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大机制,解决科技型企业技术与需求对接难题

姜晨光 混改风云 2022-01-11
文|姜晨光(知本咨询高级咨询顾问,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编辑|亿亿
 
当前,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

2019年12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本次入选企业的改革目标明确,即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需求对接技术、技术对接需求”两大问题,进而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而驱动科创研发平台建设的关键核心,知本咨询认为需要考虑四个方面机制的建立。


 

一、建立研发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



根据《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要求,中央企业要强化知识产权机构和制度建设,明确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部门。

建议成立研发中心研发管理机构,统筹科创研发平台整体研发规划和项目管理,以及对外技术合作,聚焦高校院所和社会资源,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从一个研究课题或者咨询项目的想法开始,到形成知识产权成果(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实施全周期研发项目管理。故此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可参考以下内容进行项目管理与运作机制。

第一种是可考虑与供应商深度科技合作模式。与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开展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与应用。

第二种是可考虑合资科技型企业模式。引入高端智力、技术资源,合资成立拥有某项专利、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如数据公司、IT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吸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兼职,以知识产权转让、科技入股的形式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上可参考:

  • 《上海市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登记办法(2006年)》规定: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入股,最高比例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


  • 《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第三十八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获得股权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2016年)》),在投资入股当期暂不纳税,递延至股权转让时缴纳所得税。通过市场化股权激励方式,提升公司某项专业领域的独家核心能力,服务于公司自身发展需要(应用价值),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研发产品获得第三方市场收入(成果产业化)。


第三种是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如陕西模式,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在校园建立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新型研发平台,促进高校科技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有效对接。


 

二、建立研发成果激励机制



根据《中央科技型企业实施分红激励工作指引(2017年)》要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利用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给于获得知识产权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适当奖励。如:

  • 《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第三十四条规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


  • 《上海科改“25条”》第十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可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奖励。


通过匹配差异化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如创新项目开拓阶段可配置项目跟投工具,研究开发阶段可配置周期性管理的项目奖励,创新项目产业化阶段可配置收益分红,在快速成长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可配置混改员工持股激励工具,在上市阶段可配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具等,进一步加大对核心人才引入和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三、建立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等管理机制



科技型企业可考虑通过市场化引入知识产权管理成熟人才,配备与知识产权业务规模相适应、满足工作实际需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专利、技术秘密等集中管理,通过专门团队从事对各类研发项目和技术方案的评估审核和知识产权申请:

  • 适时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体系贯标认证和申报省市科技企业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 做好知识产权规划和布局,专利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明、实用新型;版权类(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



 

四、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力,也是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性要素。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大科技成果产出,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也是科技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

  • 海康威视在科技人才培训方面,建立了明晰的职业发展双通道与培训体系:员工可以选择两种职业发展通道:一种是通过竞聘和人才评鉴中心评鉴成为管理者,走管理路线;一种则是钻研技术,成为学者、专家型的专业人才,走技术路线。双通道覆盖职能类、供应链类、营销类和研发类等四类工作,在海康威视得到的尊重和待遇相同;


  • 智慧足迹吸纳人才时采用严进慎出的专业聚才方法,培养人才时采用职业引导人机制,用好人才时遵循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出专才和通才的目的;


  • 西安光机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束缚人才引进的条条框框,不再完全以学历、论文、报奖等论英雄,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与价值。


往期推荐 
如何推动混改中的”职工安置“平稳进行?丨国企混改100问
海康威视、谷歌等七大案例,详解科技彩虹法丨国有科技公司治理与管控设计和实施(下)
四大掣肘要摒弃,五朵云彩要呵护丨国有科技公司治理与管控设计和实施(上)
科技型企业中长期激励政策如何活学活用?丨国企混改100问
11问清单:《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独家解读②)


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商务合作请联系戴老师,咨询电话:136 8301 8006


推/荐/阅/读





点一点“在看”,共享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