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报道︱再现灵芝预防保健、孝养天下的价值──记2018灵芝文化节

吴亭瑶 仙芝楼官方 2022-03-24
重点提示

结合科学、应用、人文、艺术、体验的2018灵芝文化节,7月9日在福建浦城圆满落幕了,然而灵芝文化的推广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当灵芝文化的精髓在“防病治病”,当灵芝文化的体现主要在“养成吃灵芝的习惯”,当灵芝文化的宗旨在“孝养父母、孝养天下、照顾全人类健康”,其背后必须有“稳定确效”的灵芝产品支撑,以及不做虚假和夸大宣传的良心企业的坚持,灵芝文化才能成为灵芝产业的后盾深入人心,灵芝产业才可能做深、做大、布局全世界。



  百岁浦城人瑞  

   灵芝延年典范   


从今年5月以灵芝生长源头探寻之旅、诗歌创作和剪纸艺术比赛开场的2018灵芝文化节,7月9日晚上在浦城县体育馆,以晚会形式划下美丽的句点。



其中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几位浦城百岁人瑞在记录其日常生活的视频里,对着镜头中气十足地说:“我叫季文菊,今年101岁。”“我叫应高荪,今年101岁。”“我叫叶香玉,今年101岁。”“我叫叶淑琴,今年101岁。”……


▲本组图为晚会活动现场的视频截图


如此健康长寿、自在乐活、随心所欲,不正是为人子女者对家中长辈最大的盼望?

这些百岁老人对于“久服灵芝轻身延年”的亲身见证,或许正是2018灵芝文化节最要彰显的价值──以灵芝孝养父母,以灵芝维护全人类的健康。因为苦平无毒的灵芝,不只能“治已病”,更能“治未病”。


 灵芝扶正固本   

 岂止抗肿瘤而已   


受到长期以来行销宣传的影响,多数人只有在遇到癌症,才会想到灵芝。没错,辅助肿瘤治疗、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确是灵芝“治已病”的主要功效之一,却不是灵芝的全部。

受邀在本次文化节主活动《灵芝与大健康主题沙龙》进行主旨演讲的北京大学林志彬教授,投入灵芝临床和药理研究已近50年,其在《灵芝与健康中国──扶正固本作用与养生保健》演讲中明确指出,灵芝在临床上作为“治已病”之药,除了辅助治疗肿瘤,至少还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神经衰弱、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良性前列腺增生、肝炎、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蘑菇中毒等。


而在“治未病”方面,林志彬则以数个临床研究,包括:改善睡眠和记忆(和神经系统有关),改善男、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和内分泌有关),提高衰老和低下的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脂肪肝,调降血脂、血压和血糖,以及增强运动员的体能耐受力和抗疲劳的能力等等,说明灵芝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可以预防疾病发生。

林志彬教授表示,灵芝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防病治病功效,主要和灵芝可以“扶正固本”有关,也就是:

灵芝透过调节机体重要器官既有的功能,特别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网络的调节作用,进而形成灵芝的扶正固本作用,此作用有利于机体稳态调节,因此能在面对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时(如病菌、癌细胞),趋于保持稳态,维持身体健康。


所以,灵芝的功效岂止抗肿瘤而已!全方位的防病治病,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因此林志彬教授才会在演讲时特别强调:“灵芝文化的精髓就在防病治病,一旦离开了防病治病的概念,就谈不上灵芝文化了。”

但有鉴于多数人舍不得把钱用在预防上,却把钱花在抢救上,最后还未必能挽回生命和健康,林志彬教授因而特别强调,灵芝文化的宣传,主要还是在彰显灵芝“治未病”的保健价值,毕竟“一盎司(28.35克)黄金的预防,胜过一磅(454克)黄金的治疗”,与其花大钱治病,还不如花少钱买健康──趁你还买得起的时候。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林志彬教授,是国內最早投入灵芝临床和药理研究的学者,从1971年开始就以灵芝水提物对很多疾病进行探讨。其西医药理与中医实务兼具的背景让他领悟到,灵芝之所以功效众多主要是因为它能“扶正固本”。


灵芝养生文化 

始于六千八百年前 


事实上,灵芝不只有防病治病的科学证据,更有防病治病的文化历史。

所谓“文化”是指一群人在长年生活中慢慢养成的习惯,以及在长期经验中去芜存菁逐渐累积的智慧。而中国以灵芝养生的文化,可能比目前普遍认知的两千年──从《神农本草经》或《列子》等有文字记载开始算起──还要久。

同样受邀参加出席此次盛会的台湾大学许瑞祥教授,在《灵芝与中国养生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一批优秀的考古学家,在今年(2018)5月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灵芝的考古研究结果,发现早在68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使用灵芝了。

其中在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之一)采集到的史前灵芝,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灵芝样本,距今约有6871年,其乃伴随一些巫用器具一起出土。由于远古时代“巫”和“医”不可分,因此研究者认为,早在文字尚未发明的史前时代,灵芝就已经作为巫用(追求长生不老等超自然能力)或医药用途(养生治病)。


研究灵芝已经30余年的许瑞祥教授表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之所以能种族绵延到现在,灵芝可能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也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美好体验,加上子实体圆满的如意外形,使得灵芝更进一步被表现在历朝历代的书画、艺术作品和宗教器物里,作为赞美君王、比喻长久、祈求长生、吉祥如意、贤人志士的象征。

因此,许瑞祥认为,灵芝是中国文化中,生物与传统医学、宗教、政治、艺术互动的典范,其在历史长河的使用经验中所衍生的独特文化,让灵芝独特于所有传统中草药之外,成为身心灵全方位养生的唯一选择。


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许瑞祥教授,从1980年代开始投入灵芝菌种分类鉴定的研究,并在1990年取得全球第一个华人灵芝博士学位。通过他的研究大家才发现,原来灵芝有很多种,有些甚至只是外形类似,但实际上并非灵芝。因此吃灵芝养生的第一步就是“吃对灵芝”,一旦吃错,可是一点都不如意了。


参差不齐的产品

让现代人难对灵芝上心


如今,随着被大量人工栽培,灵芝已从古代皇宫贵族的专利,成为寻常百姓垂手可得之物,并在近半世纪累积了大量科研成果。但吊诡的是,不管是吃灵芝的文化,还是把灵芝表现在文化里,现代人反而不上心,甚至是不相信。

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某些不良企业对灵芝功效夸大宣传,更关键的还是在灵芝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法让消费者每次都吃到一样的效果。

许瑞祥教授在演讲里把灵芝产业发展的演进分为1.0~4.0四个阶段,其实是暗指当前灵芝市场同时存在着“不同质量等级”的灵芝产品。它们可能属于:

◆ 灵芝1.0──传说有效 原料全都野生的,采到什么原料用什么(可能也包括非灵芝)、活性成分也不清不楚,大概只有包装上的“芝”字最一致,一如远古时代混沌不清的灵芝。

◆ 灵芝2.0──听说有效 原料其本上以红色灵芝为主,少部分是紫芝,来源可能是野生和大部分人工栽培的子实体为原料,用的是水萃取或酒萃取,里面应该含有灵芝的活性成分,但含量不稳定,所以虽然“听说”有人吃出效果,却不一定能在自己身上重复实现,也未必每次都有同样的效果。

◆ 灵芝3.0──应该有效 原料为特定农场人工栽培的子实体或孢子粉,或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菌丝体,里面的多糖、三萜、灵芝酸等活性成分可以被清楚地分析出来,也有稳定的含量,基本上可在不同人身上吃出效果,也大概能每次吃出差不多的效果,但“中奖率”还不是百分之百。

◆ 灵芝4.0──一定有效 其原料和3.0版的灵芝类似,但里面的活性成分种类与含量更精准,能确知和检测得到是哪一种特定的灵芝多糖、三萜(如灵芝酸A)或功能蛋白,其用在每个人身上,每次都能发挥“一定有效”的作用。

许瑞祥教授期待4.0的灵芝产品能早日在大陆市场上出现,将是灵芝从“神话”走向“确效”的终极目标,更是灵芝走进大健康产业、布局全世界的必要条件。



质量标准化、营销合法化

灵芝文化才推展得开


所以,当灵芝文化的精髓在“防病治病”,当灵芝文化的体现主要在“养成吃灵芝的习惯”,当灵芝文化的宗旨在“孝养天下、照顾全人类健康”,其背后必须有“稳定确效”的灵芝产品支撑,灵芝文化才可能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要做出稳定确效的灵芝产品,就必须如本次活动的第三位演讲者,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张劲松所长,在《灵芝与大健康》主旨演讲中所提示的:

从原料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严格掌控,也就是从种源(品种)、栽培、采收、加工、产品内容(活性成分)全部标准化,才能保障每批产品都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而且必须营销合法化、不做虚假和夸大宣传,灵芝才能持续被人们所信任。


研究灵芝已经二十年的张劲松所长也在演讲中指出,所谓“大健康”最重要的概念是通过预防保健的手段,减少生病或不生病。灵芝治未病的可能性,就如同先前林志彬教授介绍的那般宽广,绝对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条件,但关键还是在灵芝产品的质量标准化与宣传合法化。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若想吃出稳定的灵芝功效,那么在选择灵芝产品时,除了要有国家认证的标志(如保健食品的蓝帽子),还必须关注所选择的灵芝产品,是否:

◆ 使用特定的灵芝品种。
◆ 在特定的灵芝农场种植。
◆ 有固定的栽培模式与采收时机。
◆ 在特定的工厂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加工。
◆ 有相关的质量指标,监控原料和产品的安全性和活性成分。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张劲松所长在1997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深造,进行灵芝等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并在2000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研究灵芝,其研究领域含盖菌种鉴定、栽培技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指标等等。


 平常就可吃灵芝  

 生病更要吃灵芝  


总结来说,中国以灵芝养生的文化源远流长,现代科学也证明灵芝既能治病、更可防病,其中灵芝广泛的预防保健作用更值得推广。因为对个人来说,与其花大钱治病,还不如花小钱买健康;对产业来说,掌握大健康商机,舍灵芝其谁?

但不管怎么说,想要掘取灵芝防病治病、轻身延年的美好,除了需要业者生产好的灵芝产品,更需要你我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本次文化节主活动《灵芝与大健康主题沙龙》中受邀与谈的8位学者、专家,从1970年到2018年的现在,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投身菌种、栽培、成分、药理等不同的灵芝领域。

他们的专业身份,代表灵芝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半世纪的一脉相承,而其47~81岁的年龄跨度,则横跨壮年、中年和老年3个世代。

虽然彼此的养生观互有不同,也未必非常刻意的保养身体,但相同的是,其中6位有吃灵芝的与谈人,他们都是从还没生病的时候,身体还算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就开始吃。而且不论是很认真地天天吃,还是很随性的想到才吃,前前后后加起来都持续好几年,甚至是好几十年的时间。


8位灵芝界内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在《灵芝与大健康主题沙龙》活动中齐聚一堂,畅谈个人的养生保健观。他们是(由右至左):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建华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陈若芸研究员
◆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 许瑞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孙晓波所长
◆中国工程院 李玉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林志彬教授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张劲松所长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李晔董事长


或许正是因为灵芝──可能是灵芝茶、孢子粉或子实体提取物制剂──长期以来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让81岁的林志彬教授和60岁的许建华教授,拥有看不出年纪的容光焕发;

或是年届50,每天睡眠都很少的张劲松所长和李晔董事长,有足够的脑力、体力和免疫力日以继日地高负荷工作,甚至让张劲松所长两鬓白发复又黑;

并且让没刻意保养、生活随心所欲、体态福福气气的陈若芸研究员和许瑞祥教授,即使步入6旬年纪,仍维持不错的健康状况。

当然除了灵芝之外,钻研食用菌的李玉院士也提醒,多吃蘑菇肯定有益健康,更重要的是心态上要拿得起、放得下,毕竟身心一体,有乐观的心理,才可能有健康的生理。

同样的,林志彬教授也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其养生的一部分;许建华教授则提醒心脏很小,不忮不求不往心里去,心情愉快了,身体健康就不难了。

当然,生病了更要吃灵芝。一如孙晓波所长提到家人大肠癌三期手术、放疗后,从去年至今一直以“全灵芝”,包括灵芝片、孢子粉、孢子油、灵芝提取物,调养身体。目前,孙所长家人的身体状况至今仍维持稳定。

陈若芸研究员也提到,亲友癌症化疗期间以孢子粉辅助治疗,脱发等相关副作用就是没有同病房的病人那样严重,显示灵芝辅助肿瘤治疗确有其价值。


▲由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承办的2018灵芝文化节主活动《灵芝与大健康》主题沙龙活动现场。


追本溯源,不忘初心


2018灵芝文化节圆满落幕了,但灵芝文化的推广才刚刚开始。一如台湾大学许瑞祥教授在会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

是先有灵芝文化,才有灵芝企业。也就是先有先民使用灵芝的经验,才有灵芝的记载和图像,然后才有人种灵芝,有人研究灵芝,有灵芝企业的发展。

因此,当灵芝企业想要深度发展,扩大他的消费族群,甚至想从国内走到国外,把灵芝做成世界品牌,就应该用文化来教育这些潜在客户和外国人,中国人就是吃灵芝才有这么悠远的历史,引起他们食用灵芝的兴趣、引起他们购买灵芝的欲望。

所以文化是产业发展的背景和产品销售的故事。我们可以因为产业需求创造新模式的文化,也能传承既有的文化,甚至追寻已被遗忘的文化,从古代串连到今天。

但不管怎么做,最重要的还是“不忘初心”,必须回到灵芝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源头,从确认物种(品种)开始,因为不同物种一定有成分上的差异,成分的差异势必影响产品的功效表现。

业者唯有从原料的种源、栽种、采收、加工、活性成分等等,建立一系列的内部监控指标,让民众可以吃得到成分稳定、质量一致的灵芝产品,同时在销售时不做夸大宣传,真正重现灵芝防病治病、孝养天下的价值,才可能把灵芝产业做深做大。

许瑞祥教授的提示,让许多参与或关心灵芝文化节盛会,却不知为什么要办灵芝文化节,或不明白灵芝文化与灵芝产业之间有何关系的人,瞬间矛塞顿开。同时也突显出,本次灵芝文化节在福建浦城举办的意义。

因为早在1980年代,日本研究灵芝栽培的学者,就与浦城县政府合作,开展原木栽培灵芝试验,并在1990年代初期试验成功之后,开始大面积推广。

所以,浦城不只是武夷山脉最早发展灵芝人工栽培的起点,更是华南地区灵芝人工栽培的发源地,国内第一座以“国际有机标准”种植的灵芝基地(仙芝楼有机灵芝基地)也坐落在这里

因此,以浦城作为灵芝文化节的主场地,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毕竟只有好原料,才能做出好灵芝;有好灵芝,才能让“吃灵芝”的文化深入人心。


▲仙芝楼有机灵芝来自好山(武夷山)、好水(闽江源头)、位于闽北山区的浦城。


  愿,有一天……  


当然,文化是慢慢养成的习惯,必须长期教育推广、媒体宣传,所以我们需要透过灵芝文化节这样的活动,让人们通过文化、艺术、旅游、美食等各个不同的层面,认识灵芝、喜欢灵芝、了解灵芝,进而食用灵芝。

作为这一系列灵芝文化节重要推手的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李晔董事长,今年5月8日在2018国际灵芝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位记者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很广泛的问题:“您对灵芝产业发展的未来愿景,有什么期许?”

李董事长给出来的答案,不是事业版图的扩张,也不是营业额要达到多少的目标,而是简简单单的:“我希望未来灵芝可以像维生素一样,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它来养生保健。”(后来他告诉笔者,维生素在大陆还不够普遍,最好吃灵芝能像喝茶那样普及。)


▲李晔董事长受访现场(摄影/吴亭瑶)。


灵芝文化的最高境界,也许就在李晔董事长的那句话里。

未来有一天,当大家都可以像吃维生素或喝茶那样,普遍养成吃灵芝的习惯,灵芝文化才算真正落实到现代人的生活中。相信,那时的人类,一定比现在更健康、更年轻、更快乐;那时的老人,也会像浦城百岁人瑞一样,健康长寿、自在乐活、随心所欲。


▲2018灵芝文化节主活动《灵芝与大健康》主题沙龙活动现场剪影。

【关于作者/吴亭瑶】

自1999年开始报道灵芝的第一手消息持续至今,著有《灵芝,妙不可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注:本文照片,除特别标示外,其他均由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提供。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仙芝楼有机灵芝

中国有机灵芝养生文化传播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行业资讯|灵芝知识|健康养生|优惠福利

您的小❤❤在这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