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艳世界!首都高校助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青春北京 2022-05-30
2022年2月4日晚
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正式开幕
冬奥会的各个环节
都有着全国多所高校的身影
北京多所高校也为冬奥赛场贡献了科技智慧

而这场在“鸟巢”惊艳上演
震撼世界的开幕式
也离不开下面这些高校的助力

清华大学

2月4日晚,2022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国家体育场举办的开幕式上正式亮相。位于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中心区)、北京市延庆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火炬台,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教授带队设计。

奥运之火在三地火炬台点燃


在开幕式的主火炬基础上充分融合艺术以及工程技术的要求,体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理念,以纯粹的冰雪元素演绎了纯洁、和平、团结和友谊。晶莹的雪花和灵动的丝带相向旋转,如冰上长袖飘飘的舞者轻盈优雅,简洁、现代的造型中透出东方的审美韵味,成为此次冬奥会的亮点之一。


日光下8K抛光工艺呈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校友李旻和宋晨作为编导人员,参与了开幕式美术创意工作。


据透露,这些“雪花”的设计历经近3年,经过了300多稿的反复修改。


雪花设计稿 李旻、宋晨供图



运动员入场环节,引导员手持“雪花引导牌”带领运动员们轮番登场。每片“雪花”均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造而成,犹如钻石中的光,让人过目难忘。


“雪花引导牌”将雪花与中国结纹样巧妙结合在一起,以线条造型,展现出简洁、空灵、浪漫的冰雪美学。把中国人对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解融入到了雪花的设计中。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图源:新华社


随着运动员们入场结束,各引导员手持“雪花引导牌”向场内围拢,所有代表团的“小雪花”汇聚在一起,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与冰雪五环相呼应,与各个代表团的旗帜融为一体,演绎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

北京电影学院


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到开幕式《倒计时:立春》短片的总制片人李志伟;从担任开幕式引导员的北影学子,到由声音学院院长童雷教授率领,声音学院师生组成的实时交互视频特效团队联合INTEL团队;从前期奔赴北京冬奥组委各场馆运行团队参与筹办工作的北影赛时实习生,到纪录片的拍摄团队……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校友投身冬奥相关工作。


开幕式上,随着演出推进,场上演员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出现“如影随形”的效果。童雷教授介绍,这是通过将实时捕捉、交互呈现等多项技术融合实现的,近700名演员在超过一万平米的LED上实现无延时呈现,也实现了世界首创。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李隽辉 摄)



在《雪花》节目中,地面显示是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团队负责实时生成的视频交互特效,这些浪漫场景中艺术创意的实现,是经过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识别跟踪”和“基于交互引擎技术的实时渲染呈现”两个核心技术环节来实现的,是世界上首次在超过一万平米的场地上对超过600名演员进行实时跟踪与互动的表演,是科技艺术与视觉技术领域的首创。



项目历时半年时间,在鸟巢中连续工作三个多月,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两个节目的创意设计与技术实现。
开幕式总导演、北影摄影系校友张艺谋和声音学院师生组成的实时交互视频特效团队联合INTEL团队合影

北京理工大学


早在2019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就开始参与到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创意工作中,他们带来了“虚拟冬奥开幕式”。

“虚拟开幕式”仿真图



北理工师生们采用该校原创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按照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打造了全仿真的“虚拟鸟巢”。本次仿真精确到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精确到开幕式的每分每秒,为开幕式的策划、设计和排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前,在该系统上,开幕式排演了约12次。


北理工师生在紧张工作中


《立春》节目仿真效果图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仿真系统界面


正是该仿真系统的出色发挥,保障导演组的创意第一时间“落地”,为演员们的动作找到“最优解”。



北理工还为鸟巢上空的绚烂焰火注入科技力量。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焰火技术团队为协助导演创意团队讲好“一朵雪花的故事”,在焰火创意的技术实现、产品选择、效果试验、燃放编排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北理工团队所布置的燃放焰火的底架


为确保燃放过程安全,团队在鸟巢顶部燃放区域膜结构,铺设了防火石棉布,并通过调整顶部焰火发射角度,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呈现了最佳燃放效果。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在鸟巢周边布置焰火燃放底架

北京服装学院


开幕式上,一片“中国红”迎面走来,中国体育代表团387人参加入场仪式。此次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服饰主题为“中国风采”,由北京服装学院尤珈副教授团队设计。


“中国风采”主题服装设计,以红色为色彩基调。服装形制以简约为主,中式服装元素结合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整体兼具东方文化韵味与结构科学美感,展现运动员的健康体态。围巾以国旗红和国旗黄为主色,以隶书、楷书、行书三种书法字体织出“中国”二字。在服装袖口外侧、手套腕部、扣子上都以镀金“China”字样装饰,低调、含蓄,举手投足之间体现中国制造之美,表达中华民族大步迈向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新气象。中国代表团礼仪服饰以“开门红”闪耀登场,寓意吉祥,祝愿我国运动健儿勇于拼搏,创造辉煌!



北京舞蹈学院


开幕式上北舞共有116名学生承担了《冰雪五环》《构建一朵雪花》和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三个重要任务。师生们肩负着信任和重托,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勃发的英姿,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充分展现了北舞品质,为彰显中华民族博大、和谐、友善的风貌贡献北舞力量。


北京体育大学


在开幕式现场,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111名师生承担了开幕式演员、参赛代表团助理、赛时实习生和观礼观众四类任务,参与了34个代表团的引导服务和开幕式3项表演任务,他们保障服务、演出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冰雪五环》节目中,北体6名轮滑演员身穿特制冰球服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冰球在视频空间中反复撞击后,带动更为激烈的雕刻——整块冰立方渐渐破冰、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


在参与本届冬奥会的中国代表团中,有72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师生、校友,其中,39名运动员,将在6个大项10个分项中,为国出征,捍卫荣誉。由李佳军、韩晓鹏、张会三位北体校友与罗致焕、申雪、张虹执会旗,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中穿过场地。冬奥“四朝元老”、中国单板滑雪女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校友刘佳宇作为运动员代表,铿锵有力地宣读了开幕式誓词。刘佳宇是单板滑雪U型池比赛中国所有奖牌的突破者,截至目前已成功获得近10次世界杯单板滑雪冠军、韩国横城单板滑雪世锦赛冠军,是单板滑雪历史上第一个夺冠的亚洲女选手。


王强和刘佳宇(右)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


北京印刷学院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基地,北京印刷学院用“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将中华民族气韵与现代数字科技完美融合,向历届冬奥会致敬,助托第24届冬奥会冰雪五环破冰而出,整个世界被这中国水墨动画的冰立方深深击中。2021年11月12日,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还有84天之际,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高妍玫教授领衔的数字水墨动画创新设计团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以中国水墨风格视觉化呈现冬奥会开幕式冰立方运动主题水墨人物动画。经过84天的艰苦努力,在测试了近千张纸质效果和绘制了近三万帧数字动画之后,第七版中国风的人形设计效果为冬奥会开幕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外,还有多所高校

也参与到冬奥保障的各种工作当中

为2022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

北京、河北多所高校师生们

也在冬奥会开幕式

及冬奥会赛程中担任志愿者

为开幕式及后续赛程贡献力量!



祝中国奥运健儿一切顺利!

*赛程内容来源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竞赛日程 第十二版》
*时间安排可能会有变化


团团和你一起学党史


1931年2月8日,苏区中央局发出《土地问题与反富农策略》的通告。通告指出:“目前正是争取全国苏维埃胜利斗争中,土地国有只是宣传口号,尚未到实行的阶段。”农民参加革命的目的,“不仅要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主要的还要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必须使广大农民在革命中取得了他们唯一热望的土地所有权”。2月27日,毛泽东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写信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确定了土地改革后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根据苏区中央局第九号通告和毛泽东指示信,于3月颁布了《为督促分配土地及宣布土地所有权》之布告,从而解决了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此后,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编 辑 | 姜小铭   校 审 | 李佳欣

来 源 | 青春北京综合自学校共青团、软科、中国青年报、各高校官微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助力北京冬奥,为这些高校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