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 | 大寒:坚冰深处春水生

點這裡關注▶▶▶ 爱天涯 2017-01-29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1月20日前后。今年大寒交节时刻为1月20日23时27分。


大寒为十二月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冬至一阳初生后,经小寒至大寒,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在逼迫寒气以全部能量抵制。由此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才是大寒。


大寒三候


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意是说到大寒节气时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寒的下面两点是古字冰封的冰,上面是古字罅,缝隙的意思。缝隙都冰封了,寒于是是冻,至极便是大寒。
冷字是古字的冰加上令,时令是施令、告诫。冰封必须雪飘,农历腊月的腊雪由此才称瑞雪,古人祈“三白”,祈腊月前后降雪三次,瑞雪兆丰年。
冬为收敛、封藏。小雪节气才收成,至大寒节气,彻底冰冻,封藏。冬至一阳初生后,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因此是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
腊月称“穷冬”,冬将穷尽,杜甫诗:“穷冬急风水,江山云物昏”。腊月也有 “杪岁”之称,“杪(miao)”本是树梢,“树杪真珠颗”,树梢挂满霜珠,冬已退至末梢,寒意虽浓,梢头实际已将染新绿,又到一天天依依别岁时,春信已在飘逸的梅香里。
念春时最耐咀嚼,还是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何处生春早,春生冰岸中。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芽新才绽日,茸短未含风。其中最牵人,还是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开眼犹残梦,拾身便恐融。
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已到探春时节,柳梢梅萼分明了。那早春孕在严寒之中,是先到垂杨,后到梅花。波拂黄柳梢,风摇白梅朵,细禽啼处,戾风就软了。而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春就该染着梅香、穿过柳丝,含羞着踮着脚尖来了。
借水开花自一齐,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凌波仙子生尘襪,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风信悠飏春消息。风信子,又称“洋水仙”,花色绚烂,芳香浓郁。


但大寒后十五日,壮阳就会出地驱逐阴寒,这就是立春。



△ 天地虽然萧瑟,春風快要吹來。看雪花静落,等梅花绽放。(图/老树 )


🍀  大寒民俗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就要到了。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


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尾牙:买卖人设宴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退出了大寒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鸡汤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 摄影/王新玲


🍀  大寒养生


大寒期间,天气寒冷,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适宜多吃些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羊肉等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饮食不宜过咸,切忌寒冷食品。


大寒时节,保健以防“寒”为主。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防腰寒,双手搓腰;防足寒,热水泡脚。



此节气要预防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晾一些湿毛巾以保室内湿度。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冬季情绪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


小年祭祖的日子

文/朱伟  插图/王文哲



腊月二十四了,父母还在的日子,每年这时已经回家了。

在南方,腊月二十四起进入过年氛围,第一件事就是晚上祭祖。父亲改了祭祖的内容,变成请已经去世的亲人都回家过年。

父亲在世时,最尽心于这仪式。他颤巍巍地认真摆好一个个碗盏、一双双筷子,先点上蜡烛,再点上六炷香,桌上香炉里插三炷,嘱咐小妹打开大门,另三炷插到大门口,然后一个个呼唤名字,请亲人们进屋入席。他们吃饭的时候,门是一直要大开着的。

供桌的南向是香烛,烛影摇曳,香烟缭绕。桌上座位,正对香烛的是他和母亲的父母,我们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桌子左边是他的哥嫂姐姐,我们的伯父伯母;母亲的弟弟,我们的舅舅;加上我哥哥,他的大儿子,挤得满满的。桌子右边则是宅祇,父亲说,他们是这个家的主人。故人都请来后,桌上先有水果干果,撤下后才开始一个个上菜。一共要上六道菜,先是红烧肉,然后是鱼,鸡,鸭,炒素,蔬菜,都是一碗碗热气腾腾。

表面看,父亲脸上除了敬重,并不动感情。上菜后,他让我们每人都轮流往酒盅里斟酒,每人斟一点,千万注意别碰椅子,他说,让他们安心吃饭,这会惊动他们。我们斟酒,他就弓着腰默默在一旁站着。静静的灯光,照着静静的那些碗盏、筷子,我就想象那桌上的形象。那应该是父母年轻时一家团聚的情景,其中只有我哥哥一个小辈,他在1986年因车祸追嫂嫂而去,他应该是代表我们这一辈、代父亲伺候长辈的吧。
母亲是从不参与这祭祀的,她吃完饭,早早就上了床。“人死了,就变成灰飞走了,不会再回来的。”她说。

父亲则一脸虔诚地见到香快燃尽了就接上,待我们都斟完酒,就给每人都端上饭。最后是带我们鞠躬行礼,将每个椅子都稍稍挪动,以便他们可以起身离席。再在盆里燃上纸钱,然后将香炉里未燃尽的香插到门口,让他们带上钱,送他们出门。做完这一切,他才似乎如释重负。

一年一度,这就是一种仪式。每年操办这仪式,应该都伴随着对过去时光的回顾。一个人,漫长地走过一辈子,曾经幸福的拥有,永久痛苦的失去,太多太多的岁月,大约都会在过年这一仪式中重现、重叠。活得长久,积累的感伤就多,积累的伤痛就多。

这仪式是一种念想——相信亲人都会随时回来,相隔了时空,也会永远互相注视,会随时惦记、随时回来相聚。这相聚时候,仍然烛影摇红,满屋欢声笑语。小妹有时会说,她发现某双筷子动过了,有一次她还认真地说,她发现走油蹄膀真的少了一块。
父母去世后,难得小妹每年还都在延续父亲当年这祭祀仪式。每年清明,父母的忌日,她都会精心地准备饭菜,祭奠父母。过小年时就请亲人们都回家。她告诉我,现在香烛对面坐着的是父母,但舅舅、哥嫂、姐夫,人太多了,筷子与酒杯都摆不下了,她就按父亲告诉她的,拿一个大碗,碗里放酒杯,让不断的斟酒满到碗里,边上放一大把筷子。

这个仪式联系着过去的那个大家,是不断延续的传承。



- END -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期编辑:田小草 [ ID:tianya379 ]

总 编:Richard [ ID:38370245 ]

投稿邮箱:38370245@qq.com

爱生活 • 爱旅行 爱天涯

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生活旅行类新媒体资讯平台

| | |  |

微信号:lytyhw

旅行攻略 | 旅游咨询 | 精选图片 ┃ 精彩文字

○温馨提示:可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