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的名义 第6-8集 // 这部反腐剧,为何口碑收视双赢?

2017-04-05 晓东

链接

第1-2集

第3-5集


建议开启wifi

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23xhrlbo&width=500&height=375&auto=0

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023srkto8&width=500&height=375&auto=0

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023teozn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评论:不是反腐剧尺度大 而是贪官太出格

  ■ 观察家

  反腐从来都不仅仅是中纪委的事,如何扩大公众参与监督,通过广泛的社会监督夯实反腐基础,收拾世道人心,形成反腐合力,改变政治生态,本来就是反腐的重要路径。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其实,与现实生活中波涛汹涌的贪腐案相比,剧中的“反角”级别、官场厮杀、利益输送等等,并不特别新鲜,似乎也很难拽得住观众。此剧编剧周梅森此前就曾说过,“公布出来的腐败案件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作家的想象,生活远远走到作家艺术想象的前面去了。”

  既如此,《人民的名义》为何还能成功地成为话题中心并引领舆论?

  这一方面与艺术产品的“公共性”有关。一部反腐剧一旦播出,评价、衡量它的尺度,就不再是单向的剧情展示、价值输出了,而是必须要经由观众的互动才能完成“共谋”。剧中的情境与观众的体验相遇、碰撞,会有触动、有衍生、有想象,进而共同完成对作品的形象塑造与价值诠释。能不能找到一个契合点,能不能让民众的心声与作品产生共鸣,本来就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往的案情披露固然触目惊心,但贪钱几何、房产几处、情妇若干,以及心路历程等等,往往只是结果的呈现,没有丰富的细节,缺乏过程的展现。而电视剧则不同,不只有血有肉、有内在逻辑,观众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而参与其中。也因此,往往有着更大的教育、感化意义。而这,也是判决书或庭审实录区别于艺术作品的根源所在。

  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公众对现实反腐的深刻期许有关。尽管《人民的名义》只是一部非写实的电视剧,但因为反映的是反腐这一公众高度关注的题材,其所承载的是人民长久以来的不平、不满,甚至还被人赋予“改变国家”的殷切期许,因此也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现实“代入感”。毕竟,至少十多年来,如此贴近现实的反腐剧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这也难怪,人们不只一一“还原”剧中角色,为其找“原型”,还“碎碎念”剧中台词,以为“尺度大”的佐证。比如,剧中贪官侯德汉被检察官侯亮平反驳:“你这种人,就是专门用来对不起人民的!”又如,剧中省委书记沙瑞金说某贪官:“科学家的名字一个都叫不出,再偏远的女干部的乳名都知道,每天晚上都跟女干部喝酒,总要喝倒几个。”还有,剧中省委副书记高育良说:“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等等。

  这些台词,尽管均有特定的情境,但却往往在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同时,一切尽在不言中。并不是反腐剧的言论尺度大,而是贪官的行为太出格、太戏剧化了。

  事实上,反腐从来都不仅仅是中纪委的事,如何扩大公众参与监督,通过广泛的社会监督夯实反腐基础,收拾世道人心,形成反腐合力,改变政治生态,本来就是反腐的重要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的名义》就是这样一部收拾人心、凝聚共识、推进改革的上乘之作。

  胡印斌(媒体人)

来源:新京报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为何口碑收视双赢?

什么是演员的荣耀、影视圈怪状?听侯勇一一道来

反腐剧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在黄金档,《人民的名义》一开局,收视率全国网破2,刷新了今年的首播收视纪录。

《人民的名义》里除了侯勇这位“配角”外,还有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柯蓝、张凯丽、高亚麟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从题材到阵容,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优质剧集。

侯勇只出场两集,却用表演震撼人心。

反腐剧销声匿迹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在黄金档,《人民的名义》一开局,收视率全国网破2,刷新了今年的首播收视纪录。随后,该剧收视率在全国网和城市网上一直位居榜首,到第6集时,豆瓣14000多人评分,分数高达9 .0,成为现象级口碑作品。这部没有流量明星参演的反腐剧,如今已在各大论坛刷屏,最核心的原因是“尺度”:直接讽刺省委副书记级别的官场生态,反面角色最高级别至副国级,被业界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出品的剧,《人民的名义》播出平台却不是央视,而是被湖南卫视以重金买下,3月28日开始在黄金档播出。

除了尺度大,这也是一部“戏骨满地走”的剧:张丰毅、侯勇、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柯蓝、胡静、张凯丽、高亚麟……一众实力派演员飙戏,深有又让男主演陆毅的演技被“炮灰”的危险。

从第1集开始,《人民的名义》就派出了“演技派核武器”侯勇,他只有两集戏份,拍了三四个通宵,用不到一个小时的出场,就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剧中,侯勇扮演的贪官赵德汉是国家某部委某项目处处长,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 .3亿元,他能准确地记到个位数,但一分钱都不敢花。

日前,南方都市报专访侯勇,聊一聊他教科书式的演技,以及对影视行业乱象的看法。

南都记者余亚莲

实习生杨文波

“只要导演叫我,演啥都愿意”

很多人好奇,“江湖地位”颇高的侯勇,为什么会选择在《人民的名义》中打酱油、演个一出场就Game Over的贪官?虽然这个酱油打得非常惊艳。

南方都市报:这两集结束后,后面还有你的戏份吗?

侯勇:我被抓起来后就没了,只有两集。因为是夜戏,大概拍了三四个通宵。

南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戏份不多的角色?

侯勇:原来李路导演让我演一个比这个官儿大的角色,因为我档期掰不开,就没演成,欠了他一个人情。我跟导演认识将近20年了,他说让我来帮个忙,演个小角色,我说你让我演啥都行。所以我听说是演赵德汉时也很惊讶,但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只好硬着头皮上。

李路导演有他独特的想法,要打破观众的审美定式。其实我也有新鲜感,因为没演过(反派)。拍摄过程中,我整个人处于一种创作状态,出现了跟以往不一样的感觉,跟其他脸谱化的反派不太一样。

有人物原型,但要远离原型

7个细节,不到两集的戏份,能立起来一个人物,丰满地呈现一位“小官巨贪”,三个层次抽丝剥茧的演绎,甚至还有留白,让观众开始想象这位“不敢花一分赃款”的奇葩贪官,究竟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南都:很多网友评价你演得很动人,甚至很同情这个人物。

侯勇:一个人的贪腐行为有他的理由,有社会滋生腐败的平台和土壤。我们来想象这个人物,他通过自己努力从农村考上大学,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不一定是这样的人。但后来环境到了那一步,甚至他如果不贪,就可能会“危害”整体利益,他是被裹挟到漩涡里了,做了一开始不想也不敢做的事。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了。

中国老话讲,“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还有“做贼心虚”。首先,赵德汉是有是非观的,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好事,见不得人,只是上了道就下不来了,久而久之就形成惯性。人物在戏里的状态,需要演员的二次创作,因为剧本里不会写“一下车就腿软”,“打开冰箱瞬间就崩溃了”,他心里知道冰箱里都是钱嘛,知道最高检掌握的线索是确凿的,所以肯定腿软。

南都:赵德汉这个角色有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他平时低调朴素,受贿2个多亿,钞票数量之多把点钞机都烧坏了。

侯勇:我知道有这个原型,但有原型还要远离原型。我不能说我演的就是那个人。比如我们戏里叫汉东省,不然观众容易对号入座,所以要虚实结合。

“小鲜肉没错,从业者的审美和思想判断出了问题”

《人民的名义》里戏骨满地跑,视帝影帝齐齐飙戏,饰演男主角的陆毅,面对侯勇、张丰毅、吴刚、张志坚、高亚麟等等,自然有压力。有网友认为,在前几集中陆毅没有跟上“老戏骨”们的演技,对此侯勇替陆毅叫冤。

南都:有人开玩笑,看你和陆毅对戏,感觉你演正剧,他演偶像剧。

侯勇:这对啊,陆毅这么帅,只有让我去接地气,才能表现出他的养眼。

南都:这部剧老戏骨很多,包括你的出场都让人惊艳,有人觉得陆毅没能跟上你们的演技,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侯勇:我也演过男一号,演过正面人物,正面人物施展的空间本身就比反派要窄一些,这么比较不公平。事实上,一些有瑕疵的不完美角色,发挥空间会更大。大家不要冤枉陆毅,他的这个角色也很精彩。前几集可能会“正不压邪”,但后面问题会一个个解决。

南都:也就是说,前几集“小官大贪”的现象,戏眼在反派人物身上。

侯勇: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些有瑕疵的反面角色说得不行了,那不就显示不出他(男一号)作为检察官的能力了吗?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当下的影视圈,IP当道;流量明星为番位争得不可开交;一线明星随便拍拍戏就能挣几千万……对于当下的行业乱象,侯勇怎么看?

南都:你的细节表演,诸如剥蒜瓣吃面、下车腿软、在冰箱面前崩溃,很动人。你是怎么揣摩人物的?

侯勇:我就是正常的创作角色的过程。可能这几年我们的影视剧被带到了歪路上,包括玄幻剧、流量担当剧,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不太正常的方向,(所以)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这两年很多戏都不愿演。

南都:是不能接受玄幻或比较飘忽的剧本吗?

侯勇:有一些剧本故事在我这,我过不了。电视剧应该是文艺作品,而不是小儿科的东西,要我低头演这样一些角色,我觉得挣这个钱我有点丢人。我将近50岁了,如果我20多岁为生活所迫,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我还是要对得起自己这份从业良心。简单来说,我怕丢人。也许年轻朋友会说我有点古板,但老演员跟我们讲过“传承”,往前数,10年和100年前的创作都是同出一辙的,为什么在短短三五年之内在创作思潮上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南都:并不是所有的仙侠剧、大IP都是垃圾,也有好的,有精品。

侯勇:对,不可能一概而论。比如接一个戏,我演主人公的父亲,这个角色的功能是什么?有没有独立人格?人格上和戏格都不能降低。

南都:也就是说,只要剧本好,戏份再少你也愿意出演?

侯勇:对,你看我演赵德汉,也就二三十场戏,拍得也挺辛苦,下午四五点化妆,一直拍到第二天早上6点,十二三个小时,连着拍3天,但我没有白辛苦。

南都:现在很多年轻明星会争番位,剧方被迫摆出各种奇怪的演员表,出现各种闹剧。

侯勇:这很无聊。我演了这么多年男主角和配角,但用行话讲,“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你是演员,不是明星。明星,追求的是N O.1.我们这一辈演员可以不演戏,也敢不演戏,我曾3年没演戏。

那么,这些争番位的明星,敢停3年5年,等到30岁时再出来演戏吗?再比如说微博,我跟朋友讲,粉丝到了10万了,可不可以让后台给我打下来。为什么?作为一个演员,要学会藏,演员永远要躲在角色背后。这句话被一些老艺术家认可,但也被很多人唾弃,说我是傻子,干演员不就是为了出名吗?可我做演员最大的享受就是,我走在路上,大家看到我,想到的是我剧中的角色、叫出的是我剧中的名字,这就是演员莫大的幸福。

有时我跟一些明星参加活动,很多人并不认识他,但他戴帽子、戴墨镜,身边四五个人围着,大家一看,哎这不是明星吗?一问谁啊?不知道。生活中演明星的明星太多。

南都:弹幕说:“侯勇演技吊打一众鲜肉,应该让当红明星来看看什么叫真正演员!”你觉得什么叫真正的演员?

侯勇:其实我的出现,代表的是一帮演员的状态。影视圈不乏好演员,只是一些影视剧和媒体,只关注了流量啊、小鲜肉啊。确实有年轻的偶像剧演员,带来了流量。那么,观众在关注明星的同时,关不关注他要表达的角色?

文艺作品有引领的职责,老去迎合观众是走不长远的,比如《人民的名义》可以引领大家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码它有这个魄力。我在弹幕上看到一些90后、95后也在关注这个剧,这个路数是对的。小鲜肉们没有过错,是我们从业者的审美和思想判断出了问题。

南都:很多明星一部戏能挣几千万,但业务水平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你会不会觉得有落差?

侯勇:这是很可怕的事,演员的成就在于什么?如果一个演员有20亿的资产,我觉得这是对演员的侮辱。现在衡量演员,都在衡量他的收入,那要企业家干吗?当下的一个怪现象是,企业家像明星,明星像企业家。非常可怕。

我们在很多媒体面前都不敢说,怕人家说“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不是,我们有点收入就够了,我有积累,如果我想挣钱,每年闭着眼睛拍戏,能挣很多酬金,那我为啥要停两三年?我们的做法、担忧,如果能给现在的这些演员、这个市场有一些启示,那我们就没有白做。

南都:用钱来衡量,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侯勇:现在这个社会对演员的回报不差,我所从事的这个职业,让我养家糊口、衣食住行,没问题。一个清洁工,一个月可能只有四五千元,我可能有他十几二十倍,够了,为啥要接着追求呢?买了大房子还想买直升飞机,没有尽头。这个比喻在各个行业都适用。这是一个怪圈。

“我们觉得不能拍,观众也觉得不能拍,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装?”

《人民的名义》在豆瓣获得9.0分,是今年国产剧的最高分,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直面现实。比如副市长要在部委一个处长面前站两小时,抓人时省委副书记还要开个会,各路官员有各自的小算盘等等,把官场中的小九九、政治贪腐、酒桌文化,赤裸直白地表现出来。

尺度之大,让很多观众惊叹,这样都可以?这个尺度真的没问题?很多人将该剧的成功,归功于它的出品方之一是最高检影视中心。

南都:《人民的名义》为什么可以这么大尺度?

侯勇:这牵扯到创作者的决心。国家有决心,执法单位有决心,那么创作者为何没有这个决心呢?说明我们胆子小、步子小。如果我们也有断腕明志的决心,就该直面难以启齿、欲盖弥彰的事情。得到观众认可,说明大家的需求是一样的。

南都:被抓时省委副书记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样“完全”地展示出来,可以吗?

侯勇:互联网改变了社会形态,甚至改变了艺术创作,如果我们秉承之前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的创作模式,观众是不满意的。如果我们觉得不能拍,观众也觉得不能拍,这不就成皇帝的新装了?我演赵德汉,可以演得很“脸谱化”,但这样是站不住脚的,观众会觉得你不够格、不真实。我们了解社会状况,再去看一些剧本,就会觉得假。如果创作者都觉得假,观众会不觉得假吗?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

网友评价侯勇:“每一帧表情和动作都是教科书般的演技!”“下车腿软那场戏绝了!”“我本想换台,但看他被查存折时的眼神转换,禁不住停下来看完。”“看到陆毅质问侯勇时,侯勇正义凛然的表情,我真以为他被冤枉了。”“为什么看他哭诉自己是农民的孩子,穷怕了,我竟然有些可怜这个贪官”……

从业30年来,这个人物是侯勇极少数出演的“反角”。从《冲出亚马逊》中的特种兵中尉王晖,到《我是特种兵》中的大队长,很长一段时间,侯勇几乎承包了荧屏上的硬汉军人角色。这次出演贪官,他被打趣为“没想到啊,侯勇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

身为国家一级演员,侯勇十多年前就当过华表奖影帝、金鹰奖视帝,但他没有经纪人、没有宣传团队,“接戏全凭自己的业内口碑和人脉”,连助理都是前不久才招的。他说,演员应该淡化自己,永远躲在角色背后。






!! 

“链接”


用老电影名写的文章(爱情篇)


人民的名义》导演:能得到年轻人喜欢很重要

《人民的名义》花式点钞爆红

人民的名义 第3-5集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自己著述的评价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南北名家话健康——高血压

养生堂:警惕误读高血压的恶果

天天锻炼身体,为啥还老生病?

延缓衰老或将成真

健康之路:双脚保卫战 上下

我是大医生:解除中国式脑危机


最好的教养,就是不让人难堪

积极的人更优秀

一首小诗,很短,很美!

杜牧《清明》诗的“诗眼”



《朗读者》第7期 告别

《中国正在说》13


金一南讲座“汇总”

2017“春节”文章汇集

航拍中国 第一季  ( 1-6 汇集)

《见字如面》 第一季1-12汇集

2017年3·15晚会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1-10汇集】

《中国式相亲》第一季 第1-12期汇集

角儿来了》3《相知香玉

《葡萄酒鉴赏家》第一季第1-12集

《欢乐中国人》 年度盛典颁奖礼(暨1-10汇集)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酒多不仅伤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