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宇宙级超强阵容评审团,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
1919年5月4日,新文化运动将“赛先生”带到我们眼前。九十九年过去了,“赛先生”却仍徘徊在主流视野之外。
《科学》杂志1915年1月在上海问世,“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
今天,中国的精英人群已与科学精神接轨,然而如今大众热议的话题却鲜与科学有关,浮躁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匮乏让科学依旧是阳春白雪。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发问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多年来,人们给出的答案莫衷一是,但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不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伟大的科学家。
科学家应该成为摩西般的先驱者,用科学精神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出红海,迎接光明和自由。因此,让科学家成为偶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是未来科学大奖创办的初衷。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基于这样的战略规划,中国创新环境日臻完善。同年的1月17日,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应运而生。
未来科学大奖作为中国大陆首个非官方、非营利、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响应国家号召,集合民间力量,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不限国籍),专注于推动突破性基础科学研究,成为国家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从而激发整个社会对科学的热情,以期实现用科学改变未来的愿景。
下面解答一些关于未来科学大奖的常见问题
1.未来科学大奖是怎样评选的?
2. 是否可以申请或机构推荐?
未来科学大奖各奖项的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
3.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奖标准是什么?
- 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 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 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 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4.如何保证未来科学大奖的公平、公正、公信?
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等国际著名奖项。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
每位提名人的推荐工作须独立进行,不能采取联名推荐方式。在确定候选人后,由科学委员会确定五位以上该领域的国际专家,对各候选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在工作成就、创新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竖向比较。
最终的获奖者名单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参考国际同行评议不记名投票确定。同时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高西庆和毕马威组成监督委员会,监督整个评奖过程。
5.中国是人情社会,如何避免人际关系影响?
秉持“信誉高于一切”的原则。评审过程中,科学委员第一次看到被提名人名单时,即应对自己是否有利益冲突做出披露。
其中利益冲突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友关系、项目合作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及可能影响评审工作公正性的其他关系。披露的具体程序由管理委员会制定,由监督委员会监督执行。
对于与评审工作存在利益冲突的委员,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该委员是否需要在评审中回避及放弃投票权。此外,科学委员在任职期间及卸任后2年内必须放弃成为奖项候选人的资格。
6.评选过程及提名人选可否对社会公开?
所有参与未来科学大奖评审的工作人员(包括科学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委员)都负有对全部评审工作的保密义务,签订保密协议,保密期为50年。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