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2016银行虚假宣传第一案, 南京银行管辖权异议被驳回!

2016-02-24 江苏金融圈
点击上方“江苏金融圈”可订阅哦!
  订阅【江苏金融圈】,金融小强每天都有重磅消息!
   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底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银行“虚假宣传”销售鑫元基金事件,南京银行被投资者堵门维权不说,还被告上了法庭,去年12月28日南京鼓楼区法院受理此案,今年1月法院审理了此案,成为2016年银行虚假宣传第一案。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南京银行多牛逼啊,面对投资者那可都是鼻孔朝天的。可是这条地头蛇这一回却是栽了大跟头,在公众面前出了大洋相,为“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献上一个大礼!
  那么审理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小强搜集到的消息。
一、南京银行涉嫌虚假宣传被诉
  2015年12月28日,南京市民吉某某要求南京银行广州路支行赔偿损失的起诉得到了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受理。

  吉某某在诉状中称:2014年12月上旬,在南京银行广州路支行(以下简称广州路支行)理财经理向其推荐一款基金产品——鑫元基金,空头承诺此产品为低风险、年化收益保证在12%左右,并在该理财经理承诺此基金绝不买卖股票后,在大厅完成了购买200000元鑫元基金(000896)的手续。

  2015年6月中旬,该基金到期后,吉某某要求赎回,理财经理却再三说,承诺年度收益达到10%,于是只赎回了部分红利(约10000元),并又追加120000元,连同上期余款共计330000元。理财经理再次承诺该基金委债券型,绝不买卖股票。

  吉某某起诉状称:“2015年九十月份,我突然接到广州路支行及鑫元基金短信通知,本人购买的鑫元基金净值仅290000余元,我立即询问支行经理张辉栋,才得知该基金净值和股市涨跌联系密切。我强烈要求调出当时购买基金的录像,以证实要求基金不得购买股票的事实。张辉栋百般推脱,到期总行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2015年12月7日,张辉栋说,现总行考虑到大家的现状,特推出一款年化收益10%的理财产品对接该基金,并称只是执行总行指示。”

  吉某某认为,广州路支行理财经理销售鑫元基金没有按照银监会相关规定对我进行合理的风险提示;广州路支行销售基金毫无诚信(即不得作虚假或误解的宣传)。
二、南京银行首回合“吃瘪”

  南京银行岂啃轻易就范,立刻组织反击。 

  在第一回合,1月27日,南京银行向鼓楼区人民法院提出了管辖权异议申请。南京银行方面祭出“管辖权异议”。

  什么是管辖权异议呢?打过企业合同官司的人都知道,凡是两家签合同,都要约定一旦出现纠纷,由哪个司法机关来审理,并且必须服从判决或裁定结果。

  而投资者买基金自然要有基金合同了,一般基金合同里都约定了解决争议的管辖机关。

  南京银行广州路支行提出管辖权异议的理由是一份《鑫元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广州路支行称,在《基金合同》中已与吉某某约定,有关合同的一切争议均提交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小强觉得,这完全是南京银行耍的小聪明,稍有法律常识的都能一巴掌呼回去,基金合同是基民和基金公司签的,可人家告的是你南京银行,你拿个基金合同粗来算什么?

  机智的法官自然早已看穿了一切。

  2月22日,鼓楼区法院一审裁定:“驳回南京银行广州路支行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鼓楼法院经审理查明:鑫元000896债券型基金的管理人为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路支行为基金销售机构,吉某某在广州路支行购买鑫元基金。而《基金合同》中的基金托管人(即基金销售者)却是中国光大银行,并非是南京银行。
广州路支行作为基金销售机构并非基金合同当事人,不受《基金合同》约束,故吉某某与广州路支行之间的纠纷解决并不适用该《基金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三、南京银行“虚假宣传”风波思考
  南京银行作为江苏本地银行业的领头羊,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对其声誉自然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让小强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

  首先,银行都说投资者太贪婪,收益高就笑,收益低就闹。可是拍拍良心,这一回真不能赖投资者了,人家没有骂鑫元基金水平差,也没有起诉基金亏损,而是直指南京银行的虚假宣传,所以再拿投资者素质低说事就站不住脚了。

  其次,银行业宣传行为监管严重缺位。据法治周末报道,南京银行统计,“截至去年11月末,全行统计在案的投诉客户人数达到558人”,且去年底就向江苏银监局投诉和反映问题,可是到现在快3个月过去,依然没有给投资者任何交代。 
四、金融消费者如何维权?
  马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就要到了,南京银行维权事件也给广大金融消费者上了生动一课。那么我们如何防范金融消费的风险呢?

  一、牢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铁律。小强一直告诫,不要以为金融机构都是正人君子,他们龌龊起来比任何商家都可怕如果一个金融产品超过定期存款几倍,那几乎都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二、要有证据意识,录音拍照一个不能少。现在手机功能都很齐全了,在购买产品时偷偷打开录音功能,把产品的宣传材料拍照留念都很方便,等你吃亏时必然能派上大用场。


【江苏金融圈】出品

部分内容来源于《法治周末》

版权及责任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仅用于展示信息,既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无义务核实其真实性,其版权和侵权责任均归属于署名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差误请与本站联系侵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