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每天坚持做好一件事 你做了吗?

2017-05-26 库车零距离


爱我的请举手 👉😏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爱我的请给心 👩❤️ 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爱我的请留言  💤💬




      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地区《关于做好第一届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精神,库车县文明办在全县启动第一届文明家庭候选家庭网络投票评选活动



    经过组织收集、整理、筛选、征求成员单位意见等环节,现已进入公众网络投票评选阶段。我们诚邀您为库车县第一届文明家庭候选家庭投上宝贵的一票。



1

       请从本条微信里展示的17户候选家庭中,选出10户文明家庭进行投票。点击本文底部“投票链接”进入参加投票。

2

       微信投票结果将作为此次文明家庭评选的重要参考。库车县文明办将结合网络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10户文明家庭进行投票,进一步考察确认后予以公示。

3

        

        投票时间:5月24日00:00——52723:55




注意


库车县第一届文明家庭候选家庭照片及简介

(排序不分先后)


 候选家庭先进事迹⬇⬇⬇

特别提示:查看候选家庭先进事迹时请滑动右侧键

1号日莎来提·塔西家庭先进事迹

日莎来提·塔西家庭先进事迹

 

日莎来提·塔西家庭是夫妻俩相敬如宾、遵纪守法、遵德守礼、家风淳朴、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称赞的幸福小家。她是一名爱岗敬业的税务骨干,是人见人爱的和蔼大姐,她和丈夫吉力力·阿不都热依木一样喜欢帮助别人,丈夫用人民警察的勇敢正义感染着她,她也用税务干部的真诚待人影响着丈夫。

在工作中,日莎来提·塔西自参加税务工作二十年来奉行“人民税务为人民”的理念,在丈夫影响和鼓励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扎根一线岗位服务群众,从不搞特殊。一次基层税务所一名干部突然病假,业务窗口无人办公,因为税务所偏远、路又不好、条件还较差,谁也不想去,领导和大家都正发愁时,日莎来提主动要求到基层税务所补充岗位,一干就是六个月,没有怨言、热情服务,用实际行动让同事称赞,让纳税人满意。

吉力力从警以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民警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始终冲在反恐维稳斗争的最前沿,“哪里的工作难干、哪里的案件难办、哪里的骨头难啃,那里就有吉力力的身影”。

日莎来提谈起丈夫,嘴角上总是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她从来不会抱怨作为警察的丈夫对家庭照顾的太少,总是说:“他是警察嘛,家里的事有我呢,他虽然很忙,但我知道他心里装着我和娃娃呢。”

日莎来提·塔西作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工作任务繁重,自丈夫参加工作以来,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日沙来提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照料年迈多病的婆婆,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

日莎来提的婆婆已经90岁高龄,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2010年因脑出血住院治疗,那时正值日沙来提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时候,她接连几周过着白天工作、晚上照看婆婆的日子,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即使是身心俱疲,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每次接到丈夫打来关怀和问候的电话,她总是平静地说:“放心,一切都好”。出院后,日莎来提将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接回家中,煮饭喂药、换衣擦澡……年幼的儿子也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中懂事了许多,放学回家也会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莎来提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也逐渐康复。201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地税局领导安排她到无锡学习交流,但由于75岁高龄的母亲得了重病,她放弃深造的好机会放弃,继续照顾病魔缠身的母亲,使母亲的病情及时得到控制,让一线工作的吉力力能够安心投入维稳工作。

儿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名有爱心的志愿者,周末或假期就积极和妈妈到社区参加帮助孤寡老人、净化环境、为贫困地区儿童捐助等义务服务活动,他们用真诚携手营造幸福生活,用爱心构建一个文明家庭。

2号魏勇家庭先进事迹

魏勇家庭先进事迹

 在库车,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他们爱岗敬业、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勇于奉献,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他们家庭和睦、孝敬父母、遵纪守法、积极进步,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他们就是魏勇夫妇一家。

魏勇现任国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他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安全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发展是途径,效益是目标”的工作思路,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着力提升运行、节能降耗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能力。先后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7项,为公司的“安全、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身边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妻子韩红是库车县邮政局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是一个综合工作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桥梁和纽带。她牢固树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敬业爱岗,甘当配角,沉心静气,埋头苦干。多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熬夜,几次带病坚持工作,从无怨言。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础。魏勇和妻子是重组家庭,对家庭和睦的渴望更加深切,对彼此更加珍惜。夫妇俩人家庭事业两不误,遇到困难相互开导、支持,在家经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有矛盾或意见分歧时,能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魏勇夫妇深知这个道理。魏勇的岳父现年已73岁,患糖尿病有20余年,2011年元旦,老人在乌鲁木齐做了痔疮手术,伤口恢复较慢,他的小舅子因工作忙,不能离开岗位照顾老人。因此照顾岳父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喂水喂饭,端屎接尿,陪老人聊天、剪指甲,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老人身上。病友们看了都赞不绝口:“比亲儿子还亲呢!”。他的岳母已71岁,双腿患类风湿多年,已严重变形,行动困难,老人还患严重的肺心病、哮喘病。无论春夏秋冬,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注重与老人的情感交流,老人怕寂寞,闲暇时,魏勇就和岳母坐在一块儿聊聊天、拉拉家常,宽宽老人的心。搀扶老岳母出门晒太阳,开车带老人到郊外看风景;岳母经常腿疼,他就蹲在旁边为老人揉腿;他休息时常给岳母洗脚,老人感慨的逢人就夸:“我女儿没做到的女婿都做到了,真是一个女婿半个儿啊!” 

2012年3月,17岁的小女儿在课间突然晕倒,后经检查,女儿得了甲亢。一次半夜五点多钟,女儿突然发病,库车急诊室没有丝毫办法;经联系,只有新和县医院的援疆医生可救治甲亢危象,他开车连夜把女儿送到了新和,使女儿脱离了病危;妻子单位有重要项目,次日上班前要赶回去开会,女儿紧紧的拉着继父的手,放声大哭,他顾不了同样繁忙的工作,毅然留在医院悉心陪护养女,尽到了一个“好父亲”的责任。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女儿的病情日益好转起来。

在困难面前,他总是站在最前面;作为女婿,他做的如同亲生儿子;作为继父,他做的就像养女的亲父一般;作为丈夫,他尽到了一个人夫的责任。他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虽举步维艰,但他用“孝老爱亲”的优良品德战胜了这一切。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自己的亲人,更感动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和邻居。妻子常说:“我有个孝顺父母、疼爱女儿的好丈夫,我很幸福、很知足。”

魏勇同志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在生活中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文明和谐家庭的含义,为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号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家庭先进事迹

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家庭先进事迹

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2016年先后被评为“最美新疆人”、“最美阿克苏人”;2017年3月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100个最美志愿者”之一;2017年4月荣获“感动阿克苏人物”称号。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有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他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准则,常年坚守在塔里木油田管道巡护岗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工作上,得到了千里管道沿线居民的赞誉和各级部门的认可。生活中,他爱着家人,关心同事朋友、热心公益事业。全家人一起营造和谐、温馨的大家庭。大家都夸赞他是“新疆最棒的儿子娃娃”、群众心中的“最美石油红”。

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总计17.5万公里的巡线路程,戈壁滩的巡护路上,踏满了他的脚印。他叫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共产党员,库车县塔里木运输公司的一名输油气管线维护工。在别人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巡线工作,吐尔洪一干就是24年,无怨无悔。当遇到紧急事件和恶劣天气时,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时,吐尔洪坦然面对,想尽方法应对。用他执着的坚守,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热爱的石油管护事业。

沿线村庄的群众都认识吐尔洪,他巡线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农民的林果树种在管线上,严重影响了油气管线正常运行,果树必须移除。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都会和群众反复地沟通,一边帮群众干农活,一边给他们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意识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有难一起当、有福一起享。2006年他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成立了“吐尔洪青年志愿服务队”。他带领着“吐尔洪志愿服务分队”长期活跃在2066公里的输油气管道沿线。在做好油田管道保护宣传的同时,尽已所能帮助管道沿线贫困户,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撒阳光。哪个农民家盖房子吐尔洪号召志愿者们当“小工”,谁家捡棉花缺少劳动力,他们就去当“拾花工”,“六·一”儿童节吐尔洪组织志愿者们给贫困学生送学习用具,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他的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精神,打动了身边的人,就这样吐尔洪成为群众心中的“最美石油红”。

生活中的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和爱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妻子阿孜古丽·吐地,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库车运维班职工,是自治区人大代表,先进工作者。她坚持每年为单位上病逝同事的孩子送去500元钱,有时候接到自己家来住几天。吐尔洪·阿布都热木家庭邻里关系融洽,家里两个女儿多次参加父亲单位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们一起在管道沿线进行管道保护宣传,帮助贫困户学生学习。父母的率先垂范,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大女儿在浙江上高中,生活俭朴,积极上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在学校文艺庆典活动中,发挥特长,展示新疆歌舞和新疆文化,得到学校的表扬。小女儿也养成了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号邓争家庭先进事迹

邓争家庭先进事迹


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伴着这个家庭走过29年人生路;一手裁缝技术、一个追梦的信念、一颗毫不藏私的心,让他们“桃李满库车”。他们就是库车县邓争夫妇,一家普普通通的裁缝店师傅,夫妇俩人半百之龄已收有百余名徒弟。

1963年,邓争出生在新疆库车县牙哈镇卡让沟,后来因县上没有汉语学校就随父母一起回到了甘肃老家上学,初中毕业后她就跟随师傅学习了缝纫技术。1984年,邓争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家乡牙哈镇创业,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白手起家开起了“追梦”制衣行。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在哪儿开店不是开,干嘛非要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面对大家的劝说,邓争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新疆。她说:“这里是我的根,我一定要回来。”

“刚开始开店,我们只有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个熨斗和一间租来的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回忆起当时创业的经历,邓争依然感慨万分。刚开店时,他们夫妻俩因为不会维语,和民族顾客交流起来十分困难,完全靠比划和猜,因此还出现了不少的制衣误差。邓争一想这样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就找来了村里会汉语的维族姐姐给她当翻译,白天她就专心经营店铺生意,晚上就认真跟姐姐学习维语。经过半年时间的刻苦学习,她终于能够流畅地和维吾尔族同胞们进行交谈。凭着邓争娴熟的技术和制衣店良好的口碑,同乡的很多居民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邓争那学习缝纫技术,甚至外乡的居民们也慕名而来学艺。“最多的一年我教了15个徒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邓争依然满脸自豪。

 

1991年五一劳动节这天,邓争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天。那天是牙哈镇的巴扎天,各个村上的人都到镇上来赶集,邓争在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她年仅4岁的儿子和别人一起出去买馕,却在回来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经抢救治疗左下肢截肢,造成终生残疾。这成了邓争心中抹不去的伤痛和无尽的悔恨,夫妻俩人互相鼓励走出这段阴影。为了以后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来到县上,在第七小学附近租了一间小平房,一边带孩子上学,一边经营服装加工生意。虽然她离开了牙哈镇,可是仍然有很多乡民们愿意大老远地来县上找她做衣服,因此更多的维族老乡们知道第七小学旁边有一个懂维语、技术很好的汉族裁缝。

如今,邓争夫妇做裁缝行业已经整整29个年头了,这29年,他们带出来的徒弟已经有1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的徒弟就有90多人,另外还有聋哑残疾人3人,肢体残疾人5人。有的徒弟家在乡里离县城很远,邓争考虑到她们每天来去不方便,就让她们住在店里学习缝纫技术。

对于自己的徒弟,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论是民族还是汉族,邓争都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有一次,她的一个维族徒弟突发急症,需要住院治疗,可是徒弟的家里很贫困,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治病,邓争夫妇知道后什么也没说,直接从自己家里拿出5000元钱交到她父母手里让他们先住院治疗。“当时多亏了邓师傅两口子啊,你不知道我们当时有多急,要不是他们,我女儿也不能健健康康地站在我们面前!”一说起这件事,这对老父母还是满心感激。

邓争夫妇就是这样一对充满爱心,把各民族同胞都装在心里的人,儿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身残志坚,现如今在拜城县红十字会工作。他们一家人用自己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无声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点点滴滴的善行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用朴素的爱书写出人与人之间、各民族之间深厚的情感。

5号托乎提·马木提家庭先进事迹

托乎提·马木提家庭先进事迹

托乎提·马木提一家居住在东方花园小区。托乎提·马木提多次被库车县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宣讲员等荣誉称号,左邻右舍都说托乎提·马木提一家真是好人家。

“去年我的红枣销路不好,特别发愁。托乎提大哥一家人知道后,帮我四处联系,不到一个星期我地里的20吨滞销红枣就全销售光了。”赵铁朋说,正是在托乎提·马木提一家子人的帮助下,他的红枣订单稳定下来,今年还销售到了河北、北京等地。2011年5月,托乎提·马木提在妻子和孩子的支持下发起组建了“斯得巴格社区爱心车队”,把小区周围的一些私家车主召集起来,提出要建立一个车队,在驾驶途中主动无偿地搭载老人和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从最开始的7辆,目前壮大到了32辆车。跟托乎提·马木提一家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叶银兰老人说,托乎提·马木提一家真是个热心肠,不管自己买菜、接送孙子上下学,还是生病送医院,只要有困难,托乎提·马木提总是一个电话就赶到。在平时生活中,托乎提·马木提一家对于助人为乐方面都是高度一致,都认为不论谁遇到困难,只要是自己家能帮忙的都要伸手援助。像云南鲁甸地震,他们共捐款3000元;三中的学生王婷婷患重病,他们捐款1000元;社区成立爱心基金,他们捐出2000元等等;20年前的一个冬日中午,托乎提·马木提在矿化医院附近,为一个摆摊的汉族人讨回公道;95年夏天,他去巴楚县出差,被摆摊人认出并宴请答谢……

生活中,总不是一帆风顺,总有坎坎坷坷。对于托乎提·马木提一家也是一样。疾病悄无声息的降临到了托乎提·马木提妻子的身上,五年时间里先后带妻子去国内大医院看病七次,他经常说:“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只要有希望,我都陪着她一起去,只想陪在妻子的身边,待在她看得到的范围内,陪她说说话、聊聊天。”他也是这样做的,不管刮风下雨都陪着妻子打吊针,怕她一个人无聊,就给她讲讲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讲讲新学的笑话,让她乐一乐。托乎提大哥还努力地多干家务,给妻子做饭、端茶倒水,尽量让妻子开心快乐。每每看到妻子开怀一心,托乎提大哥的脸上不禁的露出喜悦的表情;连医生有时候见到他,都会说,托乎提·马木提大哥真真是妻子的“续命丹”。托乎提大哥对待妻子生病事情上,总是这要教育孩子:“你们都要好好的工作,你妈妈这有我呢,谁要是因为这事耽误了工作,到时候可别怪我说你们。”孩子们总是在工作不太忙的时候,到医院或是家中陪母亲聊聊天,给母亲捶捶腿、揉揉腰、按按肩,讲讲生活中、工作上的事,有时也会让母亲在一些问题上出出主意,让母亲看看在一些事上有哪些不对的。托乎提大哥一家就是这么融洽的相处着。

托乎提·马木提老俩口在对待子女方面,不仅保障他们安逸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他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大儿子在2017年3月被组织任命去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一开始,儿子觉得经验不足,胜任不了工作,根本没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跑到家中对父亲母亲诉苦。托乎提·马木提老两口听完儿子说完后,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谆谆教导儿子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组织信任你,你应当感到荣幸、服从安排;工作上有不懂的事,应该多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多向老同志请教、多和班子成员商量,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不负组织重托……儿子听完父亲母亲的话后,好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放弃了思想包袱,欣然赴任。一有空,托乎提大哥就带着吃的、喝的去村里看看大儿子,了解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问问儿子在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尽管不能全部解决,但至少还给他出出主意呢,看到儿子努力的工作着,托乎提大哥心里乐开了花。


6号阿布都力·热合曼家庭先进事迹

阿布都力·热合曼家庭先进事迹


在库车县阿拉哈格镇吉日木勒克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礼让邻里、团结互助;他们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全家人团结和睦,爱党爱国,崇尚科学,乐于助人,他们就是拥有42年党龄的阿布都力•热合曼一家。

爱党爱国是这家人的第一美德,阿布都力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村居委会工作期间,服从村党支部的领导,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父亲的影响带动和具体要求下,几个孩子都能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二儿子和大女儿已成为预备党员。

一家人把“加强民族团结,责任重于泰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总是坚持在工作、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一家人在村里、在学校都能够积极进行反恐维稳发声亮剑,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对学生讲透极端主义的事实真相,讲清利害关系,讲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阿布都力总是叮嘱家里的孩子:“咱们一定要知党恩,感党恩,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孩子们在父亲的敦敦教诲下,都承担起了宣传员的角色,走村串巷间将党的惠民政策说给村里的人听,也呼吁着大家积极响应的党的政策。

1996年,阿布都力•热合曼的前妻热合南木•热合曼,由于身患白血病而离开了这个幸福的家庭,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1999年,阿布都力•热合曼与托乎旦木•阿克木结婚,再次组建起了一个完美的家庭。几个孩子对继母如对生母一般,十几年如一日,家庭中从没出现过矛盾,遇事互相商量,从来都没有红过脸。

然而,在2004年,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阿布都力•热合曼的大儿子买买提•阿布都力时常感到胸腔疼痛难忍,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买买提•阿布都力先后到阿克苏、和田、乌鲁木齐等地治疗,花费高达10余万元,家中卖牛卖羊,四处借钱共5万余元,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于2016年不幸去世,年仅31岁。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这个家庭没有被困难击倒,一家人团结一心,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辛苦经营,在照顾买买提•阿布都力的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两岁)的同时,供养三儿子和大女儿成功地读完了大学。

现在,买买提•阿布都力的女儿分别在镇中学读初三和初一,全家人都把她们当做自己孩子,嘘寒问暖,买漂亮的衣物,好看的玩具……在家人生活的照顾和经济上的帮助下,让她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愉快的长大。

阿布都力经常组织全家人一起学习,不仅仅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更是要培养,节俭、谦逊、自强的好习惯。告诫孩子们要以独立自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为行为准则,用科学的观念和态度去面对生活。5个子女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相继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这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全村人共同的骄傲。

现在,虽然阿布都力年事已高,5个子女参加工作后很忙,但依然会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父亲一起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次子吾买尔常常说:我们的老父亲时常教育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对党和国家更有用的人。

一家人和睦相处,几个儿女虽已成婚,但仍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邻居们有需要帮忙的时候,都热心帮助,从来都不推辞。

全家人在这种浓厚淳朴的家风影响下。都能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子女们分别被多次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时常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在这绿如明珠的小村庄,这样一个平凡、普通而又令人羡慕的七口之家,散发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团结的传统美德之光。这家人多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是千千万万中国文明家庭的缩影。


7号唐娟家庭先进事迹

唐娟家庭先进事迹

  

唐娟是库车县政府办的一名秘书,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工作勤恳,文明守法,其丈夫陈兴贵在库车县第二中学从事教学工作。自两人结婚以来,夫妻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民主平等,同甘共苦,在生活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共同的志趣,正直、善良的品格,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夫妻两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生活中,夫妻俩都是热心肠的人,遇到有困难的人总爱帮一把,同事中有需要帮助的困难时总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为待人诚恳,关心他人,夫妻俩都受到同事、邻居的好评。

工作中的唐娟是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地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做好本职工作,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口的各类文件、各种会议材料的起草、审核等工作;协助办公室领导做好接待和大型活动的筹备工作,放弃了大量的正常休息时间,毫无怨言,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积极参与县上或政府办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工作、学习、锻炼均不误。由于秘书岗位临时性工作较多,其丈夫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为了使妻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中,陈兴贵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任务,使妻子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他的支持,不但使妻子解决了后顾之忧,精神上得到鼓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6年考核优秀获得嘉奖一次,被评为“2016年度阿克苏地区政务信息先进个人”。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年年带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丈夫的工作也是既重要又繁杂的,早出晚归,有时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只能丢给妻子。为了帮助丈夫带好学生,妻子经常为丈夫出主意,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努力充当好“贤内助”这一角色,在阿克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大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夫妻二人的经营下,在这个家庭里,双方兄弟姐妹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双方老人之间也没有一点隔阂,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们对儿子采取疏导式、开放式教育方式,与儿子形成了朋友式的关系,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孩子优秀人格的培养,使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没有家庭的和睦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夫妻二人精心营造了良好的家庭风气,进一步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

8号伊斯拉木·阿司木家庭先进事迹

伊斯拉木·阿司木家庭先进事迹


伊斯拉木·阿司木,男,维吾尔族,1972年1月28日出生在乌尊镇果勒艾日克村,2015年5月荣获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妻子努力艳木·尼亚孜,女,维吾尔族,是地地道道、朴朴实实的乌尊镇果勒艾日克村妇女。儿子艾力亚尔·依斯拉木,汉族。不要惊讶这个维族名字汉族族别的孩子,他就是伊斯拉木·阿司木夫妇收养的汉族娃子。夫妇俩全心全意照顾着这个收养的病小孩。如今,夫妇俩一门心思在病儿身上,放弃了自己生养孩子的念头。

看着这个不能站立,也不能说话的10岁男孩儿,伊斯拉木·阿司木眼里总是闪烁着父爱的光芒,他亲着孩子的小脸儿,坚定地说:“不管他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孩子,现在他都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的病!”

11年前,伊斯拉木·阿司木在县城跑三轮车。在他租住的大杂院里,有6户维吾尔族和12户汉族。生活中,各家各户团结友爱,其乐融融。那年5月18日,一个汉族小伙儿的爱人在接受剖腹产时,不幸去世。为了将爱人遗体运回老家,悲痛万分的小伙子将刚出生的儿子托付给了伊斯拉木·阿司木夫妇,表示办完后事后就回来领孩子。

就这样,自己还没有生养过孩子的伊斯拉木·阿司木夫妇买来奶瓶、奶粉等婴儿用品,开始照顾这个苦命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名字,伊斯拉木·阿司木请来亲戚朋友,大宴宾客,按照伊斯兰教礼节为孩子取名艾力亚尔,等待着孩子爸爸回来。然而,孩子爸爸一直没有出现。

到了4个月的时候,艾力亚尔突然发高烧,手足抽搐。之后每隔两三个月孩子便会这样发病一次。不久后孩子出现了手脚无力。伊斯拉木·阿司木带着孩子跑遍了库车县大大小小的医院,医生们只能退烧,却找不到孩子反复发病的原因。随后,伊斯拉木·阿司木又带着孩子到乌鲁木齐各大医院检查。200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给出的诊断是脑瘫,没有治愈的可能。

伊斯拉木·阿司木夫妻俩听完医生的诊断后,并没有放弃这个可伶的孩子,为了给孩子治病,卖掉了自己的4间平房,并花光了6万多元所有繁荣积蓄。

伊斯拉木·阿司木夫妻俩一开始为了让孩子父亲能够找到,在孩子1到3岁期间,一直在大杂院里租房子。后来,因为付不起城里的房租,他回到了乌尊镇果勒艾日克村,曾经的房子不在属于自己,只好租住清真寺里的两间房子,房租一年400元。他自己靠在乡里跑三轮车,每月挣七八百元,除了一家人的简单开销,剩下的都花在了儿子艾力亚尔身上。

这些年来,他们夫妇俩因为经常跑医院,也学会了随时观察孩子病情,“我们自己都快成医生了”,妻子努尔艳笑着说。伊斯拉木·阿司木说,如今艾力亚尔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他都要竭尽全力想办法为艾力亚尔治病。

9号古力扎尔·吐尔逊家庭先进事迹

古力扎尔·吐尔逊家庭先进事迹


古力扎尔·吐尔逊家庭成员4人。古力扎尔·吐尔逊是库车县人们法院的一名干警,中共党员,先后任行政审判庭审判员、执行二庭负责人职务。参加工作17年来,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她多次荣获公务员嘉奖;2012年9月记公务员三等功一次。古力扎尔·吐尔逊的爱人阿迪力·乌守尔在库车县公安局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耕耘了17年,工作扎实认真,勤勤恳恳,为人平易近人,孝敬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小点子,是个善良快乐的一家之主。

他们克服工作和家里种种的困难,从未因为夫妻两地而影响工作和小孩的培养和孝顺父母。在生活中,古力扎尔·吐尔逊深刻地认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无论是老一辈还是父母亲,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把对子女的爱的感情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古力扎尔·吐尔逊与爱人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送去好的教育机构学习锻炼自己,不断加深母女之情,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力扎尔·吐尔逊和爱人和眭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他们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古力扎尔·吐尔逊家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在成长期,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快乐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子女做出榜样。

     古力扎尔·吐尔逊同志的丈夫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他十分尊重妻子,认为妻子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为神圣公正的审判事业做保障,坚决支持妻子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支持党和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特别是能为孩子更快乐更好地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他们努力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创造一种温馨、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他们在共同料理家庭的事情时,不分你我,一起商议,取得共识,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受到邻里的赞扬。他们遵纪守法,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在家里是好父母,她们的家庭是一个好家庭。       

10号帕提古丽·达吾提家庭先进事迹

帕提古丽·达吾提家庭先进事迹


帕提古丽·达吾提家庭,4口人,2个孩子都在上学。帕提古丽·达吾提,女,1980年出生,自2000年9月开始在阿格乡九年制学校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是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曾多次获县、乡、学校“师德先进个人”、“模范、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9月被评为地区级“优秀教师”。丈夫莫沙·艾则孜,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2001年5月起先后从事教育教学和人事工作,现为阿格乡九年制学校教师(报账员),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几年中,夫妻俩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夫妻俩事业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自律信条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帕提古丽·达吾提夫妻俩恩爱和睦,彼此都明白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所以,总是在生活工作中相互理解、尊重、关心和支持,生活中同舟共济,有问题说出来相互商量,遇到矛盾冷静分析应对,能够做到不因小事吵架,主动为对方着想,丈夫莫沙·艾则孜从事报账员工作后,主动挑起了教育孩子的重担,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让妻子无后顾之忧专心带六年级毕业班。为很好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夫妻俩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锻炼、纪律等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比如规定家庭成员礼貌待人,不打骂孩子,不随便批评孩子,批评一次罚扫地一次或洗碗两次。再比如家庭成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等。孩子们也很争气,女儿麦日排提·莫沙多次被学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儿子穆再怕尔·莫沙年龄虽小,但特别的懂事。

 帕提古丽·达吾提夫妻俩在校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参加教育局安排的新课改培训,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大胆的尝试,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开扩学生视野。课下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及时为学生们解惑,消除了学生之间的误会,化解了矛盾。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学习其他的教师起到表率作用,带头开展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培训年轻教师学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业余时间刻录远程教育资源光盘为教育教学作好服务。在廉政建设活动中积极带头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广泛争得学生、家长意见,虚心接受改正不足,时刻以为人师表的标准作为自身行为的准则。


11号肖玉兰家庭先进事迹

肖玉兰家庭先进事迹


肖玉兰现任库车县妇幼保健院药械科主任,丈夫马宁辉现任库车县公安局古力巴格派出所民警,女儿马馨蕊,现为库车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九班就读,公婆均已退休。2008年丈夫在河北省参加为期6个月北京奥运安保工作中获得奥运安保活动先进个人;2014年女儿马馨蕊的作文《我的祖国》获全国正能量征文比赛一等奖,并收入书籍出版;2016年肖玉兰获得阿克苏地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肖玉兰一家人和睦相处,成为邻里羡慕的和谐家庭。夫妻俩人爱岗敬业,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她是一个“好干部、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工作之余,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作为女儿、儿媳,她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作为妻子,他支持丈夫,与丈夫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母亲,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女儿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她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肖玉兰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她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于病患,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双语。自工作以来从来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主动搞好民族团结,并且注重民族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为同事排忧解难。丈夫从部队退役后,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政府工作,1997年调入库车县公安局工作,多次获得嘉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家里婆媳关系融洽,可以经常看见她和婆婆手拉手一起去早市买菜。公公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在家后,还积极参加老干局的各项活动,还会因为组织需要,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发挥余热,参加社区的党员学习以及惠民政策的宣传工作,在家公公也会经常给身边的人讲库车以前和现在的种种变化,将党的好政策,教育身边的群众要知道感恩。

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就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也是因为受到公公和丈夫的引导和鼓励,2011年7月肖玉兰也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


12号阿布拉·艾合麦提家庭先进事迹

阿布拉·艾合麦提家庭先进事迹


阿布拉·艾合麦提,二八台镇人,阔什阿瓦提村村干部,家里4口人。妻子热沙来提·艾合麦提,是家庭主妇,两个女儿已长大成人,大女儿在库尔勒市医院当护士,小女儿在二八台民汉合校当人民教师,都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现在家中只剩老俩口。

在二八台镇阔什阿瓦提村有这么一道风景线,不管走到哪里都散发着亮光,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着正能量。他们就是阔什阿瓦提村村干部阿布拉·艾合麦提一家。

阿布拉·艾合麦提17岁时参军,退役后回到二八台干起村组小队长的职务,之后扎根在二八台镇上,奉献了一生(原为农场的职工)。59岁的阿布拉·艾合买提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处事方面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这稳定形式严峻的时刻,村里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阿布拉·艾合买提却从来没有以任何理由缺过席。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总是不停歇的奔波在村民的家中走访,了解每一家的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困难。这种工作模式持续到了今天,令阿布拉·艾合麦提安慰的是,妻子始终无怨言、默默支持着,在工作上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在生活中,事无巨细的关心着,努力做到让丈夫无后顾之忧的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生活中的阿布拉·艾合麦提始终注重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在生活上关心,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阿布拉·艾合麦提夫妻俩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从未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待人真诚、热情,都喜欢互相帮忙。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忙的她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阿布拉·艾合麦提夫妇只要有空就主动上门去帮忙,作为村干部,有时工作走不开就让妻子出手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像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13号米热古力·吾守尔家庭先进事迹

米热古力·吾守尔家庭先进事迹


从进入库车县宣传中心成为一名优秀宣讲员的那一天起,米热古力·吾守尔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作为一名宣讲员,不仅要能用双语流畅的与同事交流,而且在国语写作上还必须得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对于以前长期在乡村小学当老师的米热古力·吾守尔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关键的一点是,老公虽然工作在乡里,但双语水平比我好,我可不能输给他”说这话时,米热古力·吾守尔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每天坚持比其他同事早半个小时到单位,用汉语大声朗读报纸,遇到发音不准的,就用笔标注下来,请教同事后把拼音写在上面。她还坚持每星期最少写一篇汉语的宣讲工作信息,写完后自己反复修改,并请单位同事帮助修改,对每一句改动的地方都反复思考。为了提高自己的双语水平,米热古力·吾守尔在家里的还主动跟丈夫和孩子用汉语交流,对发音不准的地方让孩子一句一句的纠正。就这样一年多时间,米热古丽·吾守尔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先后有五篇信息被各级媒体采用,她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宣讲员,多次代表库车县参加自治区、地区宣讲员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米热古力·吾守尔的丈夫艾海提·库尔班是库车县阿拉哈格镇人民政府干部,地区级稳定工作先进个人,库车县优秀共产党员,儿子艾力凯木、女儿艾斯玛都在上学。他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爱岗敬业,尊老爱幼,教子有方,他们热心公益,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家庭生活画卷,诠释了家作为爱之港湾的真谛,受到了单位同事和邻里的一致好评。

在相濡以沫的十三年婚姻道路上,米热古力·吾守尔与丈夫相扶相携,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坚持以学习提素质,以学习提能力,武装提升自己。米热古力·吾守尔作为宣传战线的一员,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怀和惠民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她克服困难,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从无差错,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宣传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党员,米热古力·吾守尔始终牢记入党誓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长期以来以一片赤子之心积极献身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工作中,为落实好、贯彻好社会稳定长治入安总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丈夫艾海提·库尔班长期以来在基层乡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重任就全落在妻子米热古力·吾守尔的身上。对此,米热古力·吾守尔从无怨言,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既当好贤内助,又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同时教育好孩子、服侍婆婆和父母,小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一家人其乐融融。

“丈夫工作在基层,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是一名宣讲员,也要把党的好政策用最美丽的声音传播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米热古力·吾守尔恪守的人生誓言。


14号王玉香家庭先进事迹  

王玉香家庭先进事迹


71岁的王玉香,是一位普通和蔼的老人,34年如一日的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她用瘦小的身躯撑起一个苦难家庭,用无私的爱,抗住了生命的沉重。

丈夫倪新成原是一名驾驶员,在外忙着运输各种货物,王玉香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倪新成因工作努力,获得了无数荣誉,也获得一家人的幸福。1983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这个幸福家庭的命运。那时王玉香37岁,丈夫42岁,还有3个未成年的孩子。丈夫因车祸高位截肢卧床不起,孩子幼小需要照顾,支撑这个家庭的重担一下落在瘦弱的王玉香身上,生活的艰辛和丈夫卧床的痛苦没有击倒这位女性,她选择了坚强,毅然担起家庭的重任。早上给丈夫喂药喂饭送孩子上学,自己抽出时间做点工、捡些瓶子或纸板,中午接孩子、给丈夫喂药喂饭,再挤出时间挣点钱补贴家用,晚饭后为丈夫擦洗按摩,为了让老伴躺着舒服、不长疥疮,她坚持定期换洗衣服和铺盖,坚持每天给老伴擦身、翻身、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减少痛苦。34年如一日,王玉香每天为老伴喂药喂饭、擦屎端尿、翻身按摩,她用爱心和勤劳的双手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她从未放弃过,因为她知道,丈夫是家的一份子,有他在孩子才会感受父母双全、才有一个完整的家,自己是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家庭的希望。

如今,王玉香和丈夫都已花甲之年, 她的脊椎了变形,身体矮小的许多,儿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邻居心疼她问:“你这样照顾老伴图啥?”她平静回答:“相伴一生是每对夫妻的愿望,我也一样……现在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没以前那么操心了,孩子们也很孝顺,女儿们经常来看我们,儿子、儿媳也承担了照顾父亲的责任,我很高兴,我们的日子已经好起来了……”


15号热合曼·吾守尔家庭先进事迹

热合曼·吾守尔家庭先进事迹



热合曼·吾守尔,现任亚喀守努特村第一书记。妻子吐逊娜依·阿不迪日木是一名退休老师,三个女儿都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小儿子在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就读。

自2004年担任库车县墩阔坦镇亚喀守努特村村委会书记以来,在妻子和孩子的大力支持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本村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上,放在了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农村的各项改革创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

提起他们一家,村里的人都竖大拇指。热合曼·吾守尔以前是校长,对汉族老师的生活安排的非常到位,照顾的很周到,从汉族老师的风俗习惯和饮食生活习惯上入手,把他们当成一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及时了解汉族老师的困难给予帮助。一次当他得知孩子的汉族老师发生意外而去世时,他带着孩子去参加老师的葬礼,表示了沉重的哀悼,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将民族团结工作做的很好。

热合曼·吾守尔夫妻俩还与其他村民一起帮助汉族群众种地,捡棉花,砌房子。2014年,村民程军家刚播的60亩棉花全部被淹。热合曼•吾守尔得知情况后,急忙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讨帮助程军渡过难关之事。热合曼书记首先主动捐款1000元,其他村干部也纷纷捐款达4000元,并组织群众重新补种,挽回了经济损失。

他们夫妻俩积极用实际行动、用热心的帮助汉族群众,当他们得知喻家音、唐勇和、王去香、李学林、陈光华等五位汉族群众家庭条件困难后,夫妻俩慷慨的拿出5000元钱给他们补贴家用,又自掏腰包6000元给以上困难户买羊,合计金额11000元,并且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们”。

热合曼·吾守尔夫妻俩也是农民,靠种地养活一家人,这些钱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是全心全意帮助别人的人。

16号莫明·买克木提家庭先进事迹

莫明·买克木提家庭先进事迹



莫明·买克木提是一个有着41年的党龄的老共产党人。妻子艾尼帕木·沙木沙克是家庭主妇。大女儿在塑料厂工作,二女儿在粮食局上班;三女儿是教师;四女在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工作;小儿子在日本留学,今年即将回国。

莫明·买克木提一家是平凡的农民家庭,他们像所有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没有什么文化的两口子,为了让孩子上学,先后卖掉了两套房子来供孩子读书,凭着自己的坚持,将5个孩子培养成才。这对农民夫妻结婚40多年以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老人,善待邻里,任劳任怨,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一提起5个孩子,莫明·买克木提夫妻俩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从心底感到自豪。谈到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二女儿买热亚木·莫明坦言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记得年幼时,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小孩子又多,有时,看到别的小孩吃着棒棒糖、雪糕和别的零食,穿着漂亮的衣服时,特别的羡慕,就冲父母要,不给就哭闹,父母说不要去羡慕别人,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一定会满足你们的,家里的人多,你们都要懂事。长大后想想多亏父母的教育,现在,我也是这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三女儿说,父亲母亲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经常与我们沟通交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送学校去学习,让我们有足够的机会走出去,走向大城市,学到更多的东西,回报家庭、报效国家。

夫妻俩总是在全家团聚时苦口婆心的叮嘱着孩子们,一定要事事为善,遇到他人需要帮助,一定要尽力援手。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们都记在心上,面对别人的求助,总是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同时他们也将这份“家训”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17号荣晓雨家庭先进事迹

荣晓雨家庭先进事迹


荣晓雨,现任库车县政协办公室科员,丈夫刘龙辉库车县人武部干部,公婆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婆婆是个聋哑人,公公患有老年痴呆,一个平凡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朋友、邻里的好评。

生活中她善良贤惠,公公婆婆有身体缺陷又年老体弱多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为方便照顾,他们把老人接到身边,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次公公出行遛弯忘记了回家的路,荣晓雨直接被吓得哭了,她满县城、大街小巷找,把公公找到的那一刻起,她暗自下决心一定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两老散步、聊天。在过节日的时候,她会给公婆买衣服,买鞋,还常带婆婆出去逛逛超市,在老人生病期间,她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一家人互相体谅,懂得尊老爱幼、人人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一家人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间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都能热心帮助。去年她因工作需要驻村“访惠聚”下乡一年,家里无法照顾,丈夫的工作性质不同,平常买菜的事都落在婆婆身上,平日的和睦相处,婆婆在邻居的帮助下帮她照顾着这个家,让她在乡下工作中更加安心,更好的服务群众。在乡下工作的日子,她也会买些土特产如土鸡、土鸡蛋送给左邻右舍的邻居表示感谢。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温馨提醒:欢迎大家积极为文明家庭候选家庭投票





投票链接





来       源:文明办

本期编辑 :马    玫 

初         审:张莹静

终         审: 孟亚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