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人间,值得拼搏,但别拼命!

青春北京 2019-07-09

靠谱青年

首都视角 青年话题 赤子情怀

本文综合自灰鸽叔叔、地球村9号,文中“我”指灰鸽叔叔作者。

拼搏,不是拼命。

昨天上午,是《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心酸》;昨天傍晚,是《凌晨4点的上海》。很多网友说,这个社会,努力生活的人,谁不是在拼命。

巧合的是,一个曾试图拉拢我一同创业的中年人也曾这么说。后来就有了我这篇文章:《我为什么不赞美加班》(原作者:灰鸽叔叔写关于加班现象的看法)。

这人间,值得拼搏,但别拼命。

我曾经做过早新闻的编辑。凌晨三点,是起床的时候。我一直以这段职业经历为傲。

这个岗位的下班时间是上午9点。但我一直觉得自己可以再多干一点。

我做了一些尝试。写更多的稿子、参加更多的演讲、做更多的节目,试图挣更多的钱。我回到家倒头就睡,然后起床就干。

在一个好不容易腾出的休息日里,我突发奇想,开始翻看我车载斗量的作品。

用四个字来形容:面目可憎。有些甚至离差错一线之隔。

但我在拼命时完全意识不到。

我就像是疲劳驾驶的卡车司机,使劲儿睁着眼,但车辆却往山沟里疾驰而去。

精力和效率一定是成正比关系的。所有血肉之躯都不能例外。

我曾经想展现自己的无可取代。我一边抱怨着工作量,一边又害怕领导在布置任务时忘记我。

地震时,我想在一线;世界杯时,我想在一线;重大事件发生时,我想在一线。几乎所有的伙伴都认为,灰鸽是个台柱子,少了他许多事情就办不成。

直到我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的左眼有一半视野一片漆黑。

我带着这个一半漆黑的左眼上完了早班,然后不以为然地去了医院。

医生马上就把我关了起来。我随后经历了一场五小时的手术,和长达半年的病假。

很快我就懂得一件事:你拼着命都想要的安全边界,树立的岗位门槛,其实不堪一击。在职场的链条上,没有谁无可取代。而且,这种取代比你想象得还要快。

许多拼命的本质,只是比别人花的时间多,但并没有比别人更厉害。

我曾经在上班路上看着卖早点的人正在张罗自己的店铺,也曾经在深夜看着商店门口打着哈欠的店员。

我曾经问一个油条炸得特别好的老板:白天干嘛。

老板两眼一瞪:睡觉。

别的油条摊主人换了又换,只有他家的油条始终门庭若市。

每天五点出摊,是拼搏;每天下午睡觉,是不拼命。只有拼搏而不拼命,才会让自己不厌倦,才会让自己更有效率,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

我曾经在心理咨询室看到一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父母都是医生,每天早出晚归,亲子关系极其冷漠。心理咨询师一直试图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职业,父母的眼神里也都是歉疚和焦虑。

母亲说,我们那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嘛。

孩子头一扬:那你就不能现在就为了我吗。

我以为这个故事会有个互相理解、感人至深的结局。但等我再遇到他们的时候,母亲已经辞了职,去了一家工作相对轻松的体检中心。

她说,那一天,他们三个人一起吃了晚饭。她突然发现,孩子已经长得好大好大。

她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更好地相伴。但也许等到那天到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需要她的相伴。

工作,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问过一个当医生的同学:苦不苦。

他说苦。好几次都是16个小时的连轴转。

我说,钱多呀。

他很认真地说,你知道吗?当我咬着牙站在手术台前时,我也会问自己:现在这个状态,到底行不行?我的眼睛会不会花?手会不会抖?

我们也是会疲惫的人。

我曾经抱着发烧的孩子守候在儿童医院的门口。挂号的队伍转了一个弯,又转了一个弯。一位年轻的医生从门诊里跑出来:对不起对不起,让我上个厕所。

那个晚上,我突然想到:如果一个岗位太苦太累,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这个岗位靓丽些、实惠些,待遇高一些、地位高一些,让更多人愿意成为儿科医生,让更多人的参与,来取代少数坚守者的拼命?

那些赢得点赞的拼命者,又能坚持多久?

每个肉骨凡胎,都只能硬扛一时,而不能逞强一世。

“五加二、白加黑”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口号,不知从何时起成了少数单位领导口中激励员工的“万能理由”。

“五加二、白加黑”的发起者已无从考证,但大力推行这口号的人却大有人在,大老虎令计划就曾这样要求下属。不管他有事没事只要在办公室,不论白天黑夜节假日,下属都得陪着“加班”。

另一位将此发挥到极致的当属鲁炜,多次晚上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工作,布置完后自己回家休息,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事实证明,那些经常把“五加二、白加黑”挂在嘴上的领导,没有几个是干好事的,他们主要是为了树立个人权威、获取个人政绩,希望靠此再升官一级。

不久前,在人民日报《党员干部要以回家吃饭为荣》一文中就说到了“五加二、白加黑”,无节制的工作方式正是催生这个时代新焦虑感的罪魁祸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些不考虑下属身心健康和剥夺下属人生基本权利的领导,他会真心考虑党和国家的大局和事业吗?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以健康为代价被工作绑架。

总有一些时刻,会让我们见到凌晨的都市。

那是我们为生活奔跑留下的痕迹。

我们总会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拼命,但真正主导我们前行的,是拼搏。

在赶路的时候去看路,让面前的道路变得更合理,也更远。那些凌晨孤单的灯光,终究成为回忆,而不是每天需要面对的经历。

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前提,是绝不拖垮自己。

总要留出时间,去感受世间的温暖。

这人间,值得拼搏,但别拼命。


“Health is 1.”

编 辑 |黄磊      校 对 |董雅婷

来 源 |灰鸽叔叔、地球村9号

回 顾



往期文章

一篇《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你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吗?

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