集中二者结合的财富平台,带来巨大的财富集中。黄仁伟认为,中国在创造世界财富来源的基础上,需要创新一个“共同富裕”的方法。这就是促进财富朝三个方向流动:其一,要使中国的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尽快缩短和富裕人群和富裕地区的差距;其二,要让中国的财富总量和结构尽快缩短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其三,要让中国的财富要素适当流向海外,推动世界贫困地区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黄仁伟马丁·雅克认为“共同富裕”将会成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存在资源不平衡的状态。在消除不平衡方面,中国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接下来,中国的任务是继续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构建现代化社会,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二,建设公平的社会是长期工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和创造力。第三,“共同富裕”需要在社会文化观念上发生重大转变,必须打破原先的不平等才能朝着更公平、公正、包容、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第四,由于不平等带来的挑战属于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共同富裕”目标,在消除贫困过程中存在发展机遇,这对中国成为反对不平等的全球领导者至关重要。这样的共同富裕,可以向世界展示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平等、包容的21世纪新型社会。马丁·雅克针对本届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主题,人大重阳在承办分论坛的同时,推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新机遇与新未来》中英文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廖群发布。廖群报告认为,我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回归至疫情前或潜在的中高速增长轨道。虽然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9.8%,但三季度增速的放缓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冠疫情出现反复。二是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的效应显现。三是政府为规范行业发展,对部分企业进行了整顿。这些无疑对于生产和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历史逻辑、文化逻辑、经济学逻辑和常理逻辑多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复苏的良好前景是大势所趋。预计年度增速将达8%左右。报告强调,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科技跃进、城市群崛起、经济结构升级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将形成今后我国经济以中高速持续快速增长的四大引擎。廖群认为,中国正面临中美经贸脱钩和产业外迁加速这两大严峻挑战,但并非不可克服。他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心态,预计中国将在2年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4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财富体;8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12年内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在持续坚定改革和适当的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必将一步步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