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座骑楼半个城,百年商埠间的岭南文化 | 城市记忆

新媒体 广西新闻频道 2018-08-27

在广西有这么一座城市,她拥有着2200年的历史,她的文明史与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史同步开启,一路同频共振。岁月如歌,百转千回,这座独具岭南特色的山水古城还在不断续写着她的历史,演绎着欢喜与悲凉、平淡与传奇。



记者  谈颖

梧州,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位于西江之滨,地接两广双地,襟三江而连粤港,就是这座城市最笃定的坐标。作为百年商埠,这里的一街一巷皆有故事,而作为改革重镇,这里也正在用传承与创新述说着新的城市记忆。



1897年,梧州设关开埠,开埠后水上运输流光溢彩,来往的货船,遍地的商铺,斑斓的灯光,浓缩着梧州城内的声色光影。商业的繁华,让梧州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风情,无论是中西文化交融而成的骑楼建筑,还是有着“梧州西关大屋”之称的古民居群,都成为了这座城市里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



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彭志创

西关大屋是广州的荔湾区,就是广州的西关这一带的传统岭南建筑的形式。在明朝的时候就形成了西关。在清朝的光绪年间呢,这里成了富商豪门在这边定居的地方。它一般的特点是三间两廊两边对称,它里面的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砖来修葺而成,第二个上面有木的趟栊门,第三个人是有满洲窗这种建筑样式,它是我们岭南传统建筑的一种典型的式样。



梧州的西关大屋多为清代建筑,最古老的已有300多年历史,漫步古街老巷,时光会不自觉地逆向流转,光滑的石板,剥落的墙饰,半遮半掩的窗门,不时传来的鸡鸣犬吠,还有那些缠绕交错的电线,都在讲述着时光的流转,往事的隽永。而在这其中,有一栋特殊的西关大屋不得不提。



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彭志创

在1927年4月反革命政变以后,我们广西的地委就受到了破坏。在1928年1月份,在贵港就成立了广西的特委。在6月份就由地委书记朱锡昂和他的假扮的妻子宋志杰就在梧州这边租住了这个地方,进行开展工作,把它作为广西特委开展革命工作的地方。那在当时广西特委的意义在哪里?首先梧州这里是靠近了广州这个革命中心,所以,它有非常好的一个背景的支持。第二个梧州这里的工人阶级的队伍比较强大,而且他们很早就受到了红色革命的这方面的影响,容易发动群众,也容易组织工作。第三个,就是梧州的交通非常便利,培养出来的党员可以快速到广西各地组织开展各方面活动。选址在我们维新里,这片类似西关大屋的区域,开展工作和在这边组建组织,是考虑到两个因素。首先这边是梧州达官贵人在这边居住的地方,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更加稳定,更加隐秘。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个片区交通非常方便,四通八达,在人员转移和信息推送的时候,更加便于联络。



梧州鸳鸯江,因桂江的清水与西江的浊流同时汇入,而形成一清一浊,一急一缓,泾渭分明的江流奇景,被宋代诗人苏东坡赞誉为“鸳鸯秀水世无双”。鸳鸯江畔,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梧州城,在水运的兴盛中开启着百年商埠的荣耀历程。鸳江两岸,码头上下,骑楼城中,轮船滚滚,商铺连片,繁华一时。黄金水路孕育而生,六堡茶逐渐成为了出口热销的产品。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淑梅

梧州的历史很悠久,六堡茶历史也是很悠久。六堡茶是因梧州六堡镇而得名,因为我们六堡镇的农民以前有肠胃不舒服、肚子痛、感冒、发烧,都用六堡茶来泡水喝、或者焗、或者煮,所以病都是很少的。以前梧州是广西商贸最兴旺最发达的地方,而且船比较多。第一个英国领事馆都在梧州,第一个银行设在梧州,港澳码头一直设在梧州, 所以我们梧州通过梧州的码头,用水路茶船古道运出去广东、香港、澳门,再通过销往其他国家。六堡茶和其他黑茶有点区别,我们的特点用人工采摘,加工工艺比较干净,一般醒茶醒一次就行了,醒一次就可以泡十几泡,越泡越甜,泡到后面汤色虽然淡点,但它有茶气、有甜、回甘。要选好的六堡茶一个是原料。原料一定要是我们梧州的群体种,还有广西的大叶种、桂青种、乔木种是最好的,含量含物质比较丰富,而且回甘比较好比较耐泡。第二是看加工,加工肯定是传统工艺轻发酵,轻发酵之后再存放。轻发酵的茶放放,越放汤色就越靓、越红浓、越通透、清爽, 茶底比较软、柔软、有弹性,含物质比较丰富,就是最靓的六堡茶了。通过最近这十几年的打造,我们更加要求我们的茶以品质、品牌来带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广西的茶的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改革开放,通过新时代,让六堡茶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梧州的美食在广西素来有名,开埠百余年,富商巨贾辗转云贵川,出入粤港澳,开风气之先,使得梧州美食在融合了两广和云贵川风味特点的同时,也提炼出了属于本地的“梧州味道”。


记者  谈颖

骑楼在岭南一带的兴起,得益于商业的繁荣。漫步梧州城,街道两侧都是被保留下来的各式骑楼,这是百年商埠特有的历史印迹,也是岭南文化浓郁的地域特征。来梧州,就要逛一段骑楼街,因为,这里滋生着城市最市井的家长里短,也传承着生活中最有烟火气的美食味道。



记者   谈颖

广西人都说“食在梧州”,这是对梧州美食的褒奖,也是对梧州食客的认同。我手上拿着的就是一位梧州本地人手绘的梧州美食地图,今天,我们就跟着这张地图,一起去吃遍梧州美食。



每天早上,梧州各式茶楼里热闹非凡,约上亲朋好友去茶楼餐厅里饮茶,已经成为了梧州的一种市井文化,也是梧州人惬意生活的标志。不同于茶人品茶的单一寡淡,梧州人的“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一缕茶香,配上一桌粤式点心,干炒牛河、肠粉、干蒸烧卖、薄皮鲜虾饺……大家围坐一起,谈笑风生。而在这些茶楼中,最受梧州当地人欢迎的当属“冰泉豆浆馆”了。



冰泉豆浆馆总经理  邓钊波

说起冰泉豆浆呢,我们梧州人有它的情怀,它是我们梧州的一个名片。你来到梧州,你的亲戚朋友肯定会带你来,来到梧州不去冰泉喝豆浆就等于没来梧州,这是梧州一个特点,一个名片。



冰泉豆浆馆总经理  邓钊波

1935年就是一个小茅房,以前交通还没这么方便,公交车也没有,都要走路,我们小时候也是走路过来,原来河东是我们老市区走路过来要四十分钟左右。



冰泉豆浆馆总经理  邓钊波

豆浆馆几十年过来,经过了几代人一代代下来,从一个小小的店,到现在,一直传承下来。豆浆的浓度是其它豆浆的两到三倍,它的制作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从选豆开始要经过几个过程,选豆、还要脱口、去皮,要打磨,打磨完要过筛,还要煮。我们豆浆馆总店还是使用传统的厨房,用柴火煮,柴火煮出来,火比较均匀,很原始的,这做出来的味道是非常好的。


冰泉豆浆馆总经理  邓钊波

好多客人都是慕名而来,不管在广东的,在外地的,在香港的,作为客人都很希望,在其他地方,都喝到这么好喝的豆浆。我们也一直希望把这个冰泉豆浆发扬光大。从2015年开始,我们冰泉豆浆就开始有分店了。首先在梧州,到2016年去了桂林的阳朔,2017年去了南宁,2018年,现在呢,一直下来,我们冰泉豆浆馆的分店,一共下来有十几家了。冰泉要发展,作为品牌我们要发展下去,我们准备、计划呢,广西广东也好,还是其他地方,要把这个品牌一直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地处岭南文化发祥地的梧州,隶属“食不厌精”粤菜菜系,纸包鸡作为宫廷贡品和日常主菜的历史至少已有2200年,是广式卤味的代表之作,堪称传统节庆的第一道菜!轻轻划外面的玉扣纸,一股浓郁芳香随之扑鼻而来,“玉纸轻挑满堂香”,正是民间食客对于纸包鸡的褒奖。



梧州大东大酒家总经理  黄颂东

纸包鸡在1928年,当时我们办起酒楼搞特色,就是纸包鸡。所以后来就请了一个老师傅来,专门研究纸包鸡,引进厦门的玉扣纸包纸包鸡,里面没有油、又香,提取中药——腌,腌了以后通过油温来浸熟,是这种来历的,所以一直传到现在。1956年公私合营了,我是第九届经理,就是代代相传,那师傅传给我,一直到现在。纸包鸡以前没有蜜糖的,以前是白糖,偏酸, 蜜糖保持鲜味。还有我们通过中药,味精不要了、鸡精不要了,用中药来换,口感上香,保持香味,小朋友都可以吃。改良,得到老百姓的喜欢,很多广州、香港、北京、南宁、柳州、桂林都来这里吃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至今一直在活态流变着。它的创新发展,体现为传统文化内涵、制作技艺和现代理念的有机融合,做到既创新又不失本源。这正是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越发旺盛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关键所在。



梧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偏高且湿润,宜患热症和湿热症,所以梧州人有喝各种汤水凉茶的饮疗习惯。漫步梧州街头,随处可见的还有一款色泽黑褐、入口爽滑,甜中带苦的当地小吃,这就是梧州特有药膳小吃——龟苓膏。



双钱龟苓膏研发部  施伟东

双钱龟苓膏的前身是在文化路的一家凉茶店,主要是卖凉茶和龟苓膏。那个时候的龟苓膏只能现做现卖,很多离乡在外的梧州人,每次回乡都想把这口独特的“梧州味”带到他乡。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把传统龟苓膏剂型进行改良,研创出了龟苓膏粉,龟苓膏从此走出了国门。但是,由于龟苓膏的煮制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好,那为了让更多人吃上正宗的龟苓膏,九十年代初,我们又首创了易拉罐龟苓膏。2000年以后,骑楼城开始改造成为骑楼城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梧州旅游,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梧州的龟苓膏,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将易拉罐换成了塑料碗,使龟苓膏携带起来更加方便,将梧州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



一座骑楼半个城,如今的骑楼城里,大量骑楼由于年代久远,居住功能正在逐年退化,但商业属性却有增无减。走在骑楼城的街道上,古典建筑与时尚精品店相依相融,当年的市井之气也风吹云散。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梧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的5A级景点。骑楼城,这部见证了梧州百年历史的“活字典”,将在一代又一代梧州人的伴随下散发出新一轮的独特魅力。



记者   谈颖

经历千年沧桑、百年风云,梧州的一山一水,一街一巷,皆成历史,皆为文化,皆是故事。现如今,随着梧州城市发展西移,许多老居民与商家陆续牵出了骑楼城,但与此同时,新商户也随之而来,这一进一出的更替之间,也记录了城市发展的时代印记。






来源 | 经济新观察

编辑 | 王诗筠

校对 | 游芸

责编 | 李羽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更多新闻资讯,关注新闻频道微信推送

这些内容也值得读 戳开看看吧

定了!9月1日起广西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这三种情况才给打吊针

最爱秀台风“贝碧嘉”造访,大风大雨今晚到!

《印象•刘三姐》破产重整,548名职工领了5000万


如果你喜欢这个内容,就点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