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付海鸿:关于故乡的写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759so8cm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期人物:付海鸿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
四川邻水人,来重庆15年。
▲付海鸿
我叫付海鸿,四川邻水人。我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一名老师,主要教的是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程。
我在2013年的时候离开过中国一年,14年回来后和朋友商量决定,要办一个叫“鱼鳞滩往事”的公众号来书写自己家乡的故事。后来在机缘巧合下,2015年到16年又去柬埔寨待了一年。由于这两次出国的经历,让我很想来书写家乡。
▲鱼鳞滩风景
在我最开始写自己村庄的时候,可能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就是,认为过去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而在当下回顾过去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种怀旧的、惆怅的写作方式。
那这样的写作基调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有人就提出了批评。然后,我的一个朋友就给我推荐了一位作家,叫李娟,她也是四川人。李娟的笔触很细腻,她会把艰辛的生活描绘得温暖美好,会让人在痛苦中发现欢乐。所以她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让我摒弃掉以前所谓高高在上的写作方式,而是更贴近地去写乡土。
在公众号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裕固族的作家。裕固族是人口极少数民族,但是关于裕固族的这篇文章是目前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我对于这样的乡土情怀是很感动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作者,他可能会带动整个民族或者说整个村落的人去关心他们自己的文化。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也有更多的人,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个故乡写作队伍当中,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到乡土,去重建乡土。
写作之余,我最喜欢观察花花草草,所以在家里也种了很多。其实我在家里还种了很多红苕,因为我觉得它是一种乡土的植物,也以此来寄托对乡土的怀念。
▲家里种的红苕
在我看来,假如一个人的内心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那就永远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实际上,对于重庆,我一直有一种家乡的感觉。因为四川邻水也是属于巴文化圈的,而且也有很多邻水人到重庆来打工,所以在重庆就跟在家乡一样,没有疏离感。
━━━━━━━ 编后语━━━━━━━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不久之前,恐怕很多人都已和故乡离散,然后慢慢发现无法与其重逢。好在,我们拥有着无限的记忆,这是书写的起点。通过笔端和遐思,在字里行间行走,慢慢慢慢,仿佛能让人抵达故土。
不光是书写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记忆是一切的起点,它像一轮明月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只要我们抬起头,看看那天上的白云,以及白云下的青山,或许,就能与“故乡”重逢。
·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随着重庆快速崛起,
越来越多他乡异国人群
逐梦重庆、融入重庆、献力重庆
或许初入社会,壮怀万丈;
或许闯荡多年,久历沧桑;
或许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或许功成名就,笑看风云。
为记录渝漂生活,温暖渝漂人生,
渝漂公众平台特向社会征集“渝漂故事”,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不限,
一经采用稿费从优。
“渝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 ccypr023
渝漂故事热线:18623399616 17382336959
投稿邮箱:1397999140@qq.com
Hi
本篇推文文字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看完文章请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