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会关注】快看我市2017年度十大改革候选事项 投出您宝贵的一票吧

2018-01-02 赵磊 濮阳日报





2017年,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坚持发展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为民导向,带领全市上下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出180项重点改革任务,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的改革举措次第出台,一系列事关稳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些改革举措形成了“濮阳经验”,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展示2017年濮阳市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客观了解各项改革落地效果,科学评价改革为群众带来的获得感,聚众智、汇众力,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全市改革工作,市委决定开展濮阳市2017年度十大改革评选及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满意度评价活动。请关注“濮阳改革”微信公众号,查看十大改革候选事项、全市改革情况及重点市直部门改革成效简介,并对濮阳市2017年度十大改革、濮阳市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满意度、重点市直部门改革成效等内容逐项进行投票评价。

濮阳市2017年度十大改革候选事项


(共30项)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屡获殊荣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的重大举措。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受到中央改革办的点赞。华龙区、范县获批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我市获批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目前,全市1404个村完成清产核资,129个村成立了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华龙区在全国第二批试点中第一个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该区59个行政村,共界定股东22875户、96862人,清产核资84258.69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市委农办、市农牧局、华龙区、范县推荐)

2.“1+4+1”制度小切口推动主体责任大变革

落实主体责任,是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高度,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明确要求。市委首创“1+4+1”制度体系,“一套清单”将主体责任细化为10个方面29项具体任务,实现县(区)、市直单位清单全覆盖;全面推行全程记实、党内谈话、督查考核办法、述责述廉等“四项制度”,成为我市推动主体责任工作的基本规则;用好问责工作程序暂行规定这“一个利器”,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不力的党组织及相关责任人严格追责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1+4+1”主体责任制度体系找准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供了“施工图”“考核表”和“问责尺”,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市委办公室推荐)

3.倾力打造“全国扶贫车间样板市”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着力在扶贫车间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 41 42675 41 17602 0 0 5544 0 0:00:07 0:00:03 0:00:04 5545体的脱贫新路子,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村“两委”增力的“四增”效果,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至目前,已吸引企业400余家,建设扶贫车间439个,安置贫困地区农民就业1.2万余人,每人月均增收1000元左右。濮阳“车间进村”扶贫模式已成为全国标杆,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观摩活动相继在我市举行。(市扶贫办、范县、台前县推荐)

4.推行“五四三二”调解模式做亮“龙都调解”品牌

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方法、新路径,创新推行“五四三二”人民调解模式。聘用“五老”专职人民调解员,搭建县乡村和专业调委会四个平台,实行“三三三”工作机制,建立线上线下工作两个通道,实现调解力量、调解效果的最大化,达到“小事儿不出村、大事儿不出乡、难事儿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效果。今年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8531件。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法制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龙都调解”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在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市司法局推荐)

5.创新“双报到双服务”社区治理模式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扎实推进“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全市机关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社区建设和服务居民群众活动,实现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监督全天候”。市级领导带头到社区做调研、讲党课、解难题,600多个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共驻,市、县(区)两级2万余名党员走进99个社区,下沉“网格”亮身份、送服务。这是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是促进以基层党建领导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举措。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对我市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市委组织部推介)

6.全面实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

探索出濮阳县“政府主导型”和台前县“金融自主型”两种抵押贷款模式,努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产权类贷款5318笔,金额4.07亿元。濮阳县作为全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大厅,成立濮阳县惠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农村“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定违约抵押物处置措施,探索开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保险品种,已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051笔、金额985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河南日报》以“唤醒沉睡的农村资产”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濮阳县、台前县、市委农办、市金融办推荐)

7.率先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

在贯彻落实省政府“三十五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后置许可事项逐一再梳理、流程再优化,模式再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自2017年8月1日起,全市共发放“三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27861份。在全省“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中央媒体通气会及全省工商系统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登记工作先进表彰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这一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审批、协同办理”的工作模式,必将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投资创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繁荣发展。(市工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推荐)

8.出台首部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濮阳市戚城遗址保护条例》

《濮阳市戚城遗址保护条例》经我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6月29日通过,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7月28日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市自获得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三部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了管理部门职责,设置了重点保护性条款及相应罚则,将为戚城遗址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对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濮阳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市人大办公室推荐)

9.户籍制度改革再添新举措

创新民生服务举措,推出一系列户籍管理服务新措施,出台多部文件,全面放开城市、城镇落户条件,实现29项户籍业务全部网上“一站式”办理,全面启动居住证发放工作,全面开展跨省(市、区),省内跨(市、县)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缩短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建立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积极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今年共进城落户20001人,发放居住证1486个,办理异地身份证1339人,解决无户口人员1446个,对促进人口有序转移、进城落户,全面助力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公安局推荐)

10.全面实行“河长制”改革

全面推进河长制改革,市县两级均制定工作方案,出台7项制度,建成市、县(区)、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市委书记任濮阳市第一总河长、市长为总河长。各县(区)设立总河长9位,县级河长92位,设立河长的河段数92条,设立公示牌125块。纳入省责任目标考核断面6个,其中2个水质均值达到Ⅲ类,4个达到Ⅴ类。河长全面履行职责,形成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治水格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建设生态河道、治理生活污水,全市河道水质主要指标不断提升,河道长效保洁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市水利局推荐)

11.率先实施“两证入学”教育政策

为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我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权利,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历史上最宽松的“两证入学”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需提供户口簿和居住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就可实现免费就近到市县城区公办学校就读。与国内其他地市要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五证”“七证”要求相比,濮阳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最为宽松。“两证入学”教育政策每年让3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市、县城区学校公办学校就读,实现了应入尽入。(市教育局推荐)

12.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现“同城一支队伍”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重、困难多,我市做到及早谋划、精准突破,坚决落实中央顶层设计不走样。印发《濮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机构编制方案》,实现“同城一支队伍”,各县均已确定执法大队编制人数,全市执法人员编制员额增加52%。创新提出通过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方式解决执法车辆或从公务用车平台调拨或租赁社会车辆的方式予以保障。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文化部在全国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视频会议上通报表扬了我市改革推进工作,我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先进市。(市文广新局推荐)

13.清理各类不必要“证明”获群众点赞

按照“五个一律”原则,在全市所有政府工作部门和事业单位中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规范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全市共梳理各类证明事项1577项,取消1542项、保留35项,取消比例为97.8%。形成取消和保留的证明清单,全部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未纳入保留清单的证明事项,一律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在办事、创业过程中提供,最大程度上利企便民,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群众办事生活便利程度逐渐提高,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市委编办推荐)

14.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七统一”

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管理体制、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七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住院医保待遇,报销比例提高3%~8%,起付标准最高降低1500元,报销药品增幅近40%,政府补贴人均提高到450元,城乡居民参保率98%以上。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壁垒,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市人社局推荐)

15.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

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全市共推出PPP项目68个,总投资656.9亿元,其中PPP落地项目以及财政部示范项目均位居全省前列。市投资集团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运营改革创新,在全省率先运用PPP模式盘活我市存量资产,通过TOT方式将图书馆、卫校、技师学校、杂技学校、市一高等5个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项目,成功化解34.4亿元政府债务,将历年政府投资形成的无收益存量资产转化为可市场化运营的有效资产。通过运用PPP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央企、省企和民企积极参与我市各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拓宽了融资渠道,破解了资金困局,干成了许多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对于加快我市赶超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市财政局、市投资集团推荐)

16.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筑牢司法责任基石

改变现行法官、检察官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出台《濮阳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等文件,守紧39%比例底线,严格入额条件和程序,突出办案能力和业绩考核。一方面体现法院、检察院中法官、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让法官、检察官更科学、更合理地办案、审案,避免“案多人少”的情况出现。目前,全市共遴选员额法官249名,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5%,员额检察官203名,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4%。首批入额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套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员额工资已落实到位,初步实现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筑牢了司法责任制的基础。(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推荐)

17.宅基地A券交易改革助力扶贫搬迁

2017年年8月—11月,我市通过河南省宅基地A类复垦券交易平台,濮范台三县6855.23亩宅基地A类复垦券筹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20.572亿元。资金全部返还相关县,增值收益核算后直接打入群众“一卡通”账户。通过该项改革,有效解决了黄河滩区异地扶贫搬迁的资金难题,有效维护了农民权益。同时,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后,仍归原宅基地使用者承包经营,保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利。这一政策是在“十三五”期间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在“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上的突破,是如何解决“耕地占补平衡”进行的新尝试。(市国土局推荐)

18.国检濮阳办事处正式开检

国检濮阳办事处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承接进出口危化品、化工品检验检疫业务。共办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52家;完成相关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1415批、6665.53万美元;完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鉴定2482批,占全省的1/3;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4366份,签证金额2.05亿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1573.7万美元,减免关税总额位居全省第4位。国检濮阳办事处正式办理检验检疫业务,开启了濮阳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对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扩大濮阳市对外开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商务局推荐)

19.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最多跑一趟”

加快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电子监察、互动交流等于一体,市、县、乡三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濮阳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网上政府”。开发掌上服务平台,打造审批服务360度推广“四级”办理,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通过“四级”办理,群众办事由“千年等一回”变为“一次办妥”,最终达到“零跑腿”。目前,网上办件量11564件,全省排名第三。(市行政服务中心推荐)

20.广播电视改革勇于创新破茧成蝶

市广播电视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了深入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向业务管理型转变;员工由身份管理型向岗位管理型转变;薪酬由职级分配型向绩效分配型转变的“三个转变”,切实形成了“精简后勤、突出一线”,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改革后,全台下设6大传播平台、7个后勤保障部门和两个下属公司,成立健全了四个基层党支部。自办栏目增加至14档,播出时间增加到近500分钟,并实现了24小时通播;全台营销创收较去年有望翻一番;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市广播电视台推荐)

21.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全省率先将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有稳定收入的灵活就业者等新市民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提高了新市民住房消费能力,保证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资金的良性循环。至目前,已为3020名新市民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帐户,其中已有98人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贷款金额2453.9万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推荐)

22.强化制度约束全面压紧压实监督责任

进一步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的落实,将9个县(区)和113个市直各单位接入记实考核系统,实现履责全程留痕。建立问责保障制度,实行问责情况定期报告制度、通报曝光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确保问责工作取得实效。2017年以来,全市共党内问责20起,问责党组织4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18人。开展4轮巡察,对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风气进行督查巡察,对市卫计委等20多家单位开展专项巡察,切实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通过全方位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压实了监督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市纪委、市委巡察办推荐)

23.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果惠及群众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医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惠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工程。全市组建签约服务团队610个,签约316万人,签约率80.2%,高血压、糖尿病、老幼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1.61%,困难群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市卫计委推荐)

24.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便民化”提升群众满意度

61 42675 61 26242 0 0 6282 0 0:00:06 0:00:04 0:00:02 6284 61 42675 61 26242 0 0 5068 0 0:00:08 0:00:05 0:00:03 5068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实现“互联网+”,8月份我市开通不动产登记网上便民服务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群众足不出户就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终端实现网上预约、申请。目前,共计受理各类业务114424余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31928本、《不动产登记证明》46202份,收取不动产登记费761.46万元,为国家财政核算收缴土地出让金895.08万余元,有效支撑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市国土局推荐)

25.失业预防试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首个唯一失业预防试点,积极践行改革先行官责任。相继出台《关于开展失业预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濮阳市失业预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凡是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实行“一站式”受理、办结和支付。持续加大失业保险费扩面征缴力度,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亿元,累计支付各类补贴达1.94亿元,惠及1029家参保单位和18.69万人次职工,为困难企业稳岗和事业单位培养人才提供了资金保障,为维护全市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市人社局推荐) 

26.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精准脱贫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台前县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构建了“一基、一化、三业态”产业扶贫大格局,新建和改造提升精准扶贫就业基地124个,吸纳8090人就业,建设农业产业化就业基地18个,大力发展电商企业销售640种农产品,建成两个光伏项目惠及4465户贫困户,并向2474户贫困户、45家带贫企业发放贷款23910万元,开辟了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清丰县立足县情实际,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一号”工程,积极吸引贫困户广泛参与,全面推行“党建+扶贫+食用菌”脱贫模式,全县新增食用菌大棚3000余座,新增种植面积200万平方米,工厂化龙头企业8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贫困户1.5万人致富脱贫,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速。(台前县、清丰县推荐)

27.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南乐实践”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的严峻形势,南乐县痛定思痛、大胆创新,全面推行“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分类治理、资金保障、三级监管”的治理方式,一举攻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创建了该项工作的“南乐经验”。通过实行第三方市场化运作,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农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网、《河南日报》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2017年7月18日,全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南乐召开,对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南乐县推荐)

28.岳村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华龙区以国家特色小镇创建为契机,紧紧抓住岳村镇东北庄杂技小镇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做活发展文章,全面改造“乔、刘、李”杂技小院、美食小院,改善园区交通、生态、卫生等软硬件设施,加快推进餐饮、住宿、物流、商贸、信息、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打造以“杂技文化”为品牌的特色人文休闲旅游名镇,探索出一条资源、需求、产业完美融合的发展之路,2017年,岳村镇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东北庄特色杂技产业项目成功入选2017年度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华龙区推荐)

29.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擦亮国家级金字招牌

开发区按照“政府建区、企业建园、公司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累计投入34.6亿元,建成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涵盖设施蔬菜花卉、高效生态林果、农产品加工、市场物流、科技创新孵化等5大功能区。同时,建设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17个,培育规模化经营农业企业83家、加工企业110家。园区已初步成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展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窗口、科技人才创业和服务的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孵化的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区,今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开发区推荐)

30.班家耕读小镇“三位一体”农村综合改革大放光彩

为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农村改革发展,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班家村创新推进农村产权、农村金融、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在推进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上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做出示范,亮出了喜人成绩单。2017年4月底建成投用的龙都美食街人气火爆,累计接纳游客近20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近8000万元,极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的改革获得感。班家耕读小镇声名鹊起,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探出了路子、提供了样板。2017年6月,省委书记谢伏瞻莅濮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示范区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