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双创”魅力,迎虎年新春,广州非遗活化成果展登陆广州塔

广州非遗 2023-08-28

“ 激活传统

广州非遗活化成果展



  1月23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激活传统——广州非遗活化成果展”将在广州塔首层环形展廊拉开帷幕,陪同广大市民游客共同度过壬寅年新春佳节。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非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根脉,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广州非遗活化实践开展时间早、路径多元、有章法、成效好。本次展览以“激活·越传统 越时尚”“科技·新技术 新应用”“国潮·潮生活 潮创意”“童趣·小童心 大智慧”四大板块,展现学术研究转化、科技赋能、文创设计、青少年美育等广州非遗活化的“四大路径”,全面总结广州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的典型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转化,广州非遗保护已经从“扶持性保护”走向“系统性保护”,非遗项目也正在通过“双创”转化为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优质资源,期待通过本次展览充分展现广州非遗活化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跨界融合驱动广味非遗“破圈”


  参展单位众多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20余家参展单位中,包括文博、高校、艺术院团、科技企业、游戏公司、文创单位等多个领域,不少都是在业界具有代表性的“大咖”,成为广州非遗跨界融合、资源融创实力的最好说明。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唯一长盛不衰的古港,广州非遗早在300年前就以“中国风”引领全球时尚潮流。广绣更被誉为“中国送给西方的礼物”而走上时尚巅峰。随着岭南非遗“双创”热潮的升温,曾经的“国潮”重新回归世人视野。


《激活的时尚——广绣传统图案研究与转化》课题研究


  2021年,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博物馆、高校、非遗传承人、设计师等多方资源,共同开启《激活的时尚——广绣传统图案研究与转化》课题研究,采集了236份广绣经典图案,并加以整理、研究、复绣、转化设计,联手织就广绣新篇。


广式家具资源库基本范式研究课题成果


  2021年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委托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文化与社会创新教研中心,联合广作家具传承单位,通过3D扫描与数字化转换对传统广作家具进行研究,目前已形成广作家具数字资源库的基本范式。


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南越宫词》


  “这些都是近年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不少在本次展览首次公开亮相。”广州市文化馆馆长牟辽川介绍道。广州粤剧院出品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刚刚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以电影语言推动粤剧“破圈”。


广州博物馆“消失的月饼”


  唤醒老广DNA里的“乡愁”,自然少不了粤菜里的滋味。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跨界联动,依托馆藏老菜单、老食谱,并经过厨师团队反复试验,一道道“消失的名菜”重回餐桌。广州博物馆去年还因此获得“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殊荣。


  在设计、动漫、电影等行业的跨界合作下,广州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自我探索创新。在“国潮·潮生活 潮创意”板块中,广彩、广州珐琅、广州榄雕、车陂扒龙舟等传承人带来的文创产品同台争辉,让观众耳目一新。


广州榄雕文创


  广州榄雕是以乌榄核为材料的雕镌艺术,如今延伸出香囊、手工皂、护理油等系列产品。“其实乌榄全身都是宝,只是它浓郁的香气过去常常为人所忽略。”广州榄雕传承人曾宪鹏期待与康养产业跨界合作,共同开创“榄香生活美学”。


“黑科技”赋能提升非遗能见度


三七互娱将洪拳融入游戏


  要对非遗进行年轻化、时尚化的表达少不了“黑科技”的加持。近年来,广州积极推动非遗与网络企业、科技企业跨界合作,网游、短视频、VR、AR、5G等前沿科技都能看到广州非遗的身影,实现科技与非遗相互“赋能”。


  三七互娱自研游戏《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展现的“洪拳”元素展柜分外吸睛。三七互娱品牌副总裁叶国营介绍,为了还原“原汁原味”的洪拳,我们还邀请洪拳非遗传承人现身说法,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将“原汁原味”的洪拳打法还原到游戏当中。


《我是画卷修复师》H5


  除“洪拳”外,三七互娱还上线一款名为《我是画卷修复师》的H5,将广彩等16个极具广州特色的非遗项目,以画卷拼图闯关PK的方式进行展现,寓教于乐,让更多玩家借此深入了解非遗的文化魅力。


  广州美术学院的年轻人也在传统中玩出了新创意。《广彩纳须弥》AR明信片利用三维动画技术,从碗、碟、瓶三种广彩器型的纹样中,提取鸟、蝶和人物三种元素制作印章,观众扫码就可以细致体验“数字广彩”的时尚魅力。


抖音广州非遗馆


  广州非遗也在短视频平台“抖起来”。去年,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建设的“抖音广州非遗馆”正式运营,通过话题、聚合页、流量池、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媒体传播手段,探索非遗传播新方式、新亮点,让更多人看到广州非遗、认识广州非遗。


  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对非遗传承人群新媒体传播能力进行培训。“抖音广州非遗馆”目前已吸引79位非遗传承人入驻,话题页共产生了400万+播放曝光,话题内聚合了250多条非遗短视频,内容互动量达2.6万,直播单场销售额达1.7万元。


  在位居“直播之城”榜首的广州,5G直播自然无法在非遗传播中缺席。去年“5G,直达非遗微现场”活动上,“5G+4K”强强联合让过百万观众“零距离、零延时”欣赏非遗创作过程。该案例荣获2021年度全国“绽放杯”优秀奖。


羊城地标焕发非遗青春活力


  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未来。广州“非遗进校园”近年也在全国取得不俗的佳绩。广州市海珠区南武文润学校(原南洲小学)推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案例”、 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推出的“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等全国获奖案例也在展览亮相。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文润学校是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也是广州首个民间(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负责这项工作的辛兆恩老师告诉记者,校园里不仅开设百草园、百草堂、百草晒场、中医知识长廊、中医药作品展示厅、中草药研究室、本草书吧等,还通过特色自编“五声疗法武术操”,让学生全方位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


  去年,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采用线下竞赛+线上直播的方式开锣,吸引全市超过50支青少年醒狮队参与,累计23万人次围观、点赞、互动。非遗传承新生力量的不断积蓄,离不开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十余年“非遗课来了”系列课程的努力,目前已推出微课、慕课、体验游、研学营等8类课程,涉及90多个非遗项目,覆盖市级名录项目的80%,每年培训线上学员300多万人次。让广府人血脉偾张的古老的醒狮,正以全新的年轻姿态走进新时代。


  “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早在2016年,广州推出首部地市非遗蓝皮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并提出“重视活化利用”的广州经验,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广州越来越多城市地标正成为非遗展示的“大舞台”。2020年8月,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正式启动,汇聚广州12家优秀非遗企业,打造集非遗大师工作室、体验互动、展示、培训和销售于一体的主题街区,探索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粤剧系列非遗文创品


  本次展览举办地广州塔,也成为展示岭南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窗口。自2020年7月以来,非遗展览实现在广州塔长期不间断举办。“珠水孕新生——2021第四届非遗品牌大会(广州)展览”等活动的举办,让市民游客充分享受非遗之美。


  非遗街区开业至今,永庆坊核心区日均客流近2万人次。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去年1-11月,永庆坊接待游客687.63万人次,同比增长325.51%。据介绍,广州第二条非遗街区“北京路非遗街区”也计划于2022年6月开市。



预约

方式

展期:2022.1.23-2022.03.31

1.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广州塔”;

2.  进入对话框,

点击“游塔攻略”,

进入“非遗展览预约通道”,

根据指引预约参观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