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播音主持网
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进行直播,现场散落着充电宝、钱包、证件等物品,直播中,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记者张腾飞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不要给特写了”。
“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们的主人还能平安。”说完,记者又继续介绍现场其他情况。
记者挡住乘务人员证件的举动,让许多网友感动:“记者做得很好,有心了”,“这是对乘务人员的尊重”。
3月22日上午,人民网记者严立政进入MU5735坠机事故核心区。现场画面中,可以清晰看到遍地飞机残骸,越往里走标记越来越多。记者在镜头中几度哽咽:“到处都是残骸,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
与常规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总是与人的生死密切关联。危难时刻,也是对新闻人的严峻考验。
要有人文关怀
一方面,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一分钟也耽搁不起;但是另一方面,记者面对的是刚刚经历过创伤的受害者,简单粗暴地采访不仅不符合新闻伦理,往往也不能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采访不能打断救援工作,记者应尽可能采访有时间、有能力接受采访的人员,不应干扰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的工作,避免不合时宜的采访,更要避免因自身采访行为带来意外伤亡。如果受访者拒绝采访,请礼貌地递给他一张名片,然后告诉他如果改变主意的话,随时可以联系自己,其实许多优秀的采访都是这样得来的。采访结束后,要再次打电话跟受访者确认事实和你想要引用的话,有照片的话也要给他们看一下照片,征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灾难报道不是伤痛报道,记者要跳出“伤痛”,跳出主题和情绪上的预设,用现场去说话,用真实去表达,客观公正地介绍记者在现场的所见所闻,为满足公众知情权和抢险救灾需求提供信息。灾难报道现场,记者要避免煽情的提问,要预估采访者的感受,不能强人所难。同时图片和电视画面也应避免煽情,避免一味利用受访者的眼泪吸引观众,还要避免用诱导的方式迫使受援者感恩,要尊重受援者的自尊心。避免煽情炒作,是灾难报道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官员、受灾者,还是记者、名人、典型人物都不应该冲淡灾难报道主题,成为新闻炒作的对象。在受灾者心情尚未平复时进行采访、干扰救人、要求受灾者摆拍、拍摄死难者脸部特写等都可能带来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旁观并静静地记录、第一时间多报道灾情而不是煽情的故事、谨慎问及伤痛。避免反复采访同一对象、透露采访对象的信息、要求采访对象讲述灾难经历,尽量不要采访少年儿童。可以报道集体性的追悼会,但是不要报道私人的葬礼。不要让家属一遍遍回顾血淋淋的现场图片。
避免对灾难的娱乐消解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灾难发生时的主要报道渠道之一。人们一边在网络上刷消息,一边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主流媒体、地方媒体、政务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利用直播、图文、视频等形式在灾难发生时能使报道更快地触达公众。在新媒体的灾难报道中,对灾难用“萌化”“震撼”等方式进行轻松化的解读,将消解灾难的严肃性,会挤压真实灾情信息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通道,使得整体的新闻价值降低。也会带来民众的误判,干扰有效信息的获取。要避免灾难报道沉溺于“灾难美学”。如过度报道穿着婚纱报道地震的女记者等。如果媒体过分把灾难中本就难得的公共媒体资源倾斜到一些“个人事迹”上,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降低了公众对于灾难本身的关注。更不应该将报道转向“赞美灾难”,例如《如果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厉害》这样的报道更是有违新闻伦理,引人不适。某微信公众号在3月21日16时36分推送了题为《东航坠机:上百亿巨亏压力下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的文章,文章标题断章取义自东航2021年中报中的一句话,“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通过节约航油等大项目成本、严控单位餐食机供品费用、维修费用、日常支出等方式压降成本"。在空难发生后,公众在关注人员伤亡情况之外,尤其关注事故原因,部分自媒体往往会利用公众的关切和好奇心,蹭着热度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虚假的报道。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流量。不论是专业媒体还是自媒体,在报道时要客观理性分析,警惕无缘由的臆测和误导公众的内容,及时辟谣,同时多报确凿的事实,比如伤亡情况、救援情况、事故调查进度等,少报不确定、无权威信息来源的消息,尽量做到快报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动报道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