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刊发我校教师理论文章
01
实现搬迁群众生计向城市转型
冯应斌(贵州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由搬迁安置转向后续发展阶段,为保障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安置区长治久安,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搬迁是对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一项系统工程,促使其生计方式由传统的封闭的农业主导型向现代的开放的非农主导型转变,将彻底改变和重塑搬迁群众生计模式与策略。因此,亟须盘活迁出地的土地财产,打消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其融入城市生活的推力;拓宽非农就业渠道,进一步优化迁入地生活环境,提升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拉力。
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三块地”是搬迁群众迁出地的主要土地财产形式,当前,全省搬迁群众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搬迁群众承包地由“资源”变“资产”,是盘活搬迁群众迁出地土地资源,实现其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关键。从笔者实地抽样调查情况来看,搬迁群众承包地除了退耕还林外,存在着流转比例不高、处置手段单一、撂荒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
分门别类建立搬迁群众承包地开发利用台账。各县(市、区)应以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主要依托,对搬迁群众承包地资源状况开展全面摸底调查。重点掌握整村整组搬迁、主要产业发展区内零星搬迁群众承包地的面积、空间分布、细碎化程度、是否撂荒等基础信息;对照农村产业革命的主导产业发展要求,详细论证搬迁群众承包地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分门别类建立搬迁群众承包地开发利用台账,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打下基础。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后续发展平台公司是盘活搬迁群众承包地的主体,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应以村组为基本单元,通过政府奖励性资金支持,培育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以吸纳、盘活搬迁农户承包地数量为基本指标,每年定期开展实施绩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实行滚动资助、有序进退。以村支两委成员及发展种植能人为重点,实施能人培育工程,采取“党支部+项目+致富能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搬迁群众承包地纳入统一经营管理,利用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盘活搬迁群众的承包地资源。
稳步推进承包地股份制改革。通过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搬迁群众经济收入。在整村整组搬迁的村寨,稳步推进承包地股份制改革力度,通过承包地互换、成片发包等方式改变碎片化的承包地利用状况,为实施承包地规模化流转、经营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承包地使用价值和产出水平。
逐步推进搬迁群众承包地自愿有偿退出。以贵州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为契机,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完善财政引导、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承包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工作,对自愿退出的搬迁群众,核实其退出地块、面积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逐步建立承包地退出转让市场,测算承包地有偿退出补偿费用,形成合理的退出价格,破解搬迁群众对迁出地承包地处置的后顾之忧。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初衷是为了改善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破解其生存的“地理贫困”,逐步夯实其发展的“能力贫困”。全省主要依托市州主城区、县城的城镇化安置模式改变了搬迁群众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就业形式、生活习俗、服务保障、社区融入、发展能力等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搬迁群众生计向城市转型,稳就业、增收入是关键,优环境、促融入是保障,培能力、提水平是核心。
拓展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向心力作用,搭建搬迁群众就业平台,满足不同搬迁群众就业需求。通过承接参与交通市政等基础性工程项目和后勤保洁等生活性服务项目,增加搬迁群众劳务收入。继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省内外大型企业、对口帮扶城市企业等定单式、定点式劳务输出,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在孵化培育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具备创业条件的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充分利用安置社区现有场地,就近就地挖掘各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搬迁群众技能技术优势,构建产销结合的特色产业链,促进搬迁群众灵活就业。
提升安置社区治理能力。搬迁安置社区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城市社区,不能简单复制普通城市社区的管理服务模式。在继续完善安置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组织的前提下,以提升搬迁群众自治能力为核心,逐步规范创建社区、楼长、群众三级联创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强街道管理服务人员、搬迁群众自治组织等社区治理相关方的业务水平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搬迁群众亲缘、地缘优势,建立事关搬迁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公开发布与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安置社区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干、群众管,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安置社区治理格局。
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城市。搬迁就是搬习俗、搬思想,城镇安置打破了搬迁群众原有的生存环境,重构了比较陌生的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其“市民化”身份转变,应继续加强和完善“点对点”帮扶机制,重点推进企事业单位与安置社区、帮扶干部与搬迁群众、群体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与搬迁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安置社区内各楼栋搬迁群众之间、与结对帮扶社区以及帮扶单位之间的联谊联欢活动,丰富搬迁群众交流互动基础,增强其主人翁精神和成就感,促进安置社区和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
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扶贫先扶志,要激发搬迁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着重培育搬迁群众依靠自力更生脱贫的意识和观念,用内生动力支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借助大数据优势,跟踪了解搬迁群众后续生计状况,把“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送专家、送信息、送技术等手段不断增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同时,实时综合分析搬迁群众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消费趋势等,强化后续动态帮扶措施与应对能力。
(本文为社科课题“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转型及策略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02
激活交通人才资源推动交通强省建设
赵光辉(贵州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人才资源是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贵州是交通资源大省,交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将直接决定贵州建成交通强省的目标能否达成。
要打破“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的行政边界。一是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新方法。建立行业智库团队,针对战略、政策等研究方向,遴选若干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团队,资助其开展相关领域持续的、独立的研究。建立“旋转门”制度,在智库团队、政府机关之间建立起定期流转的工作机制。二是关注新业态交通产业人才。三是建立健全人才、科技、教育工作联系制度。在各类交通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内部业务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之间,定期交流交通产业人才与培训工作的经验和信息,建立起各部门相关资源整合利用的经常性协商渠道。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科技部、教育部以及贵州省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加强省交通运输厅对贵州交通产业人才与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协调,制定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贵州交通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交通拔尖人才的选拔办法和管理制度。四是成立跨越公路水路交通边界、包括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物流等在内的贵州省交通运输职业资格领导小组。
人才资金管理要打破人才经费只能从行政经费列支的观念。一是尽快建立起稳定的长效的财政资金渠道,切实保障对行业人才和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努力引导和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大对交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多渠道筹措的投入机制。三是健全对交通产业人才经费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我省交通产业人才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
信息管理要由“人才数量统计”到“人才质量分析”转型。一是完善符合贵州交通运输实际的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制度、报表等体系。建立贵州省交通产业人才需求信息库,促进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对接。建立我省交通产业人才供需的订单机制和人才聘用的预备制度。二是改进交通产业人才统计调查方法,逐步形成部门统计与行业统计相结合。三是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与定期跟踪评估制度,加强贵州交通产业人才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交通产业人才储备信息库,开发和使用好高端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统筹建设集多种认定方式和多种管理功能于一体的职业资格认定信息管理系统。四是探索开发交通产业人才储备信息库和交通产业人才需求信息库,拓展贵州交通产业人才指数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交通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支撑服务。
文化管理要突出“时代精神”与“人才包容”。一是优化我省交通产业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提升贵州交通运输行业包容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形成鼓励良性竞争、支持科技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成长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拓展贵州交通产业人才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强贵州交通运输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塑造行业特色人才文化,将人才文化纳入到现代交通文明建设中去,运用文化的力量,激发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大力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的人才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四是各级用人单位要把职工切身利益摆在人事组织工作第一位。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评选、宣传一系列交通模范人物,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行业影响力。
人文环境要发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生态优势。一是优化我省交通产业人才生活环境。二是优化我省交通产业人才公共服务环境。不断完善贵州省交通产业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评价、管理及职业资格认定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实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为特殊业态的高技能人才发展提供优良服务。三是优化国际合作环境。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海外人才并举,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领域人才落户贵州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统筹开发、合理使用国内国外两种人力资源。健全专业化、国际化的交通产业人才市场服务机构和体系,通过鼓励和支持国际猎头公司、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贵州设立合资或分支机构,吸引聚集国内外人力资源,提升国际化交通产业人才合作交流水平。
(本文为省交通运输厅《贵州交通运输“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阶段性成果)
03
帮助中小学生化解焦虑心态
伊萍(贵州财经大学 学生工作部)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中小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情境。笔者作为省教育厅疫情防控学生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在疫情期间结合问卷对387名学生随机抽样调查,83%的学生认为疫情会增加心理焦虑,74%的学生认为在家学习比在校学习更容易气馁。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化解焦虑心态,是当前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把握自律的高度,涵养自动自觉品格。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在环境对内在品格的塑造,养成自律的品格比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而且自律才是成绩的“善因”,在疫情防控中做到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学习,必将成为终身受益的优良品格。在家线上学习也要养成正常作息规律,家长要带头作息规律、排除干扰,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质量。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想辅导,帮助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督促检查学习进度,做到张弛有度,养成“不用扬鞭马自蹄”的学习习惯。
把握知识的广度,修炼独立思考能力。要引导学生把疫情放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去理解,辩证看待疫情与个人的关系,学会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疫情,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既不人云亦云、也不心猿意马。要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信仰,人类之所以被新冠肺炎侵袭,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类现有知识没有战胜病毒,青少年要更加笃信知识的力量,立志用知识为人类筑上一道防御病毒的硬核“防线”。要更加深刻地感悟生命的价值,珍惜时间、不负韶华,用知识武装头脑,把知识内化为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品质。
把握奋斗的尺度,弘扬抗疫英雄精神。要引导青少年学习抗疫英雄英勇奋战、冲锋一线的气魄,塑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格,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诠释奋斗的意义。要从无数一线抗疫英雄身上体悟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一线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远甚于在家学习,他们千里驰援、临危受命,不因病毒肆虐而阻挡前进的步伐,以此激励学生安心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抗疫英雄忠诚履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把这种担当精神转化为对待知识的态度,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保持高效学习。
把握亲情的温度,构建家校联盟机制。亲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焦虑,随着各地初三、高三学生陆续返校复学,通过构建家校联盟为学生打通中考、高考前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在做好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议,形成家庭和学校的良性互动。要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的方式,为家长“指点迷津”,帮助学生化解焦虑、茫然等不良情绪,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要引导家长把握严宽相济的准绳,与孩子坦诚交流,既能鼓励孩子保持适当压力,又能帮助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健康心态的养成。
把握关怀的厚度,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心理关怀相结合原则,强化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针对抑郁质、粘液质、胆汁质、多血质等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特别是关注对环境敏感的学生群体,帮助他们纾解过度紧张心理。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规定,设立心理辅导室,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制度体系,帮助学生以平和心态面对中高考。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疫情中只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情节,提高心理弹性和韧劲,心情舒畅地复习功课,乐观积极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和考试。要同步开展线上咨询和线下咨询,及时回应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清扫心理障碍。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招标课题<2018ZD003>阶段性成果)
精彩回顾
喜报 | 我校“花蕾护航·女童保护”团队获贵州省第20届“贵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贵财喜报
开学通知
编 辑 | 卢凤全
审 核 | 关富丹
责 编 | 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