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义:世界经济进入“大停滞”,美国又对中国出手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观察者网 Author 罗思义
编者按:2月28日,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受邀做客“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访谈栏目。他认为,在美国权威机构公布了准确数据,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的情况下,西方舆论选择性地唱衰中国,目的在于通过制造焦虑说服中国采取“自杀性”的经济政策。访谈内容及视频在观察者网首页置顶推荐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阅读量已20万+。现将访谈内容及视频发布如下:
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走衰,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反而越来越多,认为中国经济“登顶”、“后面会越来越差”的论点在国内外媒体上甚为普遍。与此相对应的,许多媒体对美国经济抱有“强劲”“韧性”和“繁荣”的乐观态度。
对此,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表示:“作为一名观察和研究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学者,我从未见过如此系统性的舆论造假和谎言”。他认为,在美国权威机构公布了准确数据,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的情况下,西方舆论选择性地唱衰中国,目的在于通过制造焦虑说服中国采取“自杀性”的经济政策。
罗思义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在于投资的不足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的股市低迷、就业不足、消费拉动经济乏力的现象。“在我看来,基于国际标准,中国做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中国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你只是需要从相对的视角来看待它们。”
观察者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2023年的GDP数据已经出炉,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年度的预期目标,然而我们能看到一种悲观的氛围弥漫在国内外的媒体上——一些人宣称“中国经济已经登顶”,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减速,随之而来的将是中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您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您认为中国是否能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达到预期目标?
罗思义:
首先,我想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撰写有关中国经济的文章,然而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系统性的谎言和造假,像如今这样出现在美国媒体上。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妨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先来看一看离我们最近的情况。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率是5.2%,美国是2.5%,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说当下的情况是“美国很棒”而“中国很糟”真的很荒谬,然而美国国内甚至都没有报道本国准确的数据。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相关的谬误齐刷刷地同时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我确信美国的情报部门参与其中,发布了虚假的消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华尔街日报》当天发文称去年美国GDP增长3.1%(3.1%实际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美国第四季度同比增幅),而权威统计机构美国经济数据局给出的美国经济增长率是2.5%。为什么《华尔街日报》在不用自己计算,直接照搬美国的权威发布即可的情况下,还是给出了错误的数字?
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个数字,就会发现它来自一个统计数据的片段——这是列宁所说的“统计学上肮脏的勾当”或是统计学中的“摘樱桃现象”——他们所做的就是把2022年四季度的数字和2023年四季度的数字进行比较。没错,这样算增长确实是3.1%,但美国经济增长在一年中的上半年要慢得多,低于2.5%。因此,(如此比较后)发布的数字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去年对美国来说是不错的一年,经济增长2.5%高于趋势增长率,之前的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2%。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正在经历商业周期中的上升年份。
如果我们取一个长期的平均值,12年来,美国的平均增长率是2.3%,如果我们取一个20年的均值,平均增长率是2.1%,换句话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略高于2%这个水平。
疫情爆发后的四年,中国的经济总增长略高于20%,美国经济增长略高于8%,中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的2.5倍。从这些直白的数据可以看出,说“美国经济表现良好”而“中国经济问题很大”是非常荒谬的。
那为什么中国的部分人热衷于传播这样的假新闻呢?诸如“中国经济停滞,而美国经济欣欣向荣”,“中国输给了竞争对手”这样的标题比比皆是。我不禁要问中国的某些人,为什么要不停地重复这些甚至不能被称为是“失真”而是彻底的假新闻?
关于新闻造假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让我们暂且不表,谈一谈另一个方面。
中国的增长目标是,最近的一个五年计划是到2035年GDP翻一番。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的总人口会略有萎缩,这意味着实现了GDP增长目标就足以达到人均GDP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要达到4.7%。到目前为止,过去三年的增长略高于5%,如果我们从2020年开始计算总的增长率,如果平均每年增长4.7%,总的增长率略高于14%,在过去的3年里,中国实际增长了15%多一点,高于目标。结果就是(要实现既定目标)2023到2035的年均GDP增长不用达到4.7%,4.6%就可以了,所以中国超过了既定目标。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除了偶尔没能实现的非常短期的目标,大部分中长期目标都得到了超额完成。因此,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放缓。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以2.3%的速度增长,就像12年来一样,到2035年将会增长41%。中国在2020到2035年之间会增长100%。中国的GNI(人均国民总收入)距离高收入经济体指标的差距不到1000美元,因此,中国将很快达到世界银行制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不仅如此,到2035年,中国也将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就是实际的情况。
顺便一提,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了。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经济形势非常糟糕。过去四年,日本的经济总共增长了1.1%(应为1.2%)——不是一年增长1.1%,而是四年增长了1.1%;德国经济四年增长了0.7%,同样不是每年,而是总数。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北方”国家、G7的情况都很糟糕,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美国的两倍。
长期以来,我已经习惯了美国媒体报道中的谬误,但我从来没有在美媒见到过如此系统性的错误。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用自己去统计,上个网你就能找到数据。有时候你需要自己计算,任何学习经济学六个星期以上的人就能做到。所以这种谬误可以说是美国可耻的政治宣传和配合他们的部分中国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处在正确的道路上,正奔向她的目标。是的,我不会说(中国经济)没有问题,问题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盈利的缺乏,投资不足、股市低迷也是问题,但我们必须将其置于和其他经济体相比较的相对境况之中(才是客观的)。
观察者网:正如您所说,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表现优秀,但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中国需要实施合适的政策避免“经济自杀”,这个“经济自杀”指的是什么?您认为有什么“真方案”可以解决中国经济的“真问题”?
罗思义:
“经济自杀”将意味着放弃现有政策,比如说,如果中国经济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就足以实现到2035年的目标,而“经济自杀”意味中国采取的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慢到西方经济体的水平。
因为中国当前的表现远远好过西方经济体,中国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西方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结构——大幅降低投资的比重,大幅增加消费的比重。如果中国采用西方经济体的那种宏观结构,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将放缓至西方经济体的水平。对于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来说,其中位数是每年增长1.9%,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无异于经济自杀。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从每年5%降低到每年1.9%或者像美国一样2%多一点,中国经济体量将永远无法超过西方。
如果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增速趋同,那么中国将永远以同等的距离落后西方,中国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也显然无法实现其2035年的目标。
正如我之前所说,为了实现2035年的目标,中国需要从2023年起,每年维持4.6%的增长率。这在现实中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从长期趋势来看,美国经济并没有在加速发展,而是正在急速放缓。如果我们回看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速在5%左右,取20年平均值,如今美国的年均增长则是2.1%。所以在这段时期,美国经济的增速已经下降了超过一半。
美国并没有靠提高经济增速来赢得竞争,相反,美国非常擅长做的事情是强迫其它经济体放缓增速。美国打断了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年均增速是9%,现在日本的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只有约1%,德国甚至不到1%。
美国非常擅长强迫别的国家从根本上降低投资率。日本的投资水平从占GDP的30%以上降低到20%左右,日本的经济增长也随之减速。所以,美国想要说服中国激进地降低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水平,因为美国知道,这样中国经济的增速就会大幅放缓,美国就能一如既往地维持其领先地位——美国不需要提升本国的经济增速,它只需要减慢竞争对手的增速。
而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同德国和日本打交道时,美国能在军事上控制那两个国家,它们都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因此,美国基本上可以命令德日推行亲美的政策。美国没法对中国这样做,因为中国不受美国的控制。所以,按照我之前的比喻,美国能够“谋杀”日本和德国,但无法“谋杀”中国,因此它不得不说服中国“自杀”,也就是说服中国转型成类似一个西方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结构。
我没有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我仅仅是指出,如果中国降低投资占GDP的比重,中国经济增速就会放缓。如果美国能将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到一个正常西方经济体的水平,比如1.9%到2%之间,那么中国永远无法赶上西方,也无法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正因为如此,美国才耗费巨资试图说服中国内部的各种势力。
有些人认为,如果能让中国采取错误的经济政策,他们就能通过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崩溃来赚大钱。简单来说,他们试图让中国转型成一种以高消费、低投资率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宏观经济结构。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经济就会放缓。
因此,如果要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放弃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出现这种结果,那就会是苏联结局的重演,中华民族将遭受大灾大难。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就连西方也不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一点。
相反,西方试图说服中国采取会放缓经济增长的政策,就是所谓的让中国采取“经济自杀”——西方不能强迫中国,所以试图说服中国。
观察者网:您认为未来五年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将会如何,繁荣抑或是萧条?世界进入恢复良性循环的关键是什么?
罗思义:
我其实并不认为这会是繁荣和萧条二选一的情况,我认为它会是一种停滞。
形容世界经济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大……”之类的词来同著名的“大萧条”作比较。所以我会把当前的形势描述为“大停滞”。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事实上要比192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慢得多。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缓慢,1939年后,美国的经济才开始快速增长。但日本与德国的增长很快。所以今天的全球实际增速要比1929年之后的时期更慢。
虽然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能说明世界将面临一场经济“大崩溃”,全球化进程并没有在美国的影响下逐渐崩溃。这与1930年代全球经济的解体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我认为未来全球经济没有理由会陷入大暴跌,但也没有理由会加速发展。
如果要加速发展,美国和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应该大幅提升投资率。与美国GDP增速相关度最密切的是净投资,也就是总投资水平减去当年发生的折旧。目前这个净投资水平非常低,是1930年代以来最低的。如果没有激进彻底的变化,美国完全不可能提升净投资水平,而这种变化目前还没有发生。
因此,我对未来几年的预测是,在国际层面,会出现我称之为“大停滞”的现象。美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会大幅减速,也不会快速增长——大概会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也许略高一点。欧洲经济每年的增长率在1%左右,上下略微浮动。
因此,中国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继续维持至少4.6%的增长,这样才能实现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我们也可以把它定在5%。而在全球经济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的时期,如何继续以4.6%到5%的速度增长呢?有些全球南方国家不符合这个情况,因为他们基本上能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这当然更好。因此对中国来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国际形势不利的环境下,在2035年之前依然维持4.6%到5%的增速,这是可以做到的,且必然需要由国内经济发展推动。
这将主要取决于维持当前国民经济的投资水平,而不是追随那些“自杀式”主张。
最后,我还想提醒一点。目前最直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盈利情况,必须扭转这个局面。人们在讨论中国的消费,但那其实不是问题。2023年中国的零售额增长了7.2%,可以说相当快了。问题在于盈利,不管是不是大型工业企业,无论如何测量,它们的利润都下降了。如果按照记录的总体利润水平计算,中国企业的利润下降了8.5%,如果是同一家公司来比较,则下降了2.3%。
这样看来,中国股市无法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股价反映了利润,如果利润下降,你就不会指望股价会上涨,而会预期股价下跌。无法仅仅靠增加信心的措施来扭转这个局面,必须要改善企业盈利的局面。
所以,中国现在需要开展的重要讨论是,什么造成了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一句话,在我看来,基于国际标准,中国做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中国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你只是需要从相对的视角来看待它们。
推荐阅读
丁一凡:我曾和西方商业精英开玩笑,“千万别把俄罗斯推到中国怀里来”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点“在看”,给个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