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6日,这一话题吵上了热搜第一: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透露,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网友纷纷凌乱:难道我的记忆出错了???
发帖网友表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
“难道我记错了?”这位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均为“是人”。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他非常肯定、万分自信地表示,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是人”是对的。既然“是人”为真相,那为何“斯人”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为此,王耐刚对周围的亲人和学生展开了一次田野调查,结果让他吃惊的是,即便是中文系的博士生,认为是“斯人”的比例占到了五成以上。为什么产生如此有趣的现象呢?王耐刚解释说,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孟子》传本都是 “是人”。但古代还有一种流传经典的方式,那就是口口相传。因为“是”与“斯”二者同源,意又相近,很有可能就是民间口口相传产生了偏差。另外,古人引用经典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忽略。因此,无论是“是人”、还是“斯人”,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即为“这个人”。王耐刚认为,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两者皆可。从口语化的角度,“斯人”确实更为顺口流畅,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则必须为“是人”。“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写文章,引经据典也会在此基础上二次解读,又或者创新改写。这些都是开放式,没有固定模式。”王耐刚对网友的热议也持肯定态度,正因为经典传播流传范围广,才会引起大家的热议,但无须过多纠结。
曾有媒体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记忆中是“斯人也”。为何许多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人教社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最早是指人们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的误解。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同样因“曼德拉效应”衍生的讨论,还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两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有专家认为,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和心理暗示有关。“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
来源: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上游新闻、新闻晨报、网友评论等
编辑:林一
主编:刘强、顾青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