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愚公移山”六旬老人用200万块石头建避风港 | 广西4人登上“中国好人榜”
5月30日电 中央文明办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5月“中国好人榜”。
经地方推荐、集中展示和网友点赞评议,
共推出105位中国好人。
其中,有4位广西好人上榜,他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好人
30年搬运200万块石头徒手建造
船舶避风港的六旬老人陈光权
人物故事:
陈光权,男,1953年生,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一名普通的岛民,义务建造并守护着“马拉港”。
陈光权为了渔民能够安全出海捕鱼、为了打渔回港的渔船能有躲避风雨的地方、为了维护渔民的身边利益,义无反顾当起了现实版“愚公”,用了30年的时间,搬运了200多万块石头,徒手建造船舶避风港——“马拉港”。
一头牛,一根铁杵,一副手套
以前听朋友谈论“愚公移山”时,总带着几分戏谑,总觉得不切实际,真的有人能将如此枯燥乏味的事情做下去,还不求回报?但听到陈光权的故事,我们都会明白其中深意。
涠洲岛东面以前是没有港口的,附近渔船回港都要绕到西边去,但距离最近的一个港口也有十几公里,船需要开一两个小时才能抵达,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根本来不及躲避,出海渔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1986年,涠洲岛遇台风,东面100多艘渔船来不及赶到避风港,被滔天巨浪掀翻,损失惨重。从那时候开始,陈光权便有了建立港湾的想法。在涠洲岛东部海边有一条小沟岔,是建造海港的首选,但是这个地方正对着风暴方向,风急浪高,施工存在困难,正因如此,很多人有这个想法,却没有付诸实践、望而止步。而陈光权却没有打退堂鼓,他迎难而上,说干就干。当时他手上只有一头牛、拉着一辆自制的牛车,扛着一把耕田用的铁耙,拿着一根铁棒和一把铁铲,还有一副纱手套。在这些装备中,牛车是用来拉石块的,铁耙是用来耙沙开航道的,铁棒是用来撬石块的,铁铲是用来挖沙开路的。陈光权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进驻只有一个人的建港工地。
30年如一日,累死20多头牛
1989年,好不容易建好的部分堤坝,在一次台风中被海浪全部冲垮,石料被海水冲走,连带着之前的努力一并消失。可即便如此,陈光权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堤坝倒了,就重新来过。拉石料、砌堤坝,陈光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件事情上,“马拉港”每一块石头,都是陈光权的心血。
有人问他,这样值得吗?他说:“值得啊,牙齿搬掉了我都不怨。”由于长期搬重石,陈光权经常咬紧牙关,长期如此,引起牙齿松散、脱落。因为心底有这样一份坚持,他从未想过放弃。而这一份坚持,大家都看在眼里,纷纷伸出援手,只要空闲,就主动过来帮忙,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造福大家的事。
30年如一日,每天超负荷的劳作,几千斤的石料来来回回拖运,牛都累死了20多头,陈光权也不再青春年少,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马拉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马拉港”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它让百艘渔船可以放心出海,就近回家。
同船合条命,小我成就大我
现在的马拉港里停了很多渔船,大家打心眼儿里佩服和感谢这位“愚公”,捕鱼归来时,都会给陈叔留些新鲜鱼虾。
在涠洲岛,客家人祖祖辈辈流传着一句“轻霜打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的谚语。他们世代遵循着“同船合条命”的精神,在共同利益面前,人们可以牺牲自我的利益,用小我来成就大我。
“愚公移山”移的就是一份坚持,300多米的简易港口,在这片广西最大的海岛上,续写着传奇。
来源:广西文明办
见义勇为好人
生死半小时 挽救患病妇女的杨海林
人物故事:
杨海林,男,53岁,1966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曾任人民银行桂平市支行行长、平南县支行行长、贵港市中支办公室主任、外汇管理科科长,现任广西贵港市中支宣传群工部主任科员。
多年来,他一直秉承一颗见义勇为的心,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用一腔热情无私为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温暖着身边人,传递央行正能量。2018年8月8日《金融时报》以题为《生死半小时》的文章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此外,2018年第8期人总行《女职工之窗》、南宁中支“八桂金讯”、南宁中支工会网站等也先后刊登他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成为贵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素材。
2001年8月的一天,他陪同外地中支的一批老干部到桂平市金田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金田水库拐弯处,他看到对面而来的两辆车发生了严重车祸,一男性农民腿都断了,另一女性农民裤子爆裂,下阴不停流血,场面惨不忍睹。他二话没说,迅速下车抢救,并自己掏钱拦截一辆农用车,火速送伤员到桂平市人民医院抢救。
在农用车狂奔医院的路上,他一方面不停地与两名伤员对话,防止他们昏迷不醒;在问清楚电话号码后,及时通知伤员家属;另一方面又电话通知桂平市支行办公室4名干部从速赶到桂平市人民医院急诊室等候。虽然两名伤员浑身是血,不停痛苦嚎叫,但他也没有任何顾虑和害怕,心里只想着奋力抢救伤员,伤员的血染红了他的衣袖,他也全然不知。结果,从下午4时一直忙到晚上8时,完全忘了吃饭和喝水。
伤员家属来到病房后,眼泪不停的流下来,而且流了两次:一次是为重伤员流下的伤心泪,因为他们的亲人实在伤得不轻;另一次是为杨海林等同志流下的热泪,他们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抢救伤员赢得了时间,为此,伤员家属无比感激。
一个多月后,伤员家属想送金田淮山、木耳等土特产给他,他都婉言谢绝了,此事被传为佳话。
2018年7月17日下午近6时,在贵港市新世纪广场西南角,一名50多岁的妇女在绿化带旁不停地呻吟,嘴里直喊“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
事后得知,该妇女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病,该病发作必须马上处置,否则大部分的病人会在半小时内死亡,所以民间也叫“生死半小时”。
由于绿化带较高,且附近路段因建设立交桥已经封路一年多了,行人稀少,而该名妇女又在绿化带里面,求救声太小,所以难以让人看见并发现。
当时,杨海林正在办事路过,由于中风5年(2014年7月脑出血25毫升)了,他走路较慢,无意中发现了该名喊救命的妇女。走近一看,发现该妇女四肢抽筋,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时有口水流出,似乎命悬一线。他又看看旁边,发现停放有一辆电动车,地上还有一个红色塑料袋,袋里面全是药。
情况已非常危急,来不得半点犹豫,他一方面迅速拨打110、120求助,另一方面,在他已经中风导致右边身体几乎不听使唤的情况下,依然独自一人用左边肩膀顶住该妇女,防止她跌倒,坚持了5分钟左右,他都顶不住了。不久,又和办事路过的青年女职工黄燕,对患病妇女进行施救。
施救时,有几个妇女、儿童路过,看到这情况都心慌了、害怕了,不敢伸手帮忙。之后他们又七嘴八舌:“病人脸都变黑了,闭上眼睛了,手脚不动了,看来是快死了,你们快停手吧,免得有霉气上身……。”但他和黄燕根本不在乎,大声说:“她没有死”、“死人也不怕”,继续帮助那妇女持续按压人中、虎口、胸部。
救护车到来后,他又毅然加入到搬运病人的行列。等救护车开走后,围观的人们缓过神来,想问一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已经悄悄的离开。
事发一个多月后的8月23日上午,患者家族和群众代表将一面写有“救死扶伤 传承美德”醒目大字的锦旗,送到贵港市中支一楼营业大厅,感谢他们的救人美德。在场的贵港市中支副调研员谢平动情地说:救死扶伤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名员工救人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传递了正能量,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他时常挂念着贫困学子,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多年来,多名贫困学子获得了他的资助。其中一名是大岭镇初中学生,其父亲是残疾人(因车祸截断了双腿),母亲离婚了,他资助300元;一名是罗秀镇初中学生,家境贫困,其兄弟姐妹多,吃饭都困难,他资助了200元;一名是国安镇瑶族小学生,贫困户,他资助500元;一名是罗秀镇石脚屯优秀学生,其父母都因肺病去世了,剩下爷爷奶奶,临近初中毕业了,但无钱继续读书下去,他知道后,马上向桂平市教育局、妇联反映,也直接打电话到贵港市教育局局长办公室反映,结果,该学生被保送南宁华侨学校免费读高中、大学,直到毕业,该学生他捐款200元。
罗秀镇雅石屯一农民,中风卧床几年了,家庭困难,经同学介绍情况,他2次共资助600元。
常言道: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则是一种选择。对于杨海林来说,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就是对乐于助人、乐于付出精神的最好诠释。他表示:乐于助人是一种常态,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依然会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见义勇为的机会,还要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和见义勇为中,积极践行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来源:广西文明办
诚实守信好人
一诺千金,扎根大山35载教书育人的
乡村教师陶凤英
人物故事:
陶凤英,女,瑶族,1965年2月生,群众,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山界屯小学教师。
35年前,她挨家挨户上门,对家长们说:把娃儿交给我吧,我会教好他们!这是一声呼喊,也是一句承诺。
要说一诺值千金,巍巍大瑶山最能见证——为了让山里娃不辍学,她足迹踏遍山路台阶;为了让校舍不透风不漏雨,她双手撑起一片天;为了让学生走出大山,她俯身作路,甘为人梯。她,是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山界屯教学点的“妈妈老师”陶凤英。
一诺致家长:把娃给我,我会教好他们
她从家长那里“抢”孩子:“把娃给我,我会教好他们!”这个承诺,说给家长听,也是在勉励自己。为了孩子们,她当一诺千金。所以,在莽莽大瑶山,在零星教学点,她已驻守有35个年头。
从教35年来,因为出色的教育工作表现,陶凤英曾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山外学校工作,但她始终没有动摇,选择了留下来。所以,数十次的调动中,她是“从这山头调到那山头”。
连接县教学点的山路,有“十二弯”之称。偏远的教点,陡峭的山路,在当地这么形容:上山能碰到鼻梁。那是陶凤英从教生涯的第一个教学点,当“前任”告诉她该教点有十多个孩子、两三个年级,她甚感欣慰。谁知新学期开学,孩子们却不见来报到。上门问原因,多数家长板着脸回答:“家里农活正忙呢,孩子哪有空读书!再说了,读了书也不还是山里娃!”陶凤英默默退了回来。家长“上 一天学不如做一天工”的观念,深深刺痛了她。任凭她上东家下西家地做家访,却仍是收效甚微。如果家长是这般认知,怎么能教孩子有更远的见识?陶凤英在犹疑,在思考。
寂静的深山,纯朴的瑶民,大瑶山养育着世代瑶胞,却也阻隔着外界的信息,形成了山里人不重视教育的现状。陶凤英思考再三,打算从家长的意识着手。
一约给丈夫:你须和我一样,要爱学生
山里的教学条件相对艰苦。课桌椅坏了,门窗破洞了,校舍的墙该修了……艰苦的条件,阻挡不了陶凤英的教学热情。所幸,她有一位勤恳忠实的丈夫,支持她的事业。
结婚之前,陶凤英就有约在先:“我爱学校和学生,你是教师的丈夫,你要和我一起爱学校和学生。”丈夫莫运斌点了点头。从此,修缮校舍的任务落在了这个丈夫的身上。
在能段教学点任教时,这里的教学设施、住宿条件都非常简陋。陶凤英执着的驻守,打动了当地这个青年人的心,两人喜结连理。运沙子、水泥,给校舍刷墙壁、铺地板,重任压在这对新婚夫妇的肩 上。在一个暑假里,他放下地里的农活,同陶凤英一起动手修缮校舍。当学校修缮工作顺利地通过上级验收,别人地里玉米绿油油一片,自己地里却是长满野草,陶凤英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当学生要用餐,没有厨房和厨具,她把学生的心声告诉丈夫,莫运斌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第二天,他挑着建房、建灶所需的工具,找来用木板,修理床铺、建好厨房、厨柜、切菜桌,安装好水电,修好教室门窗、课桌椅。
陶凤英在背后夸他:“这是一个什么事都难不倒的男人。”莫运斌却称:“她能处处为山里的孩子着想,我必须支持她!”
2012年,学校由于地质原因需要易地重建,需要另外征地。征地这个苦差不好做,陶凤英同丈夫一起,积极配合村干部,几次召集瑶胞开会商讨。“旧校舍对学生来说太不安全了,不选好址建好学校,孩子们就会受苦,外面的教师也请不来,吃亏的还是咱们的孩子!”陶凤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来,村民最后同意捐地建校。最后,群众经过换地捐地,学校得以建起来,一座崭新的水泥楼房矗 立在瑶村中,成为村中最美的建筑。忠良乡乡长连声称赞:陶凤英老师一个弱女子,做到了一件连政府都难做到的事,了不起!
一心为教育:顺着这条道,走出大瑶山
在家长眼里,她是家长最信任的老师;在学生眼里,她是他们可亲可爱的“妈妈老师”。面对信任与重托,陶凤英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把娃给我”那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大山巍巍,长路迢迢。陶凤英至今已经调动了9个“山头”,她甘之若饴,为山里的孩子照亮走出大山之路。
在深山教学点工作,陶凤英既是老师,又是管理员,既是炊事员,又是保姆。她利用休息时间上山砍柴,帮学生中午热饭、煮饭、炒菜,给学前班儿童喂饭。她帮助学生剪指甲、梳头、洗脸、洗手, 教育瑶山的孩子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春夏时节,暴雨频繁。为了学生上学、放学的路途安全,她将学生一个个背着渡过小溪。有一次,当她把学生安全背到对岸,在往回走途中,差点被洪水卷走,幸好溪边有一根小树救了她。
再苦不能苦孩子!陶凤英直面艰苦,在交通闭塞的教学点,上街买米、书本、教学用具,全靠步行肩挑。走在荆棘的丛林小路,越过莽莽森林往返16个小时,早上点着火把出门,一直到晚上月亮露出 才踏进校门。更加困难的是,住在贫瘠、黄毛草岭上的瑶胞们的吃水,可谓清水贵如油,挑水要到1里以外山下挑,上下至少一个小时。陶凤英用不足1.5米的矮小的身躯支撑起沉重水桶,她用积极的心 态,把它当作锻炼身体。学生和群众们看到她身上的巨大能量,称赞陶凤英为“铁脚老师”。
住在用黄泥垒成的校舍,竹片织的门,竹篾扭成的锁,屋面盖着破烂不堪长有青苔的木皮,下雨时,办公室、卧室都漏雨,水浸湿了鞋,陶凤英从每月39元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购买薄膜,遮挡雨水。 苦中作乐,是一种顽强的心态。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陶凤英利用休息日和孩子们上山砍柴、采野果、找竹笋、寻青藤换成钱,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在无私的爱心呵护下,孩子们身上的黄泥不见了,衣服 鞋子干净了,也更喜欢上学了。
当地群众受她影响,不约而同捐工捐物,把学校重新修整一新。这使得陶凤英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乐开怀,师生们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了。春去秋来,由于组织的需要,当把陶凤英老师调离了这 个教学点时,学生和瑶胞们依依不舍,含泪送了一程又一程,孩子们深情呼唤“妈妈老师”要回来呵……
陶凤英深知,要教好学生,光靠激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潜心钻研教育方法和创造性的工作上,复式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为此,陶凤英长期不懈地积累经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方法。她的复式教学成绩优秀,成为全县典范,也成为金秀“西发项目”小学参与式教学培训班“小学复式教学”老师的指导教师。她的复式教学法,在全县复式教学工作中获得推广。
35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孩子长大走出大瑶山,走进更广阔的世界,但她依旧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信守着最初的承诺,坚守对教育事业的那片初心。
来源:广西文明办
敬业奉献好人
冲锋陷阵,用忠诚守护一方净土的
禁毒尖兵韦加志
人物故事:
韦加志,男,壮族,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西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200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是禁毒战线上冲锋陷阵的“拼命三郎”,追捕毒贩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连克大案战绩斐然,以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人民警察之歌。
韦加志同志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2002年3月,韦加志同志获悉一名“恶霸级”吸贩毒人员潜回家中,他毅然决定拿其“开刀”。在抓捕过程中,韦加志同志被吸贩毒人员砍了三刀,但他依然忍着剧痛与民警将其当场抓获归案。
“当禁毒警察就别怕危险,怕危险连警察都别当。”韦加志同志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9月22日,韦加志同志在得知宜州籍毒贩宁某购得毒品并运往宜州贩卖后,立即民警前往拦截,但宁某拒不下车接受检查还自称有艾滋病,谁敢上前就咬死谁。韦加志同志毫不犹豫地猛冲上前将其牢牢的控制住,在其车上查获海洛因349克。但他的手臂也被嫌犯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2014年11月初,宜州禁毒大队接到举报称,来宾市2名毒贩购买一批制毒原料并运往宜州某乡镇制造毒品,具体制毒地点不详。韦加志同志多次只身前往该乡镇附近几个村屯的山上进行蹲点观察,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缴获毒品氯胺酮20公斤,毒品半成品44公斤、制毒原料50公斤、制毒配剂20余箱,涉案小汽车1辆。
2017年5月初,宜州禁毒大队获悉有一名外号叫“凤姐”的贩毒嫌疑人,贩毒数量多社会危害大且反侦察意识较强。韦加志同志多次走访制定周密抓捕计划,并于5月某日晚22时许将嫌犯抓获,当场从其汽车上搜出2大包冰毒,从中获得大量涉毒线索,成功将其他嫌犯抓获,缴获毒品冰毒1976克,毒资2万余元,涉案小汽车1辆。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在韦加志同志的带领下,宜州禁毒大队共破获毒品案件221起,其中重特大案件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0人,其中韦加志同志主办的毒品案件就多达80起,协办的案件30起,亲手抓获贩毒人员55人,缴获毒品海洛因、冰毒、氯胺酮达90多公斤,涉案小汽车16辆,毒资100万余元。
“如果我们放纵了毒品罪犯,我们就是天大的罪人!”这是韦加志同志常跟民警说的一句话。2014年6月25日,韦加志同志成功抓获2名贩毒人员黄某、韦某,当场缴获毒品海洛因350克。2名毒贩悄悄托人向韦加志同志提出要以城区黄金地段两块价值超百万的地皮作换他们自由。韦加志同志根本没有动心,反而耐心地做起他们的思想工作。根据黄某和韦某提供的线索, 7月2日,民警们成功将该贩毒团 伙的“上线”抓获,当场缴获350克毒品海洛因。
禁毒警察是“刀尖上的行者”,韦加志同志用“忠诚”守护着一方净土,他多次只身闯虎穴,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并先后3次荣获个人三等功、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禁毒标兵、河池市道德模范等十多项荣誉称号;2015年6月,荣获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领导的亲切接见。
来源:广西文明办
除了他们,还有为教育倾其所有的93岁优秀教师黄厚瑜,有匿名捐款近40载的八旬工人许惠春,有飞身救起滚落扶梯婴儿的年轻士兵王子昊,有为战友扫墓60年的九旬老兵孙玉龙,有常年驻守沙漠哨所的兵团人付永强,有自主创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耄耋老人姚崇全,有放弃城市工作回乡照顾养母的孝子钟文珠……
榜单
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
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情怀和力量。
向他们学习!
来源 | 中国文明网
编辑 | 蒙宛若
校对 | 李姗姗
责编 | 李羽
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媒体出品
更多新闻资讯,关注新闻频道微信推送
突发!南宁经开区一在建舞台垮塌,数名施工人员被埋,救援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