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生新观察】高校科技创新如何跃上新台阶?三位代表委员畅谈“教育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将如何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邀请他们畅谈“教育经”。
聚焦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高校推动科研发展,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院士认为,高校要加强工科建设,为发挥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贵州大学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一体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联动发展,高标准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2023年,贵州大学新增获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8个;获批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28项、省部级256项,立项数量保持贵州省第一。贵州省科技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获奖率占全省高校的100%。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国赛11个特等奖,擂主2项,3个一等奖。
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将紧紧围绕贵州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更具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方式,将市场导向和成果转化成效作为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分类发展的“指挥棒”,更好契合企业发展需求,让社会资源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支撑,使成果转化成效成为衡量学校学科特色化发展和贡献力的重要牵引。
“我们将以更好地服务贵州省‘四新’‘四化’主战略为目标,持续践行贵州大学作为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头雁’‘排头兵’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和重组提升,着力加强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地建设、打造‘重器’,研发出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加强与省内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贵州智慧和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宋宝安说。
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结合 既要走前沿也要接地气
“高校推动科技创新,不仅要钻研‘高精尖’科研项目,也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利用科技、人才优势满足群众的技术服务需求。”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认为,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结合,既能立足实际检验科研成果,也能普惠大众提高群众科学认知水平。
邱宁宏(左二)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
近年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科研积分管理办法,建设科研管理系统,将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同步计入教师工作量并纳入绩效考核。教师科学研究中同步推进科学普及,既解决生产难题,又对企业员工、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工人、农民科学素质。
近5年,遵义职院在科研上发力,立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专著20余本,发表论文500余篇。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12项,教育厅项目22项。1个项目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
邱宁宏(前排左二)为农户进行农业技术科普宣传
“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普及,开展科研育人,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向行业企业产业和社会贡献科技力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组织教师定期不定期到行业、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咨询活动,开展科技下乡服务社会。”邱宁宏说。
高校是科技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源
近年来,贵州高校凝练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方向,锚定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作用,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
贵州财经大学分发挥经管类学科、人才优势,创新组织形式,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该校“菌令状:博士农场首创唤醒土壤生机的微生物菌”项目实现了“产品创新—价值整合—带动发展”的突出成效,攻克了山地农业种植难题,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贵州民族大学引进的各类人才近300名,同时也通过整合校内资源,跨学科、跨领域组建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服务社会发展。该校学科团队与企业合作,完成 “‘就停这儿’智慧停车大数据云平台”和“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管控云平台”建设,并成功通过验收投入市场运营。切实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减少城市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国家及地方生态战略贡献力量。
“高校是科技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源。”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表示,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合作的重要职能,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实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协调联动战略的重要领域和平台。
崔海洋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才能稳步夯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要聚焦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努力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问题新突破。”崔海洋建议,要重点支持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等发展壮大,推动基础学科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精彩回顾
关注
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意见,这些要点须知!
关注
来源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 黎 昭
初审 | 陈 韩
一审 | 陈艺文
二审 | 杨兆瑞
三审 | 周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