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鹿书院: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开始丨EP18-20剧评

2017-05-22 书房菌 书房记


执笔丨书房菌团队·小松


今天,小松菌首先要向各位热心的读者道歉,周六由于有事搞得人困马乏,下午到家后一躺床上就呼呼大睡,不想醒来时已是周日大早,使得昨日影评未能及时更新。万望大家见谅。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正式开聊。


上次我们聊了聊白鹿原上的那位中医堂里的冷先生,说实话,这冷先生的医术其实也不怎么坏,人也还好,只是有时有些泥古罢了。当然,原想着与鹿家结亲,最终却不想落了那个结果,让人看了心里着实很不是滋味,为冷先生,也为鹿家,更为冷先生那可怜的女儿、鹿家的儿媳妇秋月。



正如在上篇文章后面留言的读者说的那样,在白鹿原中,朱先生、徐先生、冷先生,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传统知识分子。在白鹿原逐渐被外面的风气所日浸月染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反应,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结果,悲喜哀怨,也唯有他们自个儿心里最明白。


毫无疑问,他们中的朱先生真可是算的上一位圣人,在他身上饱含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着小说原著作者陈忠实先生的精神理想。作为小说中一个处于现世,却又似乎超然世外的主要人物,朱先生,无疑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存在,他似乎就是白鹿原上,甚至天地之间的一杆标尺,丈量着原上的一切,丈量着世间的生灵万物。



这两天的电视剧,主要围绕白鹿两家年轻一代而展开,白鹿原上年轻的生命或继续守在这原上,或开始走出这原上,开始了各自新的生命旅程。白灵如愿进城读书了,鹿兆鹏在形式上完成了家族的使命然后又跑到城里去了,黑娃跑出去做麦客了……就像电视剧中朱先生给白嘉轩说的那样:很早很早他们要走哪条路其实早就定好了。虽说这电视剧中的白灵,真是有些疯疯癫癫,竟然还疯癫到自己的先生的床上了……哈哈,简直一个疯女子(但白灵的新式女学生短发,真是柔顺,喂,姑娘,你用的什么洗发水啊?)!然而,小松菌在看着白灵疯疯癫癫地从白鹿原进到城里读了新学堂的同时,眼前却总是会闪现出冷先生的女儿、鹿兆鹏的媳妇冷秋月那忧郁落寞的眼神;此刻,或许冷秋月正在白鹿原鹿家的院子里孤寂地摇着纺车……



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这些,我们要说的则是白鹿书院的故事。



小说中的白鹿书院


在小说中,这白鹿书院是在第二章中紧随朱先生首次出现。



这所书院呢,可并非什么一般的书院,它可是很有渊源,大有来头,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它的传说。


白鹿书院坐落在县城西北方位的白鹿原原坡上,亦名四吕庵,历史悠远。宋朝年间,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调任关中。骑看骡子翻过秦岭到滋水县换来轿子,一路流连滋水河川飘飘扬扬的柳絮和原坡上绿莹莹的麦苗,忽然看见一只雪白的小鹿凌空一跃又贴入绿色之中再不复现。小吏即唤轿夫停步,下轿注目许多时再也看不见白鹿的影子,急问轿夫对面的原叫什么原,轿夫说:“白鹿原。”小吏“哦”了一声就上轿走了。半月没过,小吏亲自来此买下了那块地皮,盖房修院,把家眷迁来定居,又为自己划定了墓穴的方位。小吏的独生儿子仍为小吏。小吏的四个孙子却齐摆摆成了四位进士,其中一位官至左丞相,与司马光文彦博齐名。四进士全都有各自的著述。四兄弟全部谢世后,皇帝钦定修祠以纪念其功德,修下了高矮粗细格式完全一样的四座砖塔,不分官职只循长幼而分列祠院大门两边,御笔亲题“四吕庵”匾额于门首。吕氏的一位后代在祠内讲学,挂起了“白鹿书院”的牌子。这个带着神话色彩的真实故事千百年来被白鹿原上一代一代人津津有味地传诵着咀嚼着。

无疑,这个富于神话色彩的历史故事,就像那个原上流传了不知多少年月的关于白鹿的传说一样,也是一个让白鹿原上的男女老少都为之骄傲自豪无比的事情。



这朱先生是怎么住进白鹿书院的


那么,小说中的朱先生又是怎么住进白鹿书院的呢?


小说中说朱先生幼年早慧,年纪轻轻即得功名,引得世人羡慕赞叹不已。然而,不想在他赴京会考之际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


按说这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但是这朱先生历来不同于常人行事,他竟然婉言谢绝了老师方升,而他的辞谢之辞,更是值得大家玩味揣摩。


抚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直至巡抚亲自登门,朱先生说:“你视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浑身庥痹的病症!充其量我这只手会摆或者这只脚会走也是枉然。如果我不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是为你求仙拜神乞求灵丹妙药,使你浑身自如起来,手和脚也都灵活起来,那么你是要我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还是要我为你去求那一剂灵丹妙药呢?你肯定会选取后者,这样子的话你就明白了。”


老师方升见学生都这么说了,自然不再勉强。于是乎——


方巡抚再不勉强。朱先生随即住进白鹿书院。


朱先生初来时院子桌长满了荒草,蝙蝠在大梁上像蒜辫一样结串儿垂吊下来。朱先生用方巡抚批给他的甚为丰裕的银饷招来工匠彻底修缮了房屋,把一副由方巡抚书写的「白鹿书院」的匾牌架到原先挂看“四吕庵”的大门首上。那块御笔亲题的金匾已不知去向。



白鹿书院的历史原型


小说原著中的白鹿书院,其实并非作者的胡编乱造,它是有着历史原型的。


前面我们在说白鹿原上那个由朱先生撰写的“乡约”的时候,此“乡约”乃是有历史所本的,其本于北宋年间,陕西蓝田儒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四兄弟,即史称“四吕”,于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所发起制定的《吕氏乡约》。



据卞寿堂先生考证,小说原著中关于白鹿书院的神话故事,即源于上述吕氏家族,而其中的“四进士”,对应于历史上的“四吕”;“四吕庵”,则本于“四吕”过世之后,世人为纪念他们而建的四献祠(又名吕氏庵)。


《续修蓝田县志》载:


芸阁学舍即本宋“四献祠”而拓修者,在县西北六里。


由此卞先生认为:小说中的四吕庵的原型就是四献祠;而白鹿书院的历史原型,就是在四献祠的基础上拓修而来的芸阁学舍,而今蓝田县城西北的五里头小学即是原芸阁学舍的遗址所在。


而这历史上的芸阁学舍,也并非一般学舍,关中大儒牛兆濂就曾在此讲授关学数十年,声名远播省内外,甚至东南亚,从而成为一所闻名中外的著名学堂。



白鹿书院:旧的终结与新的开始


在小说中,白鹿两家的子弟都曾在朱先生讲学的白鹿书院研习笔墨,接受教化,这白鹿原上的娃娃们一个个地来到这里,后来又一个个地从这里或回到原村,或走出这原上,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视剧中,白鹿书院都可以说是白鹿原上一处精神腹地,其中的朱先生则是这原上的一支精神旗帜。但是,随着民国建立,旧式学堂开始渐渐被新式学堂所替代,学生们纷纷前去城里的新式学习就读,朱先生所在白鹿书院也不例外。


因为学生严重流失,纷纷投入城里新兴的学校去念书,朱先生创立的白鹿书院正式宣告关闭,滋水县也筹建起第一所新式学校——初级师范学校,朱先生勉强受聘出任教务长。


但是,不到半年时间,朱先生即向彭县长上交辞呈。


彭县长大惑不解:“我听说你干得很好嘛!他们都很敬重你呀!怎么……”朱先生笑笑说:“我是谁聘的校长哇?!”彭县长连连摇头否认:“那是先生多心了。”随之就询问起辞职的真实原因,是经费不足还是有谁闹事?如果有捣蛋的害群之马,把他干脆解聘了让他另择高枝儿就是了,何必自己伤情动气辞职?朱先生朗然笑着否认了县长的猜疑,自嘲地说:“原因在我不在他人。我自知不过是一只陶钵——”彭县长一时解不开。朱先生解释说:“陶钵嘛只能鉴古,于今人已毫无用处。”彭县长诚恳地纠正说:“先生大自谦了。这 样吧,你干脆到县府来任职。”朱先生摇摇头说:“我想做一件适宜我做的事,恳请县长批准。”彭县长畅快他说:“只要先生悦意做的事尽可以去做,如需卑职帮忙尽管说出来。”朱先生就说出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算:“我想重修本县县志。”



于是,朱先生就重新回到白鹿书院,组织人马,开始了县志的编撰工作。由此,这白鹿书院便开始进入了它的另一段历史。


然而,身处如此边荒马乱的时代,这白鹿原上还能安生吗,朱先生他们真能安宁地批阅旧志、踏访河川、秉笔春秋吗?而走出白鹿村落脚渭北一个村子做麦客的黑娃,他和新东家郭举人家的小女人到底又会怎样呢?是和小说原著一样呢,还是编剧另有安排?你说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白鹿原》热文 
《白鹿原》EP1剧评《白鹿原》EP2-3剧评《白鹿原》EP4-7剧评《白鹿原》EP8-9剧评《白鹿原》EP10-11剧评《白鹿原》EP12-13剧评

《白鹿原》EP14-15剧评、(点击标题阅读相关剧评) 

- 投稿&转载 -


邮件=shufangji2013@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往期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值班编辑=毛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