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15-09-22 晓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始终将履行好支农职责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坚持政策属性,自觉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充分体现政府意志和政策导向,努力将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优惠便利的金融服务。坚持服务“三农”,有效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离农不脱农不弃农,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助力破解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按银行规律办事,坚持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原则,实行政策性目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确保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国家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元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协调配合。农发行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新常态和农业新阶段的特点,积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保障粮食安全,融资基础设施,支持农业转型,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相关利益方和谐共赢。

服务国家战略 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赋予农发行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也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和发展之基。农发行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推动国家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落实到位,成为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品牌银行和口碑银行。2004-2014年,累放粮棉油收储贷款5.35万亿元,每年支持收购的粮食占当年商品量的60%左右,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购给农民打“白条”的问题,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障了地方政府重要农产品和农资储备体系建设,增加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确保国家“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底线牢固可靠作出重要贡献。

支持粮棉油收储。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在粮油主产区启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07年以来多次实施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当市场粮棉价格低于国家确定的收购价格时,农发行贷款支持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收购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掌握充足粮源。同时,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控制节奏的原则,支持多渠道主体入市收购,在主产区县域内至少支持一家企业,保证不出现收购空白点。配合国家粮棉油储备计划的实施,保证中央和地方收储、轮换、进出口、仓储设施等资金需要,促进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2014年累放粮食收储贷款5000.4亿元,增长23.6%,支持收储粮食4733.9亿斤,增长11.7%,占全社会收购量的65%,贷款投放量、支持收购量均创历史新高。累放棉花收购贷款501.4亿元,支持收购棉花7398.2万担,特别是2014棉花年度支持新疆收购棉花占全疆收购量的84%,确保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顺利进行,有力促进了新疆维稳工作。累放油料收储贷款209.8亿元,支持收储油料103.8亿斤。

支持重要农资储备调控。积极支持丝、毛、糖、肉和化肥等专项储备,通过支持储备的吞吐调节,促进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稳定供给,维护市场稳定。2014年累放糖、肉、化肥等重要物资储备贷款259.5亿元。

融资基础设施 促进城乡一体化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发行致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持续鼎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田、房、路等农村地区急需完善的民生工程和重点领域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帮助破解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问题,营造城乡一体化的先决条件,促进水利民,地气足,房成行,路通畅,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07年相关业务开办以来,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76万亿元,支持项目8893个,2014年末贷款余额1.08万亿元。

支持水利建设。重点投向农村地区安全饮水工程、防洪工程、江河湖泊整治、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遵循“政府主导、实体承贷、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合力支农”的原则,探索综合运用国家水利建设和补贴资金、项目收益等现金来源,探索委托代建、BTPPP等支持模式。坚持保本微利、让利于农、反哺支农,对水利建设贷款项目多数执行基准利率,资金定价标准低于银行同业,有效降低地方政府民生项目的资金成本。业务开办以来,累放贷款3771亿元,支持水利项目3016个;累计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339座,增加蓄水106亿立方米,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积4147万亩,解决农民饮水问题4124万人。

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支持涉农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实行差异化政策,贷款重点投向西部地区、县级区域保障性安居建设,对新疆等特殊地区实行特别授权方式,争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实行优质服务,主动介入制订项目建设和融资方案,做好项目培育,加强顶层设计,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模式。业务开办以来,累放农民集中住房贷款2742亿元,支持项目1265个;新建农民集中住房区1152个,新增农民住房面积13500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面积3473万平方米,共惠及农户106万户。

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支持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业务开办以来,累放农村土地整治贷款5977亿元,支持项目3314个;累计支持复垦土地75万亩,新增耕地94万亩,转换出城镇建设用地86万亩。

支持农村路网、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特困地区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县乡公路改造、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大力支持县域公共设施,农村及县域供排水、供暖、水源治理及垃圾处理等。业务开办以来,累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568亿元,支持项目3382个;新增和改善农村公路19万公里,新建或改扩建供排水设施7.4万个、污水处理厂313个、垃圾处理站285个,新增供暖面积1.5亿平方米。

支持实体经济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发行主动把握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的新业态、新内涵,积极服务农业结构转型、模式升级和潜力开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村物流和农业小微企业,探索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相关业务开办以来已累放贷款1.6万亿元,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重点支持粮棉油、林业、水果、中药材、园艺等行业产业化发展。在农业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农林牧渔等领域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农村流通体系领域,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及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项目。2014年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970.5亿元,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4060家;发放农业科技贷款102.55亿元,支持农业科技企业248家;发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92.64亿元,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客户428家。

大力支持农林牧渔各领域小微企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适当下放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层级,对续贷实行无缝对接。开展创新经营业主联户担保、经济联合担保、经营权质押等各类新型担保方式。在营业网点少的地区加强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合作,搭建融资担保与联合增信平台。实行差别监管,建立了“两个不低于”及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等监测指标体系,实行“按月监测、按季考核”的监管制度。建立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和管理机制。2014年累计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3778.8亿元,支持小型微企业6016家。截至2014年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11.3亿元,同比增加14.9%,较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占全行各项贷款总额的27.6%,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共计8641户。

助力解困脱贫 树立政策性金融品牌

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发行积极融入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始终坚持以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为贫困地区输血造血,在坚定不移支持粮棉油收储的同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桥梁纽带和孵化助推作用,帮助贫困地区迈向融资融智,授鱼亦渔的开发式脱贫解困之路。农发行对537个国家级贫困县给予了信贷支持, 2014年末贷款余额2203.98亿元。

积极探索扶贫模式。遵循因地制宜、一地一策,根据不同县域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使用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坚持开发式扶贫,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不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对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和增收的带动作用;实行以点带面,确定重点支持或帮扶的示范产业、示范基地、示范贫困村,适时推广示范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实行“资”“智”结合,帮助贫困农民提高知识水平,针对贫困学子开展教育扶贫助学。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广西区分行大力支持地方制糖产业发展,2014年发放贷款67亿元,确保了400万农民甘蔗种植及时兑付。2014年湖南省分行对武陵山和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贷款余额237.6亿元,始终保持对贫困地区的信贷净投放;甘肃省分行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贷款余额331亿元,占分行贷款总额的66%。在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发行对新客户准入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择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青海省分行将信贷资金的60%投向贫困地区。

持续加力定点扶贫。定点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发行信贷扶贫的有力补充。20022014年,农发行总行按照国务院定点扶贫工作部署,先后选派18名处级及以上业务骨干到定点扶贫县(市)挂职,为扶贫点输入资金、理念、模式和知识,为扶贫项目落地搭建广阔平台。累计建成帮扶项目61个,直接投入资金5.1亿元,引入其他来源资金41.8亿元,帮助建设百姓饮水工程,开创地方特色产业,满足群众出行急需,优化金融扶贫生态,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解决当地贫困群众急需的民生问题。农发行特别心系贫困地区教育大业,2013年至2014年,向总行定点扶贫县吉林大安、广西隆林、贵州锦屏和云南马关捐助和引入教育资金和教学设施价值1998万元,捐助建设贵州锦屏中学“留守儿童之家”、“读书亭”、“计算机网络教室”,引入融资租赁“班班通”电气化教学设备,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教育条件。为4个定点扶贫地区的183名大学贫困新生捐助40.6万元,帮助他们迈入大学校园。

推行低碳金融 建设绿色银行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农发行致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有力增强了农业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农村对城市生态的基础保障能力,推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累放“绿色信贷”17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699亿元,涉及项目892个。

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在支持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出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指引(2014年修订)》,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规定与农发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特点有机结合,在产品、区域、客户信贷政策等方面充分体现国家绿色信贷要求,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将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农田水利、防洪工程等环境治理项目,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国家重点林业、草原生态、湿地保护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资源节约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清洁能源项目,以及清洁生产、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2014年末,水、垃圾及河道治理等生态及生活环境改善方面的贷款余额579亿元,占比82.83%;水电、风电项目等能源综合利用改造贷款余额86亿元,占比12.3%;废弃物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技改等节能环保贷款余额22亿元,占比3.15%;循环经济试点贷款余额12亿元,占比1.72%。同时对产能过剩等不符合国家政策及信贷监管要求的9种业务类型、5类区域、15类客户进行限制,10类客户实施退出,2014年以来退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97家。

大力倡导绿色运营。在办公楼、营业场所加强节约宣传,对建筑装修和日用耗材实行绿色采购,对废旧物资提倡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起覆盖总行、省、市、县四级行的综合办公系统平台、CM2006信贷管理平台、综合业务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等现代化办公办贷系统,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贷、办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出“低碳环保从我做起”倡议书,开展植树、低碳出行、光盘行动等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

关注各方利益 促进和谐共赢

相关利益方构成了农发行社会责任的生态环境。农发行按照中央要求,将自身业务经营与政府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通过信贷支持推动政府规划落地;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产品、完善功能,服务客户价值创造;将员工视为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营造多元管理、教育培训、民主权益的良好环境;将社区公益作为企业公民的应尽义务,普及金融知识,关爱弱势群体。严格依法合规治行,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反腐倡廉,较好履行治理责任,共建和谐金融生态。

(一)为客户创造价值。服务客户“走出去”。农发行充分运用具有主权信用评级的优势,综合运用本币产品与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汇信贷、交易等服务手段,帮助客户拓展国际贸易,开拓海外市场。截至2014年已开办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汇贷款等业务品种20个,外汇清算币种5个,201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32. 43亿元,国际业务经办行107个,合作代理行542家,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服务产品。立足“三农”实际需要,发展“投、贷、租、债、期、险、担保”相结合的投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满足传统存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需要。2014年末,农发基金资本40亿元,对外股权投资项目9个;种业基金资本15亿元,对外股权投资项目7个,累计投资16.96亿元。2014年试水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在银行间发行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帮助引入保险资金,推出“农讯通”,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咨询顾问服务。利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提升自身在信息化建设、风险治理、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与同业签订合作协议,力求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形成共同支持“三农”的良好局面。

拓宽融资来源。截至2014年末,农发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累计筹集人民币资金3.6万亿元,债券存量余额2.1万亿元,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14年成功赴香港发债筹集人民币资金110亿元,为香港人民币持有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优质的投资选择,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完善服务功能。在全系统推行前台客户经理制,后台柜员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引入晨会制度,出台《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加大与战略优质客户的合作,与重要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主开发银企直联系统,为客户财务运营与集中管理提供稳定、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发行“福农卡”,将2014年度退耕还林补贴直接拨付给农民,在每个村选取助农取款点,使农户不出村即可享受直接提取现金、刷卡消费等金融服务。减少服务收费项目,2012年以来取消收费项目15项,整合精简项目13项,降低收费标准31项,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咨询顾问服务一律免收信息咨询费和财务顾问费。2014年发放的贷款其中执行基准利率和下浮利率的占89.16%,体现了农发行让利于农,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责任和担当。

(二)为员工创造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首创精神,促进员工全面发展。2014年招录聘用制员工887人,5327名市场用工经考核转为聘用制员工;推进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建立了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双线运行的职位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强化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作用,建立了全行统一的基本薪酬制度,新增工资、福利费用等向重要岗位倾斜、向基层一线倾线。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省以下分支机构职代会年度召开率达到100%。推进“职工之家”创建工作,2014年为每个县级支行下达10万元职工之家专项建设经费。关爱困难员工,2014年将1347.5万元的医疗救助和生活帮扶金发放到困难员工手中,受助员工4235人次。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广大员工在团队协作中增进了沟通交流,凝聚了发展合力。

(三)为社区创造价值。金融服务渗透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着千家万户。农发行高度重视公众教育工作,传播金融知识,回馈社会大众。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普及反假币、反洗钱、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开展小微企业优惠金融服务专项宣传。2014年公众教育服务投入金额1761.8万元。在全行青年中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助学、结对助残、文明出行守护安全、清扫环境卫生、帮扶孤寡老人等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公益活动。在总行机关,青年志愿者们组织了“衣加衣,送温暖”“一张照片一份温暖——为长者拍照”等主题公益活动。2014年公益慈善投入1500万元,援建公益慈善项目345个。

(四)履行治理责任。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始终致力于稳健运营,控制经营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2014年在全行开展了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着力提升办贷管贷、制度体系、系统操作应用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的管控有效性。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化解,2014年末全行不良贷款率0.57%。强化信贷、财会、内审等内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内控评价。完善法律合规理念、规划、组织和制度体系。加大反腐倡廉和案件风险防控力度。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和风险管理诉求的提升,更加关注利率、流动性、科技、声誉、理财、法律风险的防控,致力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体现安全、稳定、高效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责任。


来源:农发行官网

作者:研究室


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右上角 美文共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