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师生提议设立校园自然保护小区背后|生态文明践行录

张一诺 谭羚迪 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2020-09-14

  晴好的秋日下午,穿梭于北京大学的角角落落,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树木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层次错落有致。

  500多种植物为这座主体部分由明清时期建造的中国传统园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让莘莘学子感受到四季轮回、岁月变迁。

  招摇的枝条与飘洒的落叶自然引人注目。而在树林深处,还“潜伏”着220多种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以及鹰鸮、东方角鸮、鸳鸯等。此外,这里还有兽类11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1种、蝴蝶27种、蜻蜓26种……

  看到这里,您是否觉得北大校园可谓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呢?近日,确有消息传出——为更好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北大师生提议设立校园自然保护小区。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北大校友谭羚迪向《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证实:“目前,校方已就这一提议进行多次论证,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部门也对此表示支持。”

  据介绍,若北大校园保护小区设立成功,则这一保护小区不仅是国内首个校园自然保护小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

  谭羚迪说,北大设立自然保护小区的构想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植根于10多年来校园内外自然爱好者、志愿者对这里生物多样性的关爱、监测和研究。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希望借此探索一种公众保护模式,除使自然保护小区内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外,还可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北大校园内的次生林景观。与一般城市绿地的树林和草坪相比,次生林中的原生灌丛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绿色”北大


  从北大图书馆东门石狮子处出发,环绕未名湖,一路观测记录七叶树、平基槭、暴马丁香、凤尾丝兰、珍珠绣线菊、君迁子、流苏树等植物,11月1日,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部分成员又踏上了每周2次的校园植物巡护与物候监测路线。

  据谭羚迪介绍,尽管当日所走的是为推进自然保护小区设立而开辟的一条新线路(北线),但基于校园植物、鸟类、昆虫、鱼类而进行的监测巡护工作则持续了15年。特别是2009年以后,在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北大绿协开展了系统的校园鸟类监测和植物物候监测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北大校园内生长着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群落结构完整的次生林,未名湖区域几乎微缩了东亚平原湿地景观的所有类型,保存了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原生的生物多样性体系。同时,北大还是中国东部鸟类迁徙路线上很多迁飞鸟类的歇脚点,而且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这样的歇脚点愈加珍贵。

  因此,不论从校方管理层面来看,还是从保护北大校园物种和环境来看,注重保留这里的原生植被和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区”实践


  按照目前提出的方案,北大校园自然保护小区重点保护区域面积约为42.5公顷,涵盖未名湖区、勺海、西门鱼池、鸣鹤园、红湖、镜春园、朗润园、燕南园和西门外蔚秀园的水域和次生林,其中部分区域会停止清理枯木、落叶,不打除草剂或农药。

  构想中,保护小区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校园游憩管理和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包含定点、样方监测与样线监测——这主要脱胎于北大绿协的例行动植物监测。校园游憩管理则通过设置展示牌、定期巡护等措施,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游憩对校园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干扰。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则以分区管理的方式进行,将小区划分为4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重要物种栖息空间、水体和园林景观区。

  自然保护小区是在人口密集、经济社会活动频繁的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管理和对人为活动的合理控制来维持生物多样性。由于不是依靠隔离人与自然,而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进行保护,小区的普适性更强,也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拉近自然保护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参与是自然保护小区最大的特色。”从学生时期北大绿协的一员,到工作后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继续从事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谭羚迪最希望推动的,是由校园到城市,公众可以共同探索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共同为家园的保护与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热心、力量与智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