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鲸人~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蓝市长刚刚都回答了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走进南京广电集团设在北京的5G融媒体演播室,就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地标、优化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的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张图向你展示去年南京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关键词:创新名城Q


  





2019年关于创新名城建设的1号文件被称为是去年政策的“升级版”,它最让人关注的地方是在哪里?说是升级版,那又是在哪些地方“升级”了?今年关于创新咱们南京又会重点抓哪些方面呢?






A

视频:南京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关键词:高质量Q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的2月28日,南京召开了全市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为什么市委市政府会如此重视制造业呢?接下来,我市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呢?A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干,是现代经济的脊梁,是城市强盛的  根基。特别是对一座城市来说,无论处于工业化哪个阶段,也无论未来经济社会如何变化,制造业始终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南京还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工业仍然是南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实抓好。

 

 一、工业投资占比的突破。在工业投资上明确了“456”目标,即通过两年的努力,全市工业投资占比要达到40%左右,江北新区工业投资占比要达到50%左右,六个郊区的工业投资占比要达到60%左右。专门出台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投入普惠性奖补办法,对企业技术装备投入给予10%的普惠性补贴,每年最高可达800万元。这项政策目前在省内是首创,补贴的力度在国内同类城市中也遥遥领先。


 二、工业增加值占比的突破。牢牢盯住35%这一比例不放松,推动制造业占比逐年提升,不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切实筑牢制造业这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三、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突破。今年,实现净增200家、力争达到300家的目标,确保在省内上升一个位次。狠抓一批工业“双百工程”项目,狠抓一批当年引进、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项目,确保新投产规上工业企业在今年能有一个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产业地标Q


说到大力发展制造业,我们听到的高频词就是“产业地标”。去年以来,蓝市长您亲自主持召开了多次沙龙,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两个产业地标行动计划。您大力倡导并亲自推动打造产业地标的出发点是什么?究竟哪些产业才能算是产业地标?我们南京接下来还将打造哪些产业地标呢?

A

产业地标,代表着产业的区域标志性和行业标杆性,代表着产业的发展高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南京首位度提升,特别是经济首位度提升,不能仅仅局限于拼总量、拼规模,而应该更多地讲特色、讲高度,在产业首位度上做文章,加快在产业高度和质量上实现引领跨越。


在产业地标的打造上,总体考虑是选择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有较好基础或特殊条件的若干产业方向,通过3—5年或稍微长一些时间的努力,把单个产业规模做到3000亿—5000亿元左右,实现“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目标。目前,主要考虑的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五个方向。


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我们整车产量已经接近10万辆、产值增速达到150%,整车产量占到全省60%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000亿元。   


比如:集成电路产业。我们成功引进了台积电12吋晶圆厂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集聚了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50余家,全国排名前10的集成电路企业已有一半在南京落户,仅去年一年产业产值就增长了55%。到2020年,我们将初步建成国内著名的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综合销售收入力争达2000亿元并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关键词:10+1Q


我市去年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推出了一批首创和领先举措,全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南京跻身全国前十。蓝市长,听说在制定营商环境政策时,原计划的政策框架是“1+10”;后来在您的大力推动下,最终形成了“10+1”。那么,这两种形式背后,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年,我市还会出台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吗?


A

视频:南京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关键词:民营经济Q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一贯立场。从中央到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请问蓝市长,咱们南京在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A

南京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创新创业的重要动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去年,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46.4%的经济总量、50.4%的税收、49.3%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87%的新增就业。在全市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中坚力量。


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0条”,主要也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民营企业最关心关注的问题着手,切实拿出“能解渴”的精准措施,确保让广大民营企业有获得感和感受度。


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国家进一步优化完善票据市场管理,加速票据流转、降低票据融资成本,阻断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负担转移,切实解决因为大企业与小企业、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地位不对等,造成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

关键词:首位度Q


 

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是南京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南京提升首位度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A

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既是南京必须扛起的省会责任,也是南京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去年1月,我到南京工作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就提出过“三句话”,即理直气壮地讲首位度、全力以赴地干首位度、名副其实地增首位度。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南京首位度提升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一方面,普遍共识已经形成。提升城市首位度已经成为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从认识层面转化为了具体行动。

另一方面,重点工作进展良好。比如交通首位度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省政府联合批复了南京“米”字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强化了南京的铁路枢纽辐射中心功能;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明确了宁淮、宁黄等城际铁路,推动南京向“米”字型高快速铁路网迈进;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六纵十横十五射高速公路,其中的十五射就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高速路网。


今年,我们将以国家和省里全力支持南京建设发展为强大动力,牢牢把握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主攻方向,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在经济发展上提升质量水平。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经济总量规模与对标城市缩小差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在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中走在全省前列。


二、在交通格局上主动辐射周边。以推动对外大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南沿江铁路、南京北站客运枢纽建设,大力完善高速路网,加快提升机场和港口功能,有效提升交通辐射力。


三、在功能布局上提高量级水平。围绕与首位度密切相关的服务功能,加快提升总部经济的集聚度、会展经济的活跃度、医疗服务的新高度、设计产业的辐射度,不断增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


四、在区域影响上提升带动能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争取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布局,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加快宁句城际轨道建设,做好宁扬城际轨道前期工作,提升南京在江苏的影响度、在苏皖两省都市圈的辐射度、在长三角的中心度。


关键词:长江生态保护Q


  

我们注意到,南京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要求,提出了打造长江南京段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四个带”的目标。请问蓝市长,这方面我们主要的工作举措有哪些?


A

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南京段全长96公里,长江岸线总长275公里,干流岸线达到197公里(不含洲岛)、占到全省28%。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长江生态的保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长江南京段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四个带”的目标。这其中,“严管示范带”是其他“三个带”的基础和保障。


近期,我市即将出台《南京市建设长江严管示范带工作意见》,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重点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以规划指引严管。把城市未来发展放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中去考量,明确“生态优先、拥江发展”战略思路,对沿江生态保护、沿江岸线保护与利用、沿江地区功能布局与产业转型、沿江空间特色塑造等重点问题进行系统谋划,为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从严监管强化引领。


二是以科技支撑严管。今年初,我们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我们将以此为平台,汇聚整合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全球的优势环境科技资源,努力在扬子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城、海”协同治理、生态系统水陆统筹整体修复、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预警、饮用水风险防控等领域,加快取得一批源头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一批系统整体的科技解决方案。


三是以监控助力严管。当前,我们正在打造长江生态监控平台,启动实施“生态眼”多源感知系统项目,今年6月底前,一期项目即将建成投用。“生态眼”就是监管者的“千里眼”,通过全面、立体、实时反映长江生态环境动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把违规违法行为“揪出来”,切实提升环境监管工作效率。


四是以法治保障严管。去年2月,我市制定出台了《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这是全国首部聚焦长江岸线保护的地方政府规章,率先将长江保护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下一步,我们还和省内沿江其他城市一起,建立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加快形成依法严抓严管严惩的浓厚氛围。


五是以协同落实严管。今年,我们将建立完善长江综合执法机制,协调整合各条线执法力量,打造一支富有长江特色的联合执法、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强化海事、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水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建立统一行政执法信息平台,不断提升长江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效能,切实以最严格高效的执法,打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组合拳,对顶风作案、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关键词:治水Q


  


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南京的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您也提出,要实施“四个治水”。请问蓝市长,南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下一步还有什么样的打算?



A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治水、系统治水、精准治水、高效治水的思路,大力推进水体污染防治。重点做了五件事,具体可以总结为“五个一”:


一、摸清一个底数。我们选择河西应天大街、南京南站两个片区进行试点普查。同时,对全市1082条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湖泊)进行了一次水质状况全面普查,对全市劣Ⅴ类水体做到“一表清”。在摸清问题底数的前提下,我们制定了全市消灭劣Ⅴ类水体三年行动计划和验收标准,为下一步开展治水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一套规划。去年编制完成了全市城市排水规划、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污水主次干管专项规划,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治水缺少规划统筹指导问题。


三、理清一张网络。我们对全市5220个新建片区实施雨污分流和2854个“回头看”片区进行质效评估,着力解决市政管网系统不完善、运行状态不正常、片区验收移交管养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建成片区雨污分流发挥作用。


四、推动一个转变。整合水务、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治水力量,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水环境整治提升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水务、建设、城管等部门治水职能,充实了治水专业人才、完善了工作机制,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原先的“九龙治水”转变为现在的“无缝衔接”,切实形成整体合力。


五、压实一个责任。就是全面压实河长制责任,真正从“河长制”转变为“河长治”。特别是我们还建立了省控入江河流断面水质提升领导挂钩负责制,全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人认领一条劣V类入江支流,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干,坚决打好水质达标的硬仗。


今年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坚决“转”,加快发展动能转变。加快推进沿江重点工业片区布局调整,提升全市化工企业入园比例,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整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二、科学“治”,抓好污染水体治理。一是巩固河道治理成效,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立查立改,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和长治久清的目标。二是全市域要全面开展劣Ⅴ类水体整治,重点是实施91个劣Ⅴ类水体整治工程,开展劣Ⅴ类水体销号工作。三是7条省控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


三是统筹“建”,统筹排水工程建设。重点是围绕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管网建设、泵站改造扩建、片区雨污分流等环节,固强补弱、查漏补缺,形成从前端到末端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


四是精准“防”,加强重点领域防治。精准聚焦农业污染、港口污染、船舶污染等重点领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管控和防治,确保取得实效。


今年南京市

将为市民办理民生十类28件实事

到底是哪些实事 

南京广电新闻主播为大家逐一说来

↓↓↓

视频:南京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关键词:民生实事Q


  



我们都知道,每年市政府都要为群众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作为民生“大餐”。请问蓝市长,南京今年的民生实事有哪些特点,体现在什么方面?




A

今年,我们围绕民生实事推进,进一步优化理念、转变思路,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推动民生实事再聚焦、再细化、再深入,精选了民生十类28件实事,着重体现了三条原则:


一、注重精准性。今年民生实事的选择,更加注重群众特别关注而政府工作报告难以全面到位反映的事项,不“贪大求全”“包罗万象”,把市民群众身边的具体“关键小事”落实、落细、落到位,力求小中见大、细中见精。


二、注重普惠性。民生十类28件实事的选择,尽量覆盖全市或大多数群众得益的普惠共享项目,尽量不选择具体到一个特定小区、一个特定事项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扩大实事的受益面,最大可能地提高实事的普惠度。


三、注重领先性。民生十类28件实事,尽量选择能形成明显阶段性成果的项目,项目的实现不仅让群众有更强的感受度,而且争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或为全国全省创造有益经验。在这过程中,我们还把“可量化、可考核”作为重要标准,确保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破解停车难Q


  




在今年的十大类28件民生实事中,蓝市长您最关注的是哪一件?具体将怎么推动?





A

今年,我们把解决节点区域停车难问题,摆在民生实事之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实施。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江南六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44.7万辆,停车泊位总量约103.2万个,主城区仅静态停车泊位缺口超过40万,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匹配。特别是一些主城区中的老小区,停车问题更是难中之难,市民群众对此反映也很多。


重点推动“三个转变”:

一、由供给视角向用户思维转变。更多地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定方案、办事情,通过聚焦“片区”这一范围,真正探索出一条增加停车供给的有效途径,让群众感受到停车更方便、道路更通畅、管理更有序、收费更合理。


二、由建设为主向综合施策转变。坚持多管齐下,不论是改建、挖潜还是管理、技术手段,只要能走通我们都要去走,全力推动停车泊位的增量提升和存量盘活。同时,我们还将通过集成创新,积极借鉴一批外地先进经验,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停车泊位供给。


三、由小区治理向片区平衡转变。我们这次选择十个片区而不是十个小区,目的就是要在片区平衡上探索新办法、尝试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开放、小区与单位错时停车、小区周边路面停车等方面深度挖潜,充分利用好片区内各种停车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想看更多蓝市长专访内容?上牛咔视频!今晚采访内容全在这儿!



在演播室现场,蓝市长询问、了解牛咔视频APP,浏览了牛咔视频在两会期间精心制作的“我托代表委员捎句话去北京”H5页面、“2019,我们在南京等你”AR产品。



蓝市长还对牛咔视频提出了发展建议,并寄语牛咔。


蓝市长寄语牛咔

牛咔牛起来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找不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那就来设置星标吧!

特地做了这个图,

以后就能第一时间找到小编啦!

编辑:涵梅梅、十一菌

来源:南京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推荐阅读

1、微访谈 | 固城湖生态保护、学前教育、高技能人才……来自南京的人大代表这样聚焦两会!

2、全国两会背后的“黑科技”,南京联通5G助力南京广电开启融媒体两会直播新模式!

3、两会专访!刘以安走进北京演播室,还对牛咔视频说了这样一句话……

合作热线:025-84560361,QQ:452708174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