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这两所大学从严检查本科生论文,大学严出成常态?
5月5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发布了《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专项检查及优秀毕业论文收录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提到,今年起,学校进一步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收录制度,收录范围为已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获得毕业资格的全部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终稿由各教学单位统一提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办公室,由教务处上传至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监测平台,建立本科生毕业论文收录数据库。学校将建立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检机制,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本次论文检测采取学生自主上传检测、导师审核批阅、学院对论文质量进行总体把关的方式。同时,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论文检测工作进行抽查。线上检测工具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
每位学生共有2次提交论文检测的机会,分为答辩前检测及答辩后检测。
其中答辩前检测为学生自由检测,结果供学生和指导教师参考,检测结果为“合格”的,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修改后可申请复检,复检结果为“合格”的,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复检结果为“不合格”的,取消该生本学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毕业论文答辩后检测结果为“合格”的,毕业论文成绩有效,毕业论文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成绩无效;每位学生仅有1次检测机会,学院将对答辩后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学院对于两次线上检测或专家抽检不合格者,视情节进行相应处置;对于学术作假行为按《兰州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和《兰州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意见报教务处。同时,对于二次查重仍未通过的论文,学院将追究指导教师相应的责任。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5月6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工作的通知》显示,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将增加大学生论文(含本届)对比库,凡发现同系、同校学生互相抄袭的,教务处将启动调查程序,情况属实的从严处理。
今年,本科论文降重、毕业论文检查变严一度引起热议。
一些人表示有些不理解:
@嘴角不停上扬:个人觉得本科毕业论文查重不太合理。本科生学会、学好整个流程和技能就可以。让他们创新很难做到,如果本科生就能做到,研究生颜面也没地儿放了。
@冻手冻脚的姑娘:想说实验方法查重真的很诡异,大家都是用的经典的方法,仪器试剂剂量都一样,这还能咋改啊?
当然也有人表示赞同:
@VVVVV:论文检查变严其实挺好的,目前国内的有些本科生毕业论文真的是质量堪忧。但高校实施的时候也不要太大刀阔斧、一棒子打死,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
@吃瓜:早就该这么做了,现在大学生写论文跟写高中作文似的,有些更是不知所云。检查从严,至少能够让一些大学生端正态度,不要敷衍了事。
而一些正在面临查重的大学生表示有点头大:
@彼时有蝶:平时就没有受过这么严格的论文训练,毕业突然搞这么一出,还不能同义替换,那再多给我一个脑子我也写不出来啊,崩了。
@秋零:文科生写论文查重,古籍也算重复率,有时候人名书名什么的也算,本文科生表示快要上天了。
从上文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够看出大学严出的趋势。而其实,在之前,不少大学已经释放出严出的信号。
比如,清华大学去年发布消息称,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将为全校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课程作业的查重服务,系全国首个对学生课程作业查重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在6月按专科毕业……
此前,教育部也多次发布关于“本科教育从严”的新闻。
2018年6月中旬,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高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同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再次强调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此外,上月底,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次战略行动,是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是中国高等教育一次“质量革命”。
从这里我们多少都能看出,未来大学里“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日子不再有,大学生本科教育也会越来越严格,大学生“严出”或将成常态。
不论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还是平常的课程作业,不从细节抓起,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关于教学,无论对哪类课程而言,更为严格且合理的考核标准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而且在“严把毕业出口关”的同时,也要从课程内涵建设入手,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而关于毕业论文等,高校可以尝试从大一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并让这样的学习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这样在学生真正面临毕业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一脸茫然。
高校严格把关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的含金量,学生在大学志存高远、学有所获,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四年,这才是中国大学的应有之义!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记者:钟煜豪)、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官网、央广网、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