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马某”被抓?负面报道滥用化名不可取!

传媒头条 传媒头条 2022-05-09
来源丨传媒头条

马某还是马某某?一字之差,缪之千里,一场化名乌龙事件竟然引发资本市场的恐慌性动荡,真是令人心惊胆战,也更让人感叹新闻报道“三审三校”制度的必要性。

5月3日,据多家媒体客户端消息,杭州国安局对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罪名为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州、马某、国家安全等关键词狠狠牵动着社会各行各业的神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股市动荡,堪称“飞流直下三千尺”。

“杭州某知名马姓人士”所属的某知名企业开盘暴跌9%,连京东、小米也不幸被牵连,分别下跌8% 和6%。

千钧一发之际,《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文辟谣,微博称,经他向权威部门确认,杭州市国家安全局抓的是“马某某”,不是“马某”。写“马某”的报道都是不准确的。


消息一出,原来只是一场虚惊!市场更是反应迅速,上述公司股票迅速回升。

有媒体发现,据《环球时报》英文版的报道显示,被抓的杭州马某某在一家IT公司担任硬件研发部总监。

马某某创建网络匿名组织,充当外部势力的代理人,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发布所谓的独立宣言,分裂国家,颠覆国家。因此被杭州国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一个某字之差,一场乌龙事件,搅得网络话题从早到晚不得安宁,搅得股价短时间内“反复横跳”,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

马某和马某某看似一字之差,实则截然不同。众多媒体未核实讯息的原貌便纷纷转载,新闻资讯客户端争分夺秒进行头条推荐,抢夺用户注意力,却忽略了、轻视了其中重要的审查把关环节。


早在2017年,那时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曾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严格管理所办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新闻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采、编、发工作流程,坚持实地采访、现场采访、直接采访,建立新闻消息来源核实核准机制,多方核实新闻事实,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格局中,对新闻报道的“三审三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对信息生产者和接收者的新闻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受双方都应该增强辨别真假新闻报道的能力,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反而成为别人搅弄风云的“利器”。

人物信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正确称呼报道人物至关重要。

新闻报道中称谓、性别、年龄、职业等人物基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物和新闻报道的真实可信。然而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由于把关难度的增大,各类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失范现象,严重损伤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严肃性,甚至让新闻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那么负面报道中的人物称谓应该如何把控?

使用化名本就是为了避免当事人被识别出真名,造成困扰或者纠纷,因此一定要警惕化名会否引起无端的猜测和误解,可以说避免造成歧义应该是使用化名时的核心原则之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之举。

出于对被报道者隐私的保护,在负面报道或纠纷类报道中,其人物称谓往往采用“姓氏+某+某”或者“姓氏+某+x”的形式,既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避免造成对被报道者隐私的侵犯。


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

如今,各种层出不穷的谣言,早已不断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而滥用化名引起的乌龙事件,不仅对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基本准则发出挑战,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可遇见的后果。

-END-
欢迎关注
传媒头条视频号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有哪些媒体人出任省(市)委宣传部长?

微博开启评论区展示IP属地功能,用户无法主动关闭

福禄寿成员杜雪儿涉毒获刑一年,央视网点名,中演协抵制
广电总局:2021年全国播出电视剧20.89万部,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7.1亿

雪梨退出颜宸电商,原助播团队已有180万粉丝

腾讯视频会员再涨价,涨幅5至20元不等
娱乐圈“纪检委”王思聪遭禁言,曾建议证监会严查以岭药业
中科院因近千万续订费停用知网?中科院:将停用!知网:不属实!
清华新闻学院成立20年:逾八成毕业生进主流媒体等工作
姚长盛离职网易副总编 那些选择创业的网易总编们现在怎么样了
鹅组再度被停,豆瓣“刮骨疗伤”
香港电影导演会2021年奖项公布,谢贤刘雅瑟封帝后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