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儿童教育之道

2018-03-31 徐歌 成都公益中心

 

 

从认知方面来看,人们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道的层面与理的层面。

 

从道的层面来看,有两类对象:得道者与行道者。

 

所谓“得道者”,是指发现规律、建构体系的人们,譬如伽利略、牛顿、法拉第、达尔文、麦克斯韦、孟德斯鸠、爱因斯坦等等诸多的无比伦比的创造性研究者。

 

所谓“行道者”,是指应用他人发现的规律与建立的体系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如华盛顿、赫黎胥、爱迪生、图灵、比尔盖茨、乔布斯、两弹一星设计者等等一大批非常杰出的学者、工程师以及战略家。

 

从理的层面看,有三类对象:上士、中士、下士。

我这里所说的“理”,是指理性——认知事物的能力。

上士具有能理解道、支持道、配合道的理性。

中士的理性程度使其对道若即若离,时记时忘。

下士的理性程度不支持他理解道,支持他蔑视道、排斥道。

 


(注:上士、中士、下士的概念取自于《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以上是统而言之。具体到各个领域、各种行业来看,也是这样的情形。

每个领域或行业里的人也有两层五类:道的层面上有领域内或行业里的创新者(得道者)与推行者(行道者),理的层面上有支持者(上士)、观望者(中士)、阻碍者(下士)。

 

譬如,在电的领域,法拉第等人,有了重要发展,建构了重要体系,是为“得道者”。

然后,有一些人通过创造性工作将道与术联接起来,使之成为可用之器——各种与电有关的器具。

普天下之士者——上士、中士与下士,直接或间接地享用道——通过器而享用。

 

综合先哲的说法,我在这里将他们关于道、术、器的意见简化如下,转告读者:

道:原理与规律。

术:方法与手段。

器:物体与工具。

 

再来看在儿童教育领域的情形。

蒙台梭利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得道者”。

然后有许多行道者应用蒙氏所得之“道”来推行现代儿童教育。

在最近的约100年里,在儿童教育领域,有大批的“行道者”,然而,无第2位“得道者”出现。

 

儿时多思,少时善思,青年沉思,盛年乐思,思思不息,终有所得,侥幸成为了儿童教育领域新一位“得道者”。

 

 

今早醒来的即兴之思,解决了得道后的一些大问题。感谢那晨光,

 

从认知的方面将人们分为两层五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意义:区分对象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对象。

从认知上来看,这无数的对象中,有得道者、行道者、上士、中士、下士等五类。

从人格上来看,他们都是平等的,都应予以尊重。

从思维、认知与行事方式上,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应予区别对待。

简言之,尊其人格,重其认知。

 

这对世人的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标尺——我们每个人,面对各种对象,

这为人们作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提供了思路上的依据与行为上的指引。

 

第一意义:定位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处于哪个层面,属于什么类型,也即我所说的“定位自己”。

这非常重要。

定位自己,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呈现自己、进化自己,并可以坦然面对别人之于自己。

 

得道者,通常是可为而不可求的,也是“大象无形”的,不可描述的。

古往今来,无数人奔着道而去,但其中极大多数人折戟沉沙,只有极少数人侥幸得道。而得道者当中,又有部分人未能行道,结果是怀道而去。另外一方面,有些人并非瞄着道而去,不经意间却得道而归……

 


行道者,具有极高的悟性,具有极敏锐的洞察力,具有极强的执行力。闻道而知道,知道而重道,重道而行道,行道而成道。

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经济、管理、范式等等方面皆是由行道者直接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上士,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开放的思维,具有辩识的能力,具有求真向善的意愿,具有良好的协作态度。对于行道者所阐释出来的道理,是能够很好理解的,是能予以支持与配合的,成为道行于世的最重要的同盟者与接地者。

 

中士与下士,思维与见识一般或偏低,或有积极与刚健的一面,也常有偏见与畸态。对于得道者、行道者与上士来说,中士与下士无毒无害,即,他们在认知方面通常可以不受到中士与下士的扰动。中士与下士的危害主要发生在他们内部——像造谣、传谣、装神弄鬼、传播伪科学等等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两个群体中,形成互害的结果。

 

我有幸生在这个时代——有幸与一些得道者同处此世,也有幸得到或将要得到诸多的行道者的推动与配合,还有幸于将会有大批的上士予以理解与支持,也还有幸于有无数的中士与下士一起构成了这个完整的时代。

 

请允许我毛估天地估一把。每个领域或行业中,大概有0.0001%的人为得道者,有0.01%的人是行道者,有1%的人是上士,有30%的人为中士,大约68%的人为下士。

 

 

两点说明:

 

一、五类人的划分依据,只与认知水准与理性程度相关,与文凭、文化、职业、职位、智商、财富、道德、年龄、性别等等均无直接关系。

 

二、各种类型在人口的比重是相对固定的、静态的,而整体水平是动态的,每个人在这五类中的位置也是动态的。

 

(譬如,1000年前,得道者与中士在人口中的比重与今天差不多,所以说是相对固定的、静态的。

但今天的得道者、行道者、上士、中士、下士的认知水准远高于1000年前分别相对应的人士,所以说整体水平是动态的。

另外,我们每个人,在这五类中也有动态的变化,可升可降。)

 


 

如果你是一位得道者,那么,完善你的道,并对行道者保持期待,准备迎接行道者。

 

如果你是一位行道者,那么,你的重要使命是去寻找能升华你的价值与意义的得道者。

 

如果你是上士,往前一步就是行道者,往后一步就是中士,保持现状就还是一个上士。

 

如果你是中士与下士,尽量勿做“喷子”,善莫大焉。(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保持良好的心态,虽在认知上属于中士下士之列,但在格调上有上士之风,也是非常值得敬重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而开黄腔,甚至喷发秽物,这就不妙了,心智皆无可取处)

 

 

大道将行矣。

 

 



 

 

思路现在清晰明了,《儿童教育论》呼之欲出。

以道推理以理成术以术制器以器行教以教育童。图示之如下:



注:术、法:方法。


转发者将可获赠签名版《儿童教育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