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捣鼓“民主峰会”,派立陶宛先试水?连西方人都看不下去了

青春北京 2022-05-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朝阳少侠 Author 少侠

眼看美国心心念念的“领导人民主峰会”就快开锣,一些人愈发开始卖力表演,鼓噪中美博弈是21世纪的“民主与威权之争”,试图将12月初的这出大戏演成“拯救世界远离专制”的“盟约大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美国忠心耿耿的立陶宛。这个刚刚因为在台湾问题上越线而被中方外交降级的小国,不久前还自顾自地摆了一桌“民主未来国际论坛”,甚至邀请台湾地区前政要出席分享“民主经验”,摆明了要上赶着为大哥的峰会“暖暖场子”,奴才丑态溢于言表。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21日,中方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漫画|刘蕊)


然而就连不少西方专家都早已看透美国“民主”大旗华丽浓妆下的空洞灵魂。近期,一些欧美智库学者相继发声,认为“领导人民主峰会”前景黯淡,美国“民主外交”存在四大谬误:


谬误一“西式民主更优越”

这一预设在历史上根本站不住脚,不少所谓的西式“民主”模式背后都劣迹斑斑。西方民主的源头古希腊本身就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而自诩“民主”灯塔的美国在建国后近一个世纪都默许奴隶制存在,百余年里都不允许女性或非裔拥有投票权。


1863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鲁日,一名名叫彼得的逃亡奴隶在体检时展示他被主人责打而伤痕累累的背部。该照片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谬误二“民主联盟由美国主导西式民主必胜”

冷战后,世界不可逆转地走上多元化之路,相似的价值观并不代表相似的利益追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冷战思维已经过时。


美国在全球各地利用军事和制裁手段强行输出“民主”,反而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图为一名阿富汗男孩于2010年1月15日被一群以“民主”为名展开杀戮的美军士兵杀害。


至于鼓吹“西式民主必胜”的“历史终结论”更是早已被历史所终结。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军事、经济等各种制裁手段强行输出西式“民主”,大张旗鼓试图改造中东。然而几十年过去,中东乱局至今难收,阿富汗重建遥遥无期,“阿拉伯之春”反带来“阿拉伯之冬”。“民主必胜论”实在太过天真。


这是2011年11月发生在埃及解放广场的抗议活动,透过催泪瓦斯的烟雾还可以看到隐隐火光,平民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幕。自“阿拉伯之春”以来,美国推出了对外“和平演变”的新模式——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美式“民主”价值观输出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谬误三“促进民主是美国天职”

美国现政府上台以来,“民主”价值观重回西方“小圈子”的漩涡中心,被视为辨别“志同道合者”的入会标准。然而无论是内在法理还是外在表现,“促进民主”都并非美国外交一贯的核心原则。


美国曾纵容阿根廷军政府在各大城市建立秘密小组、一线组织、情报机构、隐藏据点等“恐怖组织”。这些组织在社会上公开为军政府辩护,私下采取“失踪”策略进行“秘密”绑架、监禁、拷打及处决。在1981年的一次有关抵抗该酷刑的游行中,失踪者的母亲们声嘶力竭地呼唤着孩子的姓名,却被军警无情地阻拦。


从法理上看,美国宪法只字未提“民主”一词。从行动上看,美国多次根据自己需要拉拢军政府,从未将所谓“民主”作为挑选盟友的必要条件。


如今,美国国务院宣传的“中产阶级外交”亦与“民主外交”存在冲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价值观联盟始终是美国外交的手段而非目的,美国政府的“民主外交”原则本末倒置,反而束缚了美国外交的手脚。


谬误四认为“促进民主势在必行”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促进民主”远非必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往来密切、连根共树,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划界而治的场景不可能重现。美国即将失去世界第一的宝座,但并不面临生存的威胁。


相反,如今的美国偏执于“民主使命”的虚妄目标,强行逼迫世界美国化、西方化,反而会引起更多国家对“民主霸凌”的担忧,可能还会逼迫深度参与当今国际体系的中俄与美西方对抗,无异于亲手打破西方主导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


综上可见,美国政府“民主外交”理念已然千疮百孔。至于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更有诸多问题不清不楚,亟待澄清。


问题一美国站在“民主”一边还是富国一边?

美国将“民主国家”等同于盟友和“听话”国家,默认欧日澳加等国的观点就是“民主国家立场”。在疫苗专利、气候融资等全球性议题上,美国的观点与发展中国家风马牛不相及。拉小兄弟为美国“抬轿子”,号召“民主团结”,反倒暴露了美国格局狭隘、立场空洞。


问题二美国对华竞争是否不惜以全球利益为代价?

美国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对中俄示强,殊不知已经压缩了自身与中俄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无核化等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空间。操办峰会炒热“民主”与专制对抗,无异于给国际社会不断扩大的分歧雪上加霜,加速形成“平行世界”。


此情此景下,咄咄逼人的美国只会使本就不牢固的盟友体系愈发松动。如果美国在峰会上还是只顾空谈口号、逼人选边站队,提不出积极议程,拿不出真材实料,小兄弟们恐怕会更加离心离德。


问题三美国是否有能力促进“民主”?

“喀布尔时刻”给美式“民主”又蒙上一层阴影,如今的问题已不是美国“要不要”促进“民主”,而是“能不能”扛起促进“民主”的大旗。


2021年6月,皮尤研究中心对欧洲、北美等15个美国盟友的民调显示,80%民众认为如今的美国“民主”不是好的榜样。


问题四美国如何定义“民主”国家标准?

在美国拟邀请的名单上,多个被媒体评称“不是那么民主”的国家赫然在列,而一些美国口头上的“伙伴”“盟友”却被排除在外。


事实上,国际社会关于民主标准和联盟意义的争论从未止歇。从2000年推动106个国家签署《华沙宣言》宣告“民主国家共同体”诞生,到2006年政界、学界力推“民主国家协约”,美国拼凑“民主同盟”的脚步匆匆,但均无果而终。想巩固“民主联盟”,必须要有更加科学的理论框架支撑。单纯依靠名义上的联盟根本不可能改变利益驱动的国际政治现实。


美式“民主”制度弊端横生,导致政治极化、社会撕裂。


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精英们对“民主”外交的质疑与反思,戳穿了“领导人民主峰会”的地缘政治底色。美国引以为傲的“普世价值”早已跌落神坛。妄图以“民主外交”为幌子搞小团体、拉群中群,垄断国际规则和“民主”标准,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民主。


美国信不信得过、靠不靠得住,盟友们心里都有杆秤。我们不必困厄于西式民主的话语陷阱,也不必忧心“民主峰会”山雨欲来。“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国际社会谁民主、谁不民主,应该由历史和人民来评判,而不是由臆想和霸权来独断。


当我们做好中国发展的每一件事、走好中国梦的每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的每一分色彩,只要不是那些铁了心装睡的人,都将看到中国最美丽的风景。至于“民主对抗威权”的无稽之谈,终究会成为后世的笑柄。


是否断交,中方表态!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月22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中方是否有同立陶宛断交的打算?”

赵立坚资料图 图源@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赵立坚表示,我刚才已经阐明了就中国和立陶宛关系的原则立场。中国外交部已经发表声明,并向立陶宛方面宣布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关系分为大使级、公使级、代办级。中方的有关决定已经充分体现了中方的严正立场。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自身核心利益。接下来大家最应该关心的是立陶宛究竟是要一条道走到黑,还是纠正错误,亡羊补牢。

团团和你一起学党史


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斯大林在会上作《论中国革命前途》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全会通过《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着重指出:帝国主义已采取分化革命阵营的新策略,大资产阶级将不可避免地脱离革命;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中国革命的前途有可能向非资本主义即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无产阶级应竭力争取革命的领导权;革命军队是中国革命极重要的因素,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编 辑 | 刘 青   校 审 | 刘晏彤来 源 | 微信公众号“朝阳少侠”(ID:Chaoyangshaoxia)、环球网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