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级儿童教育才能催生高级人才

徐思想 成都公益中心 2019-09-15

钱学森先生是民国过来人,也是美国过来人。

民国教育,近乎于美式教育。关于这点,钱先生无疑是非常清楚。

其困惑在于:中美教育为何在人才产出上有巨大差别?


当然,有许多非教育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且不论。我要论及的是教育影响——集中地揭示儿童教育模式对人才困境的造成之影响。



中美儿童教育的一些现象,人们或有所见,或有所知。

人们的谈论,通常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我,你知道,从来不满足于对现象的瞭望与评说。

 

对于教育现象,若分析合理,并深刻透彻,可以揭示出一些教育理路,帮助人们深层理解教育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做得扎实。

所谓扎实,通常是指识字多,背诵多,做题熟练……这里有问题吗?



(经常有家长向我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学业拖拉,学习厌倦,学习困难,不喜欢阅读,不喜欢思考……不一而足。必须承认,这些确实是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但是,问题的由来,是非常深远的。本文所述,可以解困惑。请细阅之,请深思之)

 


一、中国基础教育做的真是扎实吗?

 

姑且认为基础扎实。

(这方面也是有可争议的。但是,是否扎实,这本身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它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做到基础扎实,是凭教育技术先进,还是靠大量机械训练来实现的?

这个答案不言自明。

 

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后者

(如果有极少数人认为是前者,也提供不出多少有效依据来)

 

二、这个基础扎实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且用我曾概括出来的“三多一少”来表达:

名校多

名师多

学霸多

人才少

 

“三多”很好理解,“一少”恐怕有很多人不同意。

为避免无谓的纷争,我特进行以下简略说明:

 

在一个圈子里是佼佼者,就是人才。

一个国家是一个小圈子,世界是一个大圈子。

从宏观层面来察看教育之功,数一个国家人才数量,不是数小圈子内的佼佼者,而是数在大圈子里的佼佼者。

 

举个例来说。马云先生、马化腾先生,在中国算是很大的人才。作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先行者与成功者,他们是人才,这没有争议。但是,是否算得上世界级的人才,还要看他们的产品与模式,是原创为主,还是借鉴甚至山寨为主……他们的商业成就,适应了国情,这是不可否定的……我个人觉得,在世界富人榜上,他们名字可以干脆利索地刻在上面。而在世界人才榜上,他们的名字很难挤上去。

 

再譬如,很多中国人才,在中国的相关领域,做出了很大成就,但对世界的学术贡献,是不多的。

 

三、逻辑

 

基础教育扎实,其教育产出,应当是这样:不仅有很多学霸(实则是叫考霸),还要有与此相称的众多的国际级人才。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但高等教育落后,影响了人才产生。

这可以算是一个理由,但是,是一项弱理由,我这里暂不讨论这个问题,以不影响主题的推进。

 

四、“伪扎实”?

 

招式熟练,也可以认为是基础扎实,但是,要看它用来做什么事。

 

做工人农民,招式熟练,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是极有利的。

做知识分子,仅仅招式熟练,远远不够。还需要思宽想深。

 

仅凭机械训练而成为知识分子的人,其所谓的扎实,都是伪扎实。所谓伪扎实,是指:尽管显得很扎实,但对于创造来说,对于目标的实现,没什么用。

 

就像一个小孩,从三岁习武,天天练花拳绣腿,九招十八式,若遇到一个同龄拳手,这个拳手只练过半年拳击,一拳就将他打趴。

 

我发现,有些学生,从幼儿园就拿第一直至大学毕业了……有一次,我让一位这样的考霸设计一个测量地球半径的方法,他想了半天,没结果。我便将测量方法设计成一道数学题,让他解,他利用几何加代数知识,一下子就解出来了。

 

你说能想出测量思路的是人才,还是解题者是人才?

 

五、“伪扎实”的影响

 

重要影响有两点:

1、         对于教育生态的影响;

2、         对于人才层次的影响。

 

中国的考试模式,人才选拔方式,对“伪扎实”者相对有利。

这极大地刺激了“教育军备竞赛”。

所谓教育军备竞赛,就是拼时间、拼精力、拼金钱,靠死记硬背强训练来获得教育竞争的优势。

在宏观上来说,这极大地恶化了教育生态……只有教育生态出问题了,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奇观。

大才不出优才稀,这是有大原因的。

 

从微观层面来说,这种教育生态下的学生,也是没有多少学习乐趣的,拼了全部心力,学得文武艺,大多也只是花拳绣腿……投入与产出,严重不配。

这种教育生态,不利于先进教育者的诞出。偶有先进教育者冒出来,其情境也是不容乐观的。

 

六、the Pig,the Monkey and the Education

 

跟一些来访者谈儿童教育,遇到思维清晰者,我通常要谈下面内容:

 

我把儿童成为两大类(事实上远不止两类),一类是P型,一类是M型。

 

P型的特点,在先进落后的教育模式下,它通常都会比较温驯,比较听话,比较有忍耐力,比较循规蹈矩。

M型的特点,其学习与成长状况受教育模式影响特别大。在先进教育模式下,其个性与才情可以得到更好发挥。若是在落后教育模式下,极可能不适应。常常是疲于应对,而无好表现,难得好成绩。

 

敝国的儿童教育,是利于P型儿童的。

西夷的儿童教育,是利于M型儿童的。

 

P型儿童长大成才,是P型人才。

M型儿童长大成才,是M型人才。

 

这不是宿命论,而是人才生产论。

 

若是让敝国院士与西夷院士排成两队,大致可以这两队的倾向来。

 

七、教育作为

 

我以前妄想改变敝国的教育生态。

我知道,这是徒劳的。

 

这种教育生态的形成,始于人们对“教育游戏规则”的“合理利用”。

我张小三通过补课与强化训练,上了比你李小四更好的大学,获得了比李小四更有优势的平台……后来成了张院士,成为这个国的最高学术代表,把持了这个国的重要学术资源……

由此可见,个体的机巧,对国家人才生态是有重大影响的。

但是,问题当然出国家自己身上——是谁让你不与时优化教育游戏规则呢?

是国家所制订并执行的教育游戏规则让本来创造力强得多的李小四混迹于江湖而少了施展之机。

从道理上来讲,要改变这种低效人才产生模式,只有教育职能部分先改游戏规则。

当然,有部分教育认知先进者,先改变,先获益。

 

请注意,对未来大势,保持乐观,这是我的心情基本面。


教育生态难改变,教育游戏规则难改变,但是,不能放弃。若是所有人都放弃了改变的想法,那就会真的无可改变了,哪怕再过一万年。

 

我从来没有反对过应试教育。

我的教育研究,不是空的人才培养妄想,而是有具体实在的目标:

一是能考试。不用进行全程的强化机械训练而可以获得较优考试结果。

二是真扎实。真正的基础扎实,是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发达,见识的广博。

 

我的教育作为,一是通过研究,揭示儿童学习与成长规律,影响社会的教育认知;二是通过教育实践,引导部分个体,优化部分个体的前途。


八、教育志趣

 

与具有教育共识的朋友,坚毅前行。



判别作品凭理智 转发作品显良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