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综艺披上文化的外衣,到底谋求转型还是盲目跟风

2017-08-30 天一 传媒头条

文丨天一  来源丨神马综艺 (ID:shenmazongyi)

原标题丨综艺披上文化的外衣,是转型还是跟风?


2017年开年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在综艺市场上占据了一席地位。


这也恰恰响应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鼓励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的要求。一时间,电视机上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感知。


面对当前文化综艺的爆红,这是综艺的一大转型,还是文化的一种跟风?当前文化综艺能否在前几档文化综艺的辉煌下再次创造火爆,还有一个过程值得我们去考证。但是,这种“去明星化”的综艺既长知识,又有情怀,在当今荧屏上出现的不少文化综艺,可以说在形式、内容上都深入人心。


《汉字风云会》、《中华好诗词》、《国学小名士》更是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综艺“分蛋糕”的战争中突围成功。


《汉字风云会》

拒绝生僻全民参与,汉字亦能起风



是“川流不息”还是“穿流不息”,是“甘拜下风”还是“甘败下风”,这些常听到的字拿到电视机中,我们却忽然忘记该怎么写。《汉字风云会》正是抓住这种“下笔就错”的心理,打造了一档以小学生为主体,鼓励全民电视参与的中国唯一一档汉字听写类节目。


这档文化综艺节目,紧抓汉字根基,坚持“从娃娃抓起”,鼓励全民参与,利用好我们的中国传统方块字——汉字,借助电视综艺的媒介,打造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综艺节目,掀起了“全民汉字公测”的热潮。



在《汉字风云会》中,总导演关正文考虑到小学时期是学习汉字的核心阶段,而不少小学生其实会的汉字并不比父母少,“所以这个节目几乎适合所有人”。当然,在面对主体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时,出题的范围也大大发生了变化。和其他节目多选择高大上的生僻、疑难问题不同,《汉字风云会》将出题类型定位在“会读不会写”的常见字范围中,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节目的受众范围,大家都能看得懂,都能参与进来。


关正文还表示,这些题目都是他们团队结合社科院语言所和教育部语用所的老师们花了一年时间来收集整理的,这也为节目的质量和准确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这档不再剑走偏锋选择疑难生僻字词,还能全民参与互动的文化综艺,观众们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升,据说该节目每次播出都能位列同时段收视中第二位,可以说这股文化综艺的清流流得很好,汉字在文化市场中再起风云。


《中华好诗词》

诗才乍现,寓教于乐,诗词歌赋风头劲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方块汉字,到古诗古词,文字中记录着千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讲述着悲欢离合的爱情往事,诉说着酸甜苦辣的小小生活。但有人觉得诗词很难,阳春白雪,远离如今生活,忘却了它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承的一部分。



因此,《中华好诗词》这样一档节目应运而生,在诗词歌赋中带观众重回繁华古时岁月,在闯关、益智中通过抢答、对战、终极挑战等充满乐趣的环节中重温古诗词,寓教于乐,让诗词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回到生活。



《中华好诗词》实际在2013年就曾在河北卫视进行播出,在当时娱乐文化走天下的时代,可以说《中华好诗词》在综艺中“一枝独秀”。但是,作为地方台播出,加之当时文化大背景的不清晰,《中华好诗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17年初,随着央视几档文化综艺的爆红,文化类综艺这条“清流”越来越宽广,观众才发掘还有如此优秀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才能再一次走进观众们的视野。



作为诗词文化综艺节目的开山鼻祖,《中华好诗词》可以说是一次荣耀回归。抓住当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点,契合节目宗旨,在内容和形式上再次创新。保证文化传承的大框架不变,在此基础上对赛制进行调整,多方考量选手,舞美再次升级。再加上郦波、杨雨教授的再次坐镇,以往优秀选手的回归,可谓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国学小名士》

文化传承 贤士风骨 国学知识集浩渺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国学文化的集大成之地,齐鲁大地上一档全新文化综艺《国学小名士》正在热播。节目跳脱了已被广泛涉及的字词、诗文,开始走向国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国学考题,给予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作为一档文化综艺节目,《国学小名士》秉承着“大众参与”的宗旨,将参赛选手不再仅限于学霸模式,只要你是国学爱好者,就可以登上这个舞台,展示你的贤士风骨。



同时,《国学小名士》还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先秦两汉研究专家李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专家郦波,著名作家马伯庸三位专家指导,这让评委不再是一个驱壳和点缀,而是真正有内涵、能学到知识。


另外,为了突出国学内容,《国学小名士》摒弃了繁复的赛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竞赛,着力深挖国学几千年来知识的传承,内容丰富多样,节奏紧扣人心,是文化综艺中的一档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


文化综艺仍需创新,养成之路道阻且长


说到“文化”,很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一个“高大上”的词语。而事实上,文化,尤其是我们的传统中华文化,正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就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中。因此我们更不能把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反而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寓教于乐,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打破文化与娱乐的次元壁,让文化类综艺在电视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面对当前文化在电视上的回归,其实这不仅是一种综艺的创新,深层次而言,更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摒弃了“唯明星论”、“唯娱乐论”的观点,从文化的角度为观众带来有深度的、有营养的视听盛宴。


这些文化综艺中,正是挖掘了社会中人们需要文化的隐藏需求,面对深度阅读日渐式微的现状,抓住人们 46 28511 46 13292 0 0 4100 0 0:00:06 0:00:03 0:00:03 4099“尽可能对自己充电”的心理,再加上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去观看,再加上合适契机的出现,一些文化综艺立即火爆起来。



但是,一档文化综艺的火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化综艺产业的崛起。面对文化综艺的成长,不少电视台都愿意去“踏进这条河流”,分食这块文化综艺的大蛋糕。2017年,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综艺“爆款”之后,《汉字风云会》、《向上吧!诗词》、《中华好诗词》、《诗词天下星》、《成语中华》、《喝彩中华》、《中国戏曲大会》等文化综艺也即将悉数亮相。



但是面对相同的题材,相似的模式,如果只披着文化的外衣,却仍办着浅薄的综艺,观众决不会买账。如果不加以改进,在内容、形式上不断丰富完善,这条“综艺清流”只会渐变浑浊,文化综艺的蛋糕也不再香甜。


纵观文化综艺近几年发展历程,文化综艺想要进一步发展,体材还需突破,创意仍待开掘,内容需要丰富,道路还很长远。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微信号: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