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新年快乐——“鼠”实不易,“牛”转乾坤
新年快乐
时光荏苒,凛冬已至,寒潮已席卷全国。2020 的冬天似乎并不似以往般平静,这一年对很多人都异常艰难,无论生死离别还是举步维艰,所幸已经星河长明,2020 号列车即将到站,新年的钟声即将撞碎 2020 的烦恼,2021 启程奋进,我们必会“牛”转乾坤。
新的一年,叫醒你的还是梦想吗?
回顾2020给自己豪言壮志立下的flag,如今完成了多少呢?新的一年又会怎样要求自己呢?这一年:失去、获得、释怀、成长、完结; 下一年:新生、期待、希望、向前、遇见。
无论是什么样的flag,只愿新年胜旧年,将来胜过往,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除夕知多少?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为岁末的最后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的风俗。
其日期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年),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年)最怕红色和声响。
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烟花,来驱除夕(年)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
1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
燃爆竹
在除夕那一天的中午,许多的人家会在午饭之前在自己的家门口燃爆竹,燃爆竹在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燃爆竹还有一个说法是要赶走一个叫作“夕”的怪兽。
3
接神
许多地方在除夕这一天,当地居民会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并且多数地区会在傍晚会聚集在一起燃放自家的鞭炮,结束后一起点燃供纸,来欢迎灶神的到来。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界,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因地区而异。
4
挂灯笼
挂灯笼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5
年夜饭
年夜饭是每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因此年夜饭有着深深的意义。
6
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
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
最后
新的一年拥有新的憧憬
新的一年满怀新的希望
不经意间2020悄然离去
2021向我们走来,回首这一年
我们有不惧年龄依然向往的美好
我们有不问岁月沧桑依然奔跑的姿态
我们有前途渺茫依然选择坚守的信念
我们有崩溃哭过之后依然努力生活的勇气
这一年,你我皆凡人
再见2020,你好2021
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加油
沐浴新年的阳光
一些朝向内心的期许会在琐碎的生活中诞生
一些面向世界的梦想会从平淡的日子里升起
祝福你,祝福你的期许和梦想
在温暖的大陆栖息生长。祝新年好
往期回顾
⭐足迹横跨亚非欧,荣获国际奖学金,光电学子吴琳用实力诠释优秀!
采写丨新媒体 赵宇慧
编辑丨新媒体 王超朝
图源 | 新媒体 设计部
审核丨宋罗娜 梁文龙 胡金辰
责编丨范爽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党委宣传部监制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