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想好好记住你!
今天,战“疫”仍在继续
珞珈山下的这群人
都在用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拼尽全力的坚守
连接着这座城市
温暖着这座城市
他们让生命的脉搏
跳跃的如此有力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这一天,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郁之虹老师在网上加入了由某社工组织发起的一个群,群里已经有大约300人,其中250人左右是心理咨询师和社工,服务对象却没几个。由于自身是社会工作专业,郁之虹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何不整合高校老师的团队力量,为一线社工提供政策性指导?就这样,一个名叫“社工伴行”的群迅速出现了。
在前方,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病人;在后方,社区需要进行有效管理配合控制疫情。社区层面如果管控不好,其后果可想而知。郁之虹认为,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一个分级安全网络,是当务之急,武大学生、黑龙江省社工志愿者、资深社工督导和专家纷纷加入,瞬间充实的“人才池”。
两名专职工作者(地面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三名志愿者(医务、心理、管理助手)的“2+3”抗疫模式,用微信群开展工作;分别针对社区、隔离、新冠肺炎患者的网络抗疫三级防御模型开始形成……连日来,郁之虹组织的团队已“下沉”到多个社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开展了切实有效的服务。
“目前,我们团队将近200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武大的学生。我们还在通过各种途径招募更多社工志愿者,力求‘下沉’到更多方舱医院、隔离点和社区,最大限度发挥社工的作用。” 郁之虹说。
“最近出院患者每天在增加,昨天又有5人出院,大家的士气更加高涨了。”22日晚8时,赵东言语里透着喜悦……
赵东,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呼吸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第一次穿防护服时有点无所适从,在前辈们的指导下,现在已慢慢上手了。”赵东介绍:“我主要是给一线医生打下手,跟着导师一起查房,询问病情,有时也会协助搬运氧气瓶。”
春节期间,赵东一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值班;直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光谷院区)被列为定点医院,2月3日接到通知,整个科室集体转战光谷院区。
“我们既是‘准医生’,也是共产党员,此时此刻我们更加义不容辞。”赵东和其他数名博士研究生立即向学院“请战”,“战役打响,导师和前辈们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冲向一线。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无声的鞭策。”
赵东的导师胡克教授如今身处重症隔离病区,站在距离病人最近的一线治病救人。赵东说,“自己选择做医务志愿者,也是一种传承。老师把当年抗击非典战斗中学到的宝贵经验教给我们,我们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
武汉大学发出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结对、开展在线学习辅导志愿服务的招募通知不到48小时,3个500人的QQ群报满,涵盖40个院系的本硕博学生,目前已选拔符合条件的865名志愿者,服务包括人民、中南、金银潭、同济、协和、雷神山等100多家医院的556个一线医务人员家庭。
深夜的武汉大学医学部宿舍区寒风凛冽,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的舒克老师还坐在车里不停地打电话,与他的爱人杨戈砂老师一起,为武汉的各个医院联系医疗物资。从1月21日开始,得知武汉各个医院医疗物资严重缺乏,他们便主动请缨,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工作中。
联系医疗物资的工作非常繁杂,他们不仅要跟同学、朋友联系寻找可以使用的资源,还要与不同的医院联系,确定物资对接事宜。为了确保这些医疗物资能够合规使用,不造成浪费,他们需要专门去了解相关政策、请教专业人士。同时,还主动承担起护送物资的任务,将抵汉物资马不停蹄送往各个医院。
连续37天的奋战,他们夫妻不敢有一丝放松。“前两天才联系了一百多万的医用呼吸机,马上就可以送到省内11家医院了”,舒克老师说,“我爱人是新疆人,前几天新疆救援团也来到了武汉,我们马上同湖北省新疆同乡会的志愿者一起为这些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深夜里,随着一道电话铃声响起,舒克老师同杨戈砂老师一起又踏上了运送物资的路程......
赵子龙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一名馆员,年前到广州探亲。滞留广州的日子使他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不断上升的感染人数和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倒下让他揪心。为此,他义无反顾从广州返回武汉,在经过体检、隔离、核酸及CT检查等手续后,成为一名志愿者,于2月17日到达雷神山医院,参与战“疫”。
右一为赵子龙
在经过短暂的学习与培训后,他被分配到管理综合部的物资捐赠小组,负责接收从世界各地捐赠的物资及分发管理。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7点半,他每天搬运的物资少则上百箱,多则上千箱,而每天入库、转库、出库的总量更是达到3500-4000箱。由于人手不足,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
军人出身的他,深知那些设备、物资、补给的重要性,只有解决后顾之忧,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才能安心战斗。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只有颗赤子之心。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子龙写给妈妈的话
那天,看到单位工作群里征集两名司机,承担学校师生发热、疑似特殊人群用车服务的倡议,武汉大学车队职工邱俊伟内心特别激动,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他第一时间提交了请战申请书。他的3名同事曾翔、詹建洪、范俊也迅速请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邱俊伟、范俊、曾翔请战
最后,邱俊伟和曾翔获批参与任务,工作职责有两项:一是运送隔离点的患者到中南医院发热门诊检查、转运;二是因为许多发热病人行动不便,由我们去中南医院发热门诊代为领取核酸试剂、CT等检测结果送至隔离点医生。
为了节约防护服,从早上八点多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他们不敢喝水、不敢吃饭,一直坚持到下午两点多工作结束。N95口罩戴上一天之后的窒息感,只有使用过的人才知道。面对直接接触病人的风险,他们朴实的不知该怎样表达,只是说做好了长期隔离的准备,“战场上履行职责,就是最好的回答吧。”
李伟,是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曾是一名优秀的人民子弟兵,今年刚满40岁的他已有22年的党龄。在得知武汉市硚口区卫健局急需持A2手动挡驾照的驾驶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拨打了联系电话,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担负起驾驶救护车运送病患去医院的工作,顾不上春节假期,顾不上被疫病传染的风险,他把家里70岁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委托给妻子。李伟在单位微信群里说:“武汉人民是积极、乐观、坚强的!”
我们从未如现在这般痛楚
也从未如今天这般坚强
心中有力量
眼前就会有希望!
● 听!
编辑:冯子健
审核:吴江龙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