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99岁的慈善家走了,留给我们三百多所学校,广西有两所……

新媒体 广西新闻频道 2018-07-18

田家炳基金会10日发布讣告,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当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早年于南洋创业;1958年举家移居香港,凭着坚毅精神及辛勤耕耘,创办化工实业,为业界翘楚;1982年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以“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致力捐办社会公益事业,尤重教育,惠泽全国。



据田家炳基金会统计,至今,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


其中广西有两所田家炳中学,分别为桂林市田家炳中学以及玉林市田家炳中学。


桂林市田家炳中学简介

桂林市田家炳中学,原名桂林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56年,市直公办学校,自治区一级学校。校园位于闻名遐迩的漓江东岸、风景秀丽的七星公园北端、与美丽的屏风山为邻,占地面积52亩。校内树木葱郁,环境优雅。浓密的桂花树,高大的玉兰树,多彩的人工花圃,把整个学校装点如园林一般,美丽宜人,花开时节,香满校园,令人心旷神怡。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是广西玉林市教育局直属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级中学,创办于1968年9月,前身为玉林县名山高中。1983年,改名为玉林市名山高中,2008年9月,更名为玉林市第十二中学。因香港企业家田家炳先生和玉林市政府共同捐资建设了新的教学大楼,2012年8月,经玉林市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玉林市田家炳中学,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是广西第二所田家炳中学,融入了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教育理念。


田家炳几十年持续支持教育事业的善举赢得广泛赞誉。他在香港获得过“感动香港十大人物”“爱心奖”等奖项,被授予香港特区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全国范围内,他也曾被数十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院士头衔或聘为荣誉教授。


2006 年,田家炳先生曾接受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现以当年的文章纪念田家炳先生(文章有删节)

↓↓↓


不是捐钱最多,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 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田家炳。


24 年前,田家炳成立“田家炳基金会”。迄今为止,他已累计捐资 10 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 90%。


教 · 育


捐赠中小学,是因为“利润回报”比较高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田家炳就以捐办公益为业:1982 年,他捐出价值 10 多亿元的 4 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 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成为职业慈善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慈善捐助中,您为什么钟情教育事业?


田家炳(以下简称“田”):我 16 岁时父亲就去世,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我刚刚读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辍学,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


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在印尼生活了 20 多年,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13 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


记:与其他慈善家不同,您资助的重点在中国内地的中小学,您似乎有一种基础教育情结。


田:要教育办好,首先是基础教育要办好。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搞不好,北大、清华这些好的高校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源……


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内地基础教育也极需发展,这也是我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特别是山区的穷孩子,我希望看到他们可以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是 100 万元捐款,如用在内地,其发挥的成效可能比用在香港大几倍,因此基金会 90%的捐款都用在内地。虽然基金会是在香港注册的,依例捐助内地要缴税,但我不计较税务得失。


我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感觉会是毕生最大寄托。


富 · 有


卖掉“花园式豪宅”,住出租屋


在自己的孩子还睡着拥挤的上下铺时,田家炳就开始关心别人孩子的生活。1959 年,他担任香港新界最大慈善机构博爱医院的总理;1965 年,他又出任香港华人最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总理,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记:听说,2001 年香港“金融风暴” 后,您为了多捐助内地建学校,甚至宁愿把自己原本居住了 37 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与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


田:经历了香港“金融风暴”,基金会的收入大大减少,手上能周转的资金又少,但已经答应了别人的申请,有了承诺就要做到,于是我就下决心把房子卖掉助学。


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 20 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记:有香港媒体报道说您“越捐越过瘾”,会不会担心自己捐助上瘾,却无能力负担?


田:其实,这很平常啊。当时手头现金不足,就向银行寻求帮助,就像做生意一样正常,只是多了些利息负担,算不了什么。


记:几十年来,您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 1000 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 10 多亿元,捐出了自己 80%以上的财产。


田: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记:听说您每建一所学校,都要亲自去给学生“打气”。


田:能去的我都希望去,去到也只是讲故事而已,给小朋友说些“脚踏实地”的故事,因为,捐赠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关键是“育品德”。


我有时会对老师说:“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我最怕的不是钱捐得多,而是学校办不好!


节 · 俭


拥有亿万家财,每月用钱却不到3千元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 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


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 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 10 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记:听说您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田:在我爸爸妈妈的治家格言里,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社会物资,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


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记:在商言商,作为一个生意人,对待金钱和物品是否除了“不浪费”外,还为了省钱?


田:也可以这样说吧,只不过要看是为了什么物品,及怎样省钱。


比如,我认为“够用”就好,所以,到现在没有购置专车,每天坐地铁上班,房租成为了我日常最大的支出。这样,当然可以省下一些“小钱”,但我却希望我的这点“小钱”能用在对的地方,比如为孩子、为国家、为民族。


名 · 声


担心太出名会华而不实,形成负担


田家炳本人的曝光率极低,多数人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事。


记:听说,先生所捐的学校都会改名叫“田家炳学校”。


田:一开始我只是捐钱,并没有命名。


用捐资人命名学校在香港比较普遍……我本无意以“田家炳”命名,他们觉得我捐助的几百万是很大的数目,而且是无偿的,就自动效仿我家乡的做法。


记:听到不好的议论,会感到心灰意冷吗?


田:做人但求无愧于己,对得起良心。


这当然不影响我对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绵力,反而,看到这些“名”,这里有个田家炳中学、田家炳艺术书院等等,我就觉得很光荣,很高兴,也会尽力去做更多。


记:您在全国各地捐了那么多学校,但在媒体上却找不到一篇关于您的专访,为什么会如此低调?


田:我只是做我自己该做的事,用不着大张旗鼓吧(笑)。


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记:您获得了无数个头衔或称号,哪一个最让您开心和看重?


田:应该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 吧。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据说这是中国第 5 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耀了。


网友缅怀


来源 | 人民网

编辑 | 蒙宛若

校对 | 王诗筠

责编 | 兰俊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更多新闻资讯,关注新闻频道微信推送

这些内容也值得读 戳开看看吧

惊险!小车突然飞下高速路高架桥,掉落村道上

慎吃鱼的这个部位!有人就因此多器官衰竭……

期待!南湖的水慢慢回来啦~全新的南湖即将呈现,时间定在......

如果你喜欢这个内容,就点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