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调包”:新案与旧事

青春北京 2019-07-11

青春北京

首都视角 青年话题 赤子情怀

上周,河南四名家长反应孩子高考试卷被调包,引发网友关注。

11日晚,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发布《关于网络反映“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问题的调查结果通报》,确认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以下为河南省纪委监察委发布的调查结果通报全文:

近日,网上出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结合收到的实名举报件,成立专案调查组,依法依规、严肃认真开展调查核实。针对实名举报和网络反映的问题,专案调查组全面调阅审核了4名考生的答题卡运转视频监控资料,认真查阅和比对了4名考生的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对有关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通过逐项核查,全面收集证据,查明了事实。现将调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经查看监控视频和调查核实,4名考生所在考场考试组织管理严谨规范,考务人员认真履职;4名考生各科高考场次的试卷和答题卡在启封、发放、回收、押运、入箱、封箱、出库、扫描、识别等关键环节均按规定程序规范操作,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二、经严格审批,4名考生或家长先后查看了本人高考各科答题卡原件。其中,息县考生李某某及家长承认答题卡是考生本人笔迹,确认答题卡没有被调包,并自愿放弃笔迹鉴定。其他3名考生或家长要求进行笔迹鉴定,专案调查组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笔迹鉴定。

三、依据笔迹鉴定结论,查看考场监控视频,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查取证,确认永城市考生余某各科答题卡为本人书写,余某高考答题卡上条形码及个人信息涂改系本人所为,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四、经查看考场监控视频,依据笔迹鉴定结论,确认郑州市考生苏某、洛阳市考生杨某某高考各科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五、经调查核实,没有发现省招办干部朱某某、于某存在举报反映的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违法问题。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严格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共同维护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中共河南省纪委

河南省监察委员会

2018年8月11日 


事件回顾

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7月以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参与实名举报的河南周口苏先生说,他的女儿告诉他,高考时,自己写的作文题目是《不负时光,不负年少-致2035的你们》。但他在河南省招办查到的语文答题卡上,女儿的作文题目变成了《富强中国,不负年少》。

▲苏先生女儿答题卡中的作文题目,与女儿自称在考场上所写的不一致。苏先生说,答题卡上有人模仿了女儿的笔迹。

▲苏先生女儿默写内容

另外,在实名举报的网帖中,家住洛阳的杨梦之(化名)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30分;商丘卢女士的女儿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43分;家住信阳的李闻天(化名)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61分……

另外,还有家长指出,自己女儿的试卷照片中,姓名、考生号上留有修改痕迹,答题卡第一页右上方的条形码也不一致,4张答题卡上的二维码呈现出3种不同图案。该家长表示,这些涂改均“不是女儿弄的”。

▲卢女士女儿的答题卡上,名字中的“淇”有修改痕迹。(来源:新京报)

8月6日下午,两名实名举报的家长表示,家长们已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答题卡被调包”的证据提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另外两名尚未见面的家长也在电话中表示,他们愿意对实名举报的真实性负责。

河南省招生办回应:成绩准确无误

8月6日晚,河南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布了情况说明,表示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7日,河南省招生办官方网站就“高考答题卡疑被调包”一事进行回应。

以下为回应全文:


向上滑动阅览

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

高考事关广大考生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形象。我省是考生大省、招生大省,今年全省考生98万多人,当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近40万人的高职高专录取工作。对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部门严格监督,宣传、公安、工信、保密等部门齐抓共管,教育招生部门精心组织,在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和程序进行,确保高考安全与公平。

7月以来,考生家长苏某、杨某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络媒体上以实名形式多次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在此之前,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使用机器阅读识别考生个人信息。每张答题卡都由考生本人在开考时核对并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为唯一性、一次性使用),同时手写个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作为核对信息。答题卡扫描时,以考场为单位每30份一组扫描识别条形码信息,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与事先存储在电脑里的考场信息相对应,只有识别校验正确机器才能通过,确保了每张答题卡信息对应准确。

当前,鉴于发帖的考生家长已实名向省有关部门举报,省招办正在配合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同志们,对今年的高考工作教育部提出了“三无一稳”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零四不”的工作要求,大家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让河南更加出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河南招生考试战线的广大干部有决心、有能力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维护广大考生利益,维护平安高考、阳光招生的河南品牌,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2018年8月7日

一考生承认笔迹属自己

据红星新闻报道,8月8日,信阳考生李闻天和商丘考生小淇(均为化名)来到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查看自己的答题卡,以检验答案是否为自己所写。此前,李闻天估分500多分,但查询成绩为261分。

李闻天自己看了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答题卡,并确认是自己的笔迹,没有调包。他告诉红星新闻,已经确认放弃笔迹鉴定,并和母亲写了情况说明。

图源:红星新闻官方微博

高考“被掉包”闹剧经常上演

2013年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曾报道福建考生杨婷婷高考试卷“被掉包”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杨婷婷称,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查到总分是586分。之后填报了志愿。但在查询录取结果时,系统显示她的总成绩是364分,少了222分。

杨婷婷和家人到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得到的答复是,她的语文考卷中,作文是空白,作文0分。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研究与宣传处副处长刘辉雄:“我们把所有卷子原件拿出来,经纪检监察现场核对,和她说的是不符合的。作文零分空白,作文一个字都没写。”

对于作文空白的答复,杨婷婷不信服,表示自己写了800多字。之后,福建教育考试院公布了考生作文、答题纸扫描件的打印件。这份打印件显示,作文部分空白,未作答。

但此后,杨婷婷用账号“惠安一中杨婷婷”发布了一份声明,质疑“考试院不谈其他科目,只强调作文空白,语文答题卷有特殊性,语基和作文部分完全分离,她怀疑这样容易造假。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经过上级批准,向媒体公示了杨婷婷各科考试试卷的原件。现场公示的试卷,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四科答题纸的正反两面都有题目。语文答题卷正面是语基部分,背面是作文格纸,作文部分未作答。

据了解,杨婷婷2011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被本二批录取,她决定复读。2012年高考前,她出了车祸,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2013是第三年高考。她的父亲和复读时的班主任王森东都表示,整个考试周期,杨婷婷因为身体原因,没怎么去学校,主要在家复习,也没有参加过统一的模拟考试。

事实上,此类闹剧常常上演。

2010年,一位福鼎籍女生高考考了300多分,却骗家人说考了500多分,并伪造了福州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她和母亲一起到福大报到时,校方说没有她的名册,让她到省高招办去问。而高招办的电脑查询结果显示,她的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根本上不了一本。

2008年,一位参加高考的男生考了300多分,便拿着高招办发的成绩条到打印店重新打印,把分数改成500多分给父母看。由于他最终没有被录取,其父便带着他到福州市高招办讨说法。高招办告知考生父亲成绩条上应有防伪标志,而他所持的纸条上却没有,父亲这才知道被儿子骗了。

2009年,一个“山东省张某某高考627分变295分,档案离奇失踪”的帖子,在天涯论坛迅速走红。此后,该考生所在的中学发表声明称,该生平时的考试成绩多为C,其中也有部分B,综合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根本不可能考到600多分。

2012年,网传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三理科学生肖某,发短信查询高考成绩为695分,但随后在网上查询成绩却只有229分。肖颖及其亲属怀疑成绩被他人替换。媒体介入调查后发现,肖颖在高三期间的3次模拟考成绩都在200分左右,3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695分。

网友评论

此次河南高考试卷“被调包”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昨日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发布调查结果通报后,网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终于等来了真相。

有网友认为,此次河南四位考生和家长实属无理取闹,浪费公共资源,必须严惩。

有老师围绕考生心态做出讨论。个别考生编造谎言最初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蒙混过关,如果家长深信不疑且不依不饶的话,就可能闹成一起公共事件。

也有人表示,应对考生和家长多一些理解。代表着社会诚信根基的高考,应该欢迎一切质疑,也应该能回应这些质疑。对于煞有介事式举报的认真对待和尽责调查,是对权利的敬重。公民行使权力,相关部门及时回复处理,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目前,这个弥天大谎造成的资源损耗、公信力损失、鉴定三次的成本和时间,谁来承担,要不要承担,是舆论的最新关注点。

年年岁岁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编 辑 |董雅婷      校 对(实习) |刘佳敏

来 源 |中共河南省纪委、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红星新闻、新闻纵横、知乎等

回 顾



往期文章

安宏三,好样的!

这不是段子!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