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成:“5%左右”是经济信心,美国无法阻止中国成为领导者

人大重阳 2024-05-28


编者按: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窗口”。中国的经济目标意味着什么?国际形势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挑战?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接受GDToday专访时表示,5%左右是经济增长的信心。即便面临美国的封锁,但打压只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现将专访视频及内容发布如下:














▲点击查看专访视频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窗口”。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以及重大宏观政策作出安排部署。报告中提到的“GDP增长5%左右”“新质生产力”一时成为国内外热议的焦点。
中国的经济目标意味着什么?国际形势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挑战?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接受采访时表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从国际视角分析中国经济与外交政策。“5%左右是经济增长的信心。即便面临美国的封锁,但打压只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

GDP目标5%左右:将信心传递给人民和世界


记者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与其他经济大国相比,如何评价中国提出的这个增长目标?


李成:评价这个增长目标必须立足于当今的全球大环境和中国国内环境。坦白来说,最近几天国际舞台上出现许多唱衰中国的声音,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过了发展的巅峰期,这种观点有些太过悲观。5%左右的目标,确实远低于曾经两位数的增长,但是那种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早就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结束了。

现在放眼全球,欧洲和中东陷入了战争,美国也陷入了可怕的内讧,尤其是在大选中。即使美国的股市相当强劲,但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如股市一般完美,你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特朗普现象”——他现在实际是领先拜登的。这意味着如果你去问华尔街,他们一定对美国经济十分满意;但你去问美国的中产阶级、下层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他们的答案会是不满意。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GDP超过126万亿元。中国还拥有庞大的市场。如果你去看看过去5年到过去10年的数据,你会发现中国经济规模是多么巨大,又为全球经济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美英加德法日意7个西方国家加起来还要多。因此从和其他国家比较的角度来说,中国5%左右的增长目标其实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李强总理提出这个增长目标,其实是想把信心传递给中国人民,传递给整个世界。

记者

所以您对中国经济是比较有信心的。


李成:因为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我的朋友在携程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她告诉我国际旅行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但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了近5亿人次。这就是李强总理所说过的,中国经济的总量很大。现在的数据还是来自人们因为缺乏信心不愿意花太多钱的时候,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信心回来了,中国的市场会有多大,经济形势又会是怎样的充满活力。这就是中国的潜力。

美国制裁终将成空:中国已成为领导者


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事实上,中国在去年已经正式提出申请加入CPTPP,但国际上有一些声音并不看好中国能成功加入。您觉得中国加入CPTPP会面临哪些挑战?


李成:我认为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应该受到世界的欢迎,因为中国是一个如此庞大的经济体。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希望参加除了反华组织之外的各种国际组织。看看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二十国集团(G20)之类的组织中的表现,你会发现中国一直想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因此站在这种背景下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申请加入CPTPP是中国加入区域一体化的决心之一。

另一方面,某些国家确实在阻碍中国加入,但那些手段未必能起效。况且我还想问,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排除在国际体系之外是否真的是一个好主意?有的国家一直在用意识形态或者别的什么将世界划分成两个阵营,在一切你能想到的东西上面搞分裂,比如货币、贸易、能源供应、数据。但中国一直反对这种做法。中国一直在谈论共同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至少在理论上、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希望强调多边主义,而不是两极对立。
而美国在某些方面的理解是,他们认为中国排斥美国,中国在建立自己的“小团体”。但中国说我们欢迎美国加入中国所在的国际组织,甚至我们欢迎美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确实在一些国际机构中处于领导地位,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亚投行一直希望向其他国家开放,反而是有些国家不愿意参与其中。

记者

谈到美国,近日拜登政府宣称发起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调查”,因为担心中国电动汽车“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威胁”。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电动车等多个领域打压中国企业,您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李成:中国在电动车行业已经成为领先者,随着中国占据的市场份额变大,其他生产汽车的国家感到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可以利用国家安全的理由来封锁经济贸易,这是另一个领域。我不是安全专家,我不知道中国能控制多少车辆,在我看来这有点夸张。

记者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但美国政府现在仍针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您觉得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开放?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成:众所周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产品也不断走向供应链或价值链的高端。2023年,中国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35%,美国和欧盟加起来甚至还不到这个数字。中国现在特别强调高科技、人工智能和更多技术导向的产品。

所以当美国带头脱钩搬迁封锁中国的时候,短期内在半导体、芯片方面,它对于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相当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比尔·盖茨说得对——“最终我们只会刺激中国加速自主研发的步伐”,因为中国已经是科技巨头。在某些领域,比如我们刚刚谈到的电动汽车,或者新能源、生物领域,中国其实已无需再依赖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中国已经从追随者变成领导者或共同领导者。

把握湾区黄金机遇:香港要发挥东西方桥梁优势


记者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您现在生活在香港,是否观察到大湾区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李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印象最深的是经济一体化。大湾区是全球十大最重要的经济技术集群之一,这个地方充满了活力。春节假期期间,接近150万人次旅客来到香港;而每个周末,香港经常有数十万人前往内地,去深圳或者广州享受周末。再看看粤港澳地区快速建起的高速公路、大桥和其他交通设施,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程度使这里变成了世界上的“黄金看台”——巨大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愿意花钱吃喝玩乐的消费者,这就是潜力,这就是香港重要的机遇。

记者

您觉得香港应该怎样融入湾区?港未来又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李成:中国的强大和中央的支持对香港来说是很好的机遇,现在还有一个巨大的湾区在支持香港融入发展,不管怎么看香港都确实拥有最好的机会。但我认为香港还需要做得更多,香港应该更加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东西方之间桥梁的特殊优势。

香港的潜力非常巨大。根据英国相关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中,香港拥有5所,其他因名校众多而闻名的城市其实都没有香港这么多,比如因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而闻名的波士顿实际上只有4所进入前100。香港特区政府也有相关的政策从全世界招募人才。还有“一国两制”带来的高度自治权,充满活力的文化历史遗产、自身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这些都让香港独一无二,让香港非常有竞争力。
我对香港还是充满信心的,所以我选择用脚投票来到香港。但香港现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也面临来自深圳这样的国内大城市的竞争。香港必须更加自信、更加国际化、更有改革意识。这个伟大的时代给香港提供了这个机会,香港应该勇敢抓住它。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别忘了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