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日记】罗城美食白糕菜包:难以抗拒的小吃
河池罗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独特的环境气候与地理优势,为优质米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那里大米煮出的米饭,柔软可口,浓香扑鼻。今天的故事,跟米有关。
河池人喜欢将“河池”戏称为“喝吃”,
可见美食地位之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上 ,
来到河池,你绝对无法拒绝品尝这里有关米的美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03lodgz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记者 谭丽娜:
天龙泉寻找有故事的美食,在河池罗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吃饱饭,黄金龙岸。由此可见,当地人对这里盛产的主食,米,用情极深。
罗城的米,得益于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米粒饱满,煮出来的米饭,柔软清香。66岁的罗城人朱阿姨,是罗城出名的烹米高手,她最擅长将优质白米,幻化成更香软嫩滑的白糕。本地的大米,用水洗干净,泡五个钟头,就可以打浆了。
打成米浆,需要加入适量的水,放盐调味,再放菜油,防止黏糊。舀一勺米浆,洒在蒸笼里,铺平成片状,盖上锅盖,大约10分钟左右,第一层米浆蒸熟,即可舀第二勺米浆铺上,继续蒸熟。层层叠加,一般需要蒸大约30层才算制作完成,算下来,至少五个多小时。不能离开灶台,它考验手艺人的耐心,也承载罗城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直接端碗在小摊前站着吃,打包带走。白糕食用方便,是很多罗城人必不可少的早餐。至于白糕在当地出现了多久,朱阿姨不确定,因为爱吃,她的手艺是从隔壁家老奶奶那里学来的。后来靠着卖白糕为生,算下来也有三十多年了。
罗城白糕手艺人 朱红妹:
每天凌晨4点多,黑黑的,我打浆回来,就烧火来蒸了,起码蒸到上午11、12点,1点我就推出去卖。 我做的白糕,不够卖的,学校小孩,现在是托儿所,都要我的白糕。
朱阿姨制作白糕,以前是为了养家糊口,拉扯孩子长大。现在,朱阿姨不需要这么辛苦的每天出摊卖白糕了,但偶尔还是喜欢做点来自己尝尝,回味过去的时光;做给归来的游子尝尝,用乡味滋养他们的乡情。
白糕,对老人和孩子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它将米的柔软发挥得淋漓尽致,无需牙齿费力咀嚼,便能尽情享受美味。而朱阿姨的小姑子,有着二十多年美食经验的梅姐,也有一套将米转化成美食的本领。这种美食名叫菜包,制作它,少不了当地盛产的一种绿色植物。
罗城美食达人 赖秀梅:
本地话说,这是牛耳菜,又有个名字叫牛皮菜,做菜包之前,必须要焯水。
新鲜的牛皮菜用热水泡软后,即可用来包裹食物。做菜包的时候,老乡会准备好香菇、木耳、猪肉等食材,切碎炒熟,混入蒸熟的糯米饭内,再撒上嫩葱花,猪油,拌匀。
罗城美食达人 赖秀梅:
冷了,它就不结团了,不好包了,必须要趁现在热的时候好包,必须要这么多人来做,现在我们手很烫的。
糯米中添加的猪油,能让味道更润滑丰厚,但如果温度降低,猪油结成块,难以随意揉搓成团,而掺在糯米里的花生米,也会加快糯米团散开的速度,所以,制作菜包,需要多人合作,搓团,包裹叶子,然后入锅蒸熟。据说,菜包是六十年代困难时期,艰苦条件下的产物,当时是用野菜包制而成。如今,制作菜包的配料略有改动,变得更丰富可口,却改变不了,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地址: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小长安武阳江崖宜村米椎林休闲度假村
电话:0778--8228886
(这个很重要哦!)
另外,我们还制作了喜乐会邀请卡,由吃货记者在小区、公园和商场里随机发放,邀请吃货们参加喜乐会,希望吃货们能收获惊喜。
为看bigbang,花多少钱都愿意?骗子就是这样引你上钩······
记者|谭丽娜 刘英杰
编辑|陈志豪
广西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看新闻,“写评论”
发表您的看法
▼
每周我们将会精选出5个留言
价值百元的好礼等你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