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你老了,在广西该如何养老?| 周六见

新媒体 广西新闻频道 2018-10-10


////////



随着老龄人口增长,“银发潮”面临的最迫在眉睫的就是养老问题。独居老人无人照顾、养老院一床难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各类新型养老服务产业相继推出。


可最近有消息传出,一家在广西最早提出居家养老的大型社区服务平台陷入困境,前后关闭了40多个站点。原因究竟是什么?“银发潮”养老的各种困局,我们又该如何破解和前行呢?广西新闻频道《新闻在线》深度新闻调查板块《周六见》,本周一同来关注《“银发潮”的惑与破》。 



广西知名养老机构陷入困境   新型养老如何抵御“严寒”


记者 刘如云 :



我现在是在南宁市老来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百花岭站点,听附近的居民说这个站点已经有四个月没有对外服务了,这几天我们同时走访了其他站点都跟这里一样,暂停了所有服务,只有一两个站点还有工作人员在里面处理一些工作。



黄大爷是老来福的常客,他说,关门这几个月,附近的老人家都没什么地方休闲娱乐了,他们很希望能重新开业。


南宁市百花岭社区居民 黄叔叔 :



有打麻将、打牌、打乒乓球,有活动好开心。


而长湖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来福是今年民政部门要求在该社区挂牌营业的,但运营一直不太正常。


长湖社区社区工作人员 :



没正常营业过,至于什么时候关,关不关也等于关了一样。没实际性服务,没有人运行。


在南湖附近一家老来福站点服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来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公建民营的新型养老机构,最初由广西一家企业出资投资,但似乎资金运转出现问题,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不再投入资金来支持。



该工作人员还透露,从今年4月开始,部分员工一直都没收到工资相继离职了。




因为我们收费不高,你说靠机构来运营撑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想想捐赠机构怎么可能一直给你投钱没有回报的。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又少,原来居家养老的机构挺多,你看现在还有几家。

老来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老来福近期已陆续暂停了40多家站点,记者提出想联系老来福主要负责人,但他却称不方便透露,只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和企业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广西:2014年养老机构加快发展      “老来福”曾是重点试点品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2012年起,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



而银发潮的到来,也让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缺陷等问题颇为突出。2013年,国务院首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下发到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机关,要求丰富养老服务业,同时也鼓励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邓莉莉 :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政府把场地建好了,设备买好了,很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吸纳社会组织来进行运营。


老来福:疑扩张迅速资金跟不上   被迫关停大部分机构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2014年,广西也提出《关于促进我区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后,广西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南宁市老来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非盈利养老服务组织,运作模式是由民政部门为其提供场地,由广西一家企业作为出资方,老来福团队进行具体操作和运营。


每个养老服务站会配备理疗室、娱乐室以及舞蹈室等,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保健康复等居家养老服务。



当年,老来福也是南宁首批医养结合的试点单位,迅速得到肯定并在全市大范围推广。




服务对象基本定位是自理性老人为主,每天过来服务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文化娱乐,还有棋牌,往往这样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那就会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付费意愿,还有一个是付费能力比较弱。

广西养老产业联合会副会长 彭绍凤:


广西:养老产业迎来新生机   “多元化”是否得认可?


2015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创建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及文件,探索养老服务业的新模式。


除了公建民营的“老来福”外,依托广西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各类社会化新型养老服务产业在此期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 刘如云 :



我现在是在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今年1月起,一家互联网+医养结合的公司正式与这里签下了合作,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下载我手中的APP,如果家中的老人遇到不舒服或者是紧急情况都可以通过APP进行订单,那么在后台这里的医护人员接到订单后,会立刻赶到家中为患者进行服务。


与该医院合作的医养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如果突发病痛,亲人没办法及时把他们送去医院会很危险。



2015年,依托国家养老全面放开的契机,公司开始研发“医养服务家”产品。经过两年的市场调研、设计,最后把试点定在柳州,正式与当地医院和社区开展合作,这也是广西首家互联网与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南宁医养服务家投资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区域负责人 周海发 :

       我们有五个板块,一个是医疗服务、一个是家庭医生签约、还有护理服务、护工、家政这一块,就是服务类别里包含了很多,当他有需要的时候他就点单,当服务结束了以后他才会进行付费。


截止目前,仅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就总共在该平台服务70多单,大多都是高龄老人。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一科护士长    覃雪莲:都是这种中风、脑出血、还有就是失能、半失能、卧床的那种老人家。


“五星级”养老院陆续在广西落地    打造高端品质养老


除了互联网+的养老模式,广西“太和·自在城”、合众优年养老社区、梧州市岭南生态养生城、桂林国际智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大型养老产业项目也纷纷在广西落地。



2017年10月,“太和·自在城”在武鸣区正式运营,这也被民政部门确定为“广西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在园区内,有一整套大数据平台,可随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且从日常娱乐生活、老年大学、康复室再到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



入住老人  李华年:一般我们是早上起床,早操以后休息一会儿,我老伴儿就去整个园区去走,走一个小时。


入住老人  欧阳柱:我们准备在这里住十四年多,现在我八十几了,到那个时候九十七了。


入住老人  周怀玲:我觉得在这里的生活很愉快,像我们自理的,是一种享受啦。


多方加入养老项目   “多元化”养老能走远吗?        

      

此外,一些知名房产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入养老服务产业,比如华润集团和泰康人寿的2400张养老床位建设项目已在南宁落地,2019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养老创新也给一些创业者带来了新机遇。



今年4月,南宁一位独居老奶奶家里装满电子产品的新闻被广泛传播,于是,“机器人”养老的概念进入了很多人关注的范畴。



该“机器人”产品所属公司负责人邓健均告诉记者,原本他们的智能家居只针对年轻人市场,后来发现其实老人的需求更直接。


南宁克雷蒂商贸有限公司   邓健均:现在的摄像头都可以带对话功能的,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在家里做对话,如果感应器监测到燃气泄漏,直接有一个警报,甚至我们是可以做到它可以是自动去关闭一些气阀,我们是可以配合一些机械手去做。



另外,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村民八姑正计划将自己60平米的店铺做成公益性的老年饭堂,老人家每个月只交300元伙食费,就可以方便地解决一日三餐。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村民 八姑:我们这里有1000多个60岁以上的老人,然后外出打工的儿子和女儿都很关心老人在家自己煮自己吃,所以我就想着把他们集中在这里做一个老年饭堂。


部分服务未被广泛认可  产业良性发展仍需多方努力


从社区养老、旅居养老、地产养老、互联网医养结合到各大综合性大型养老机构,广西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后,也让养老行业遇到了新生机,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类养老机构也面临各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是否能一一迎刃而解迎来真正的春天?各级政府部门又该如何推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呢?


医养服务家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平台毕竟带有商业性又是新项目,很多市民处于观望状态,目前用户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南宁医养服务家投资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区域负责人 周海发 :虽然说很多政府的政策是支持了,但是没有一些细节的条款,所以市民他们会有担心,第二个是担心安全风险这一块的会多一些。


一些有着养老理念的新型产品,由于新颖好玩得到大面积传播,但购买率并不理想。


南宁克雷蒂商贸有限公司   邓健均:可能是现在的产品还需要逐步逐步完善这样一个问题,而且它没有一个足够大的规模和覆盖面的话,他始终还是不愿意去接受的。


而一些知名的大型养老机构,虽然在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上有保障,但市民对养老机构的概念还停留在以前单一的养老服务上,让他们投一笔不低的费用会觉得不值得。当然,还有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很多老人的退休金还达不到入住要求。


南宁市民  李阿姨:我65岁,我的工资才两千三百块钱,我愿意来,但是我的条件不许可。


另外,扬美村八姑自发的公益老年食堂也遇到了波折,1000多户60岁以上的老人,支持率仅有不到20户。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村民   许朝铿:我今年76岁了,不是不好,我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现在我们还自己做的饭菜,所以不太需要。


太和自在城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的养老机构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购买率和入住率不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怕自己服务质量跟不上,人才缺失如今是整个养老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他坦言,自在城大概有2500张床位,必须要配备一线服务人员800名左右才可以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他们需要花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团队。



太和自在城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鲍翊海:我们所有一线的服务人员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都是院校我们自己培养的专业的服务人员,这样一来,服务人员年轻是优势,但是跟系统磨合,它也是劣势,所以我们不希望一下住进很多人而造成服务品质的低下。


市场开发仍需谨慎决策


记者了解到,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市民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而市场开发模式、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等也都在探索阶段,所以开发者首先得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对市场进行准确的细分和评估。比如像社区养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和服务定位, 不能一味依赖企业资助和政府兜底。



另外,即便全面放开养老服务,政府部门也应有一个系统性的统筹,在行业的规范和约束下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不能随便一个项目都挂上“养老”噱头,避免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扰乱市场,导致市民对养老市场化有抵触心理。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邓莉莉 :

第一就是政府要承担起主导责任;第二还是谨慎选择发展路径,选择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范围等等,从养老类社会组织来说,就是要抓住政策利好的机遇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进行多资源整合,以国外成熟的养老体制为例,他们也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模式,由第三方来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水平进行评估,分配不同的服务项目,老人能承担费用,资源也不会浪费。


广西养老产业联合会副会长 彭绍凤 :比如说他认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每一个月或者每一周需要8个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那么就是有这些服务能力的人这些机构为他提供每一周8个小时的养老机构服务就好,等到他的生活能力近一步下降的时候,需要机构养老才会转接到机构里面养老,对于他们的费用从居家、到养老公寓到养老机构,他们是逐渐过渡的。














虽然我们养老产业发展还在探索阶段,也各自面临不同的困局,但各方都在积极做着努力和改变。近日,民政部门在广西各地继续推动养老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养老小镇;养老社保体系也在逐渐完善。


社会上的一些大型养老机构,比如太和自在城近日奔赴各地,正在积极谈着多项创新合作;互联网医养平台也继续寻求与更多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一些公益组织也正在做着新的养老观念的宣传和普及。


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广西也能打造舒适完善的养老体系,“银发潮”的养老困惑也会逐一解决。



记者 | 刘如云 邵武军

编辑 | 刘慧

责编 | 兰俊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更多新闻资讯,关注新闻频道微信推送

这些内容也值得读 戳开看看吧

去泡泡屋里赏月吗?扒一扒南宁最好玩的、最有味的中秋活动

中秋高速不免费!出行高峰21日下午就到,这些路段可以绕行

“马大哈”搬家,把一编织袋28万现金落在电梯里…

如果你喜欢这个内容,就点个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