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董事长、吉林省侨联海归协会会长王思迪曾在海外留学多年,回国后成立吉林侨联海归协会,十年间服务近千名优秀归国青年创新创业,累计创业规模达5亿元。
今年34岁的王思迪出生于吉林长春,从高中起,他就被父亲送往英国读书。本科毕业时,由于父亲身体不好,王思迪决定子承父业 ,回国继续父亲的高等教育事业。
刚回到长春时,王思迪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和无助。“离家太早,在这里几乎没什么朋友,能想起来的几个小学同学也联系不上了。”
高校工作让王思迪经常可以接触到理论学习和党建活动,这让他对党的政策方针和国家的发展大势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多海归青年发展不顺,都是因为他们用国外的思维在国内做事,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很难融入”。
为了帮助更多海归小伙伴避免回国初的人脉断层、水土不服等问题,王思迪萌发了成立海归协会的想法。2013年,在吉林省侨联的支持下,吉林侨联海归协会正式成立。
在与海归青年们的交谈中,王思迪发现,大家普遍都认为“出了国才知道中国的好”,但具体好在哪、怎么好,却说不清。
针对这一现象,协会开始常态化举办海归青年研讨班和海归青年论坛,邀请高校教师讲国情讲政策,通过共青团、侨联等各方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帮助青年分析讲解当下形势。很多青年表示,知道了国家正在做什么,才能搭上发展的快车。
除了政策解读,协会还会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侨联专家委员会的行业大咖、省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青年代表都成为了海归青年协会“朋友圈”中的一员,让海归青年在这里既能交朋友,也能长才干。
为更好地服务海归青年创新创业,王思迪还在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内成立了吉林省海归青年创业园,帮助海归青年初创企业对接资源,解决困难,走好第一步。
“比如我们有很多的创业优惠政策,但海归青年不知道怎么对接,该找哪个部门要补贴,哪里有项目等等,包括回国学历认证、职业资质认证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我们都会提供指导帮助。”
王思迪介绍,“总之就是尽快地帮助海归青年们了解、熟悉、融入。”
在协会成立的十年里,越来越多的海归青年在这里扎根、生长。有把红酒生意做到国外的,有把律师事务所开向全国的,累计创业规模已达5亿元,包括王思迪自己也在服务海归青年的过程中收获良多。
“我身边最好的朋友都是通过协会认识的,这里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告诉记者。
同时,通过深度的产教融合,这些成长起来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落脚,近年来共帮助学校4万余名毕业生找到岗位,走向社会。
在王思迪的观察下,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变化,更多的海外学子愿意选择学成归国甚至回到东北建设家乡。
“前些年即使回国,去北上广深的还是大多数,现在回到吉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大家对于国内的发展以及东北的变化都充满信心。”
一个更直观的数据是,海归协会从最初的十几名会员已发展到了如今的近千人。
“如果说刚开始成立协会只是为了能多交些朋友,那现在更像是一份责任。”王思迪说。
“不为别的,就为每一位愿意回国建设的年轻人都能有这么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站稳脚跟,融入到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之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金卓
编辑|金卓 统筹|陈凤莉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