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晓求:金融开放背后的历史缘由

人大重阳 2024-02-02

作者吴晓求系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本文转自《金融文化》2023年第5期。

我们只有认识到造成问题的根源,才能明确未来改革的难点、发展的重点。恢复信心、稳定预期、完善法制和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实现金融全面开放的重要基础条件。

本文字数约3114字,阅读需要4分钟。

四十五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创造了推进现代化的中国奇迹,写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故事。四十五年来,中国金融业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走过了不平凡的开放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金融开放的含义、难点、意义、目标,有助于我们走好当下和未来的金融开放之路。

层层递进 相辅相成

金融开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币的自由化。这是一个国家金融开放的门槛和基础。截至目前,人民币并没有完成自由化改革,或者说人民币还不是一种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在SDR中的比重虽然从原来的10.92%调升到12.28%,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达到了12.28%,因为人民币本质上没有实现自由化。

二是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改革步伐较快,对外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独立法人及分支机构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放松。

三是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所谓全面开放,是指外资在遵守我国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到中国市场上进行自由投资,资本进出自由。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管道式”开放,是一种探索式开放,通过QFII、RQFII、深港通、沪港通等管道来实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但这种开放非常有限。目前,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占比仅为4.5%,这是在取消了深港通、沪港通和QFII额度限制后才达到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境外投资者的占比较低。

在这三部分中,金融机构的开放速度相对较快,基本完成了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人民币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还处在探索阶段。

认识根源 找准难点

2015年的“8·11汇改”是一次重要尝试,我国试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化,实现汇率完全市场化。但“8·11汇改”后较短时间内,中国外汇储备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到了3万亿美元警戒线。后来调整了一些措施,外汇储备现在基本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8·11汇改”告诉我们,如果金融开放的基础设施没有做好,基础制度有重大缺陷,人民币自由化改革会给外汇储备带来严峻挑战。

“8·11汇改”后,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减少了9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这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人们信心不足,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减少。我们不能把9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下降说成是外资出逃,数据不支持这种说法。中国经济是内生性资本在起重要作用,可以看出一些内生性资本及居民信心不足。我认为可能与以下三点关系密切:

一是人们期待社会进一步提高法制完善程度。在对法制建设存在忧虑的情况下,人们信心不足、预期不稳。实际上,未来我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就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二是人们对财产安全的担忧。法制的重要作用是对财产权的保护,一旦人们担忧财产安全,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就会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减少。实际上,我们一直在着力完善法制基础,《民法典》出台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尽管如此,从短期来看,信心不足仍是我国金融开放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通过完善法制来恢复信心、稳定预期,这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石。只要人们有信心,对未来抱有乐观期待,中国经济的基石就稳定了。

三是金融开放对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和提高创新能力提出要求。无论是人民币自由化,还是金融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开放都需要良好的预期和坚实的信用作基础。而预期和信用的增强都需要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培育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

我们只有认识到造成问题的根源,才能明确未来改革的难点、发展的重点。恢复信心、稳定预期、完善法制和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实现金融全面开放的重要基础条件。

融入国际 意义深远

金融开放是我国加入WTO后最重大的开放内容,是一场深层次、重大而系统的改革。人民币自由化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意味着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融入国际体系,其意义要比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意义还要深远而重大。

金融开放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边界有了很大扩展。这对推动日益庞大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非常重要。我国经济规模日益扩大,须在全球配置资源,同时也要在全球分散风险,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金融开放意味着风险配置机制的进一步改善。这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多元化的风险配置机制。

金融开放意味着我国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性会明显增强。如何应对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我们要做很多准备。金融风险将会呈现多元性的特点,这是一个新的考验。

金融开放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国际性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从而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可自由选择的货币。

金融开放意味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金融开放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要求具备坚实的法制基础、良好的契约精神、足够的透明度、持续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确目标 抓住关键

金融开放不是单纯的为开放而开放,而是有目标的。首先,要增强我国经济的金融竞争力。一国经济竞争力与科技、劳动力素质、生产力水平等要素关系密切,但与一国的金融竞争力关系更综合、复杂。因此,金融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金融能力。

第二,我国金融开放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化,让其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我们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这个目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大概只有中国的本币(即人民币)还不是自由交易的货币,还不能称之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虽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SDR中份额排名第三,但在国际市场,无论是清算市场、贸易结算市场、定价市场、储备市场,人民币的份额都在2%左右,相对来说很低,这与我国在全球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最后都要体现在本币的竞争力上。人民币自由化之后,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处于何种地位,既是试金石,也是考验。

第三,我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目标之一,是要把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建设成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尤其是让人民币计价资产成为全球投资者重要的配置资产,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一个重要指标,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占比,如果超过了15%,我国资本市场就可以成为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当前,我国正朝着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让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努力迈进,这是我国金融开放非常重要的两个方向。我们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金融开放对未来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才能抓住关键环节,下好关键棋子。


推荐阅读

曹远征:日本股指创33年新高,“失去的三十年”对中国有何启示?

将美国视为鞭策中国前进的新动能

面对未来,放平预期

丁刚:美国政治是未来中美关系最大的不确定之源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晓求:金融开放背后的历史缘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