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仁慈,刀要精准”,这位武大老师,值得点赞!
三尺讲台,三寸舌
三千桃李,三寸笔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2020“寻访荆楚好老师”公益活动
评选结果出炉
以医者之心救人于难
用师者之德铸人之魂
武汉大学王行环教授
获“荆楚好老师”特别奖
下面,跟珞珞珈珈一起
认识一下这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师吧
在临床一线,他拿起手术刀,拯救他人于危难之中,是患者信赖的好医生;在讲坛之上,他递薪传火,桃李满天下,是学生心中明亮的灯塔;在国家危难之时,他勇担大任,第一时间奔赴火线与病毒对抗,是英雄的城市中英雄的战士……他怀抱医者师者之初心,用一点一滴,践行着武大人的使命。他是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
大医精诚敬畏生命
做患者最信赖的医生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在王行环眼里,医者心之仁慈和手术刀之精准,同等重要,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在精神上“站起来”,重拾生的勇气和希望。
王行环的患者中,有位年仅3岁的恩施小男孩李海峰,2013年初意外被农用车碾碎了双腿,两年多里辗转多地,经历了截肢、植皮等10余次手术。因恩施到武汉路远,王行环便安排小海峰和妈妈长期住在中南医院泌尿外科的病房里,自己担任他的主治医生。
小海峰很爱笑很坚强,每次看到他王行环都十分心疼,总担心常规的治疗方案会让年幼的海峰承受太多疼痛,于是经常与团队讨论修改治疗方案,力图以最小的损伤、最轻的痛楚治愈他。医者父母心,知道医疗费对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王行环又多方协调,为他们减免了大量住院费。经过努力,2015年7月,小海峰终于能够“站”起来,回到了家,上了幼儿园。
王行环教授与团队行手术中(左三)
在另一位患者林先生的眼中,王行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家庭贵人。2008年,20多岁的林先生结婚不久,妻子怀孕,可他偏偏查出患有腹膜后特殊肿瘤。肿瘤非常凶险,与主动脉、腔静脉粘连严重,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林先生前往两家著名的大医院寻求手术,都未得到很好的治疗。为了孩子,林先生渴望活下去,他听说中南医院有一名顶尖教授王行环,便慕名前来。
“我就把命交给您了!您只管大胆做,我绝无怨言!”林先生对王行环说。做,风险极大,别的大医院都不做;不做,病人顶多只能活两三年。“这么年轻,放弃太可惜了!”王行环决定放手一搏。他集合全院集体会诊,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得到最优方案,最终成功实施手术。
“一切为病人着想!”是王行环教授的座右铭,也是科室文化的核心。
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病人,他总想尽办法为其减免费用;面对年长的病人,他都会起身迎接,并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这温暖的医患情,从病房延伸到生活中。有著名的画家,为感谢王行环教授,在医院办专场画展;每年武汉马拉松,都有患者自发地赶来,组团为跑道上的他加油助威……
王行环教授参加汉马(右三)
看到一位位患者从绝望中重生,一个个家庭重拾幸福,王行环更坚定了学医的初心。他不断精进医术,执着探索,越过一座座医学的高峰。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王行环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他勇于创新,开创了很多新术式,被评为全国名医百强榜前列腺微创外科TOP10医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系列研究成果被中国及欧美发达国家临床实践指南采纳,部分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虽有众多耀眼的光环和荣誉,王行环教授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又质朴的医者之心。他说:“我取得的成绩越多,有更多的人知道我,就有更多的病人可能找到我,我要随时做好准备。”
桃李天下
做青年才俊医路上的引航人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除了是百姓心中的好医生,王行环亦是后辈心中的好导师。从教30年来,他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医德优良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已崭露头角,成为单位的骨干或行业翘楚。
曾宪涛博士回忆起自己的“医路”感慨万千。王行环的言传身教,让他在短短几年之间,从一位青涩的的学生快速成长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获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青年科学家“最具发展潜力奖”。
王行环教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左一)
“成长的第一步总是有坎坷”,曾宪涛坦言,刚开始他年轻气盛,比较反感导师经常“批评”他,后来慢慢地感受到了,这些都是导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他开始以导师为榜样努力前进。在他的记忆中,王行环教授会为了材料中的一段文字,与他讨论到深夜;会为了备好一节课亲自指导他做PPT,并再三修改;会细致地教他如何打领带,叮嘱他在讲台上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会“掏心窝子”与他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挫折……
“我对导师最深刻的印象‘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曾宪涛说:“王老师真的是让我们在‘笑与泪’中成长,我们对他又怕又敬!却也正因为此,真心感谢他!”
尊师,是学生们对他的另一个深刻的印象。在王行环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全是他师长的照片,他把“尊师”这项礼节和品质传给一代代后辈。“我也把导师严谨认真的学风和尊敬师长的品德,用行动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曾宪涛说。
王行环教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右一)
身为第二临床学院院长,为选拔培养优秀的人才梯队、提高教学质量,王行环担任起多项核心基础通识课程的负责人。
繁忙的临床工作外,他带领外科团队集体备课;不断探索教学理论与方式,主持完成多项各级课程建设;牵头成立外科学系和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打造数十门精品课程,并负责7门课程建设,其中2门获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立项……他坚持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领军人才为目标,探索适合国情的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接轨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模式。
在他的带领下,2016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排名由百名开外跻身于60余名、连续3年被评为学科进步最快的“黑马”,2018年研究生教育在武汉大学40个学院中排名第8,2018年Nature指数排名第14位,医院排名榜科技指数第30名。
王行环注重教导、勤研业务,培养学生将核心治病能力贯穿于临床的核心思维和国际视野。在教学查房中,时刻秉持着“大医精诚、敬畏生命”的行医理念,用自身行为让学生感悟尊重病人、与病人良好沟通的内涵;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核心治病能力。
作为本科生的“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首席指导老师,王行环教授建立了六支“大学生创新”小组,获多项专利、著作权。近五年来,他指导学生团队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人次、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3人次、优秀研究生10余次、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4人次,还斩获2016年度美国“Lalor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Travel Award”等荣誉。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王行环及其团队以在微创领域的国内外首创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湖北省医药领域近18年来所获得的国家发明奖最高奖项。
为帮助更多患者,王行环教授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他亲自讲解最先理论知识,演示复杂、尖端的术式,手把手传授技巧……
学生们回首每一个通宵达旦的日子,感慨万千。夜里的灯光下,或是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书,或是为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赶论文,又或是熟悉病房中所有患者的情况及治疗方案以备第二天的抽查,那些曾经觉得痛苦难熬的时光到现在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为人师,王行环教授无疑是成功者。
与病毒较量
做身先士卒的逆行者
“1月上旬,我们在国内大量采购N95口罩、防护服、靴套等防护物资,这是我们与疫情斗争的武器。”王行环回忆,为了能以10万为单位购置储备防护物资,他并不停地和生产厂家追加采购合同。事实证明,王行环的这一决断非常准确,紧急采购的物资在武汉“封城”后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因防护物资不足导致一线医护人员“裸奔”。
1月13日,王行环要求全院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个人防护,增派发热门诊医生,多方联动“保畅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0日他进一步要求全院加强联防联控,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天固定时间通报情况,制定各类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保证防控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王行环的早预判、早谋划、早部署,确保了医院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坚定、防控工作有序、物资保障到位,为防疫工作赢得了主动。
2月8日,王行环接到了担任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的任命。
“刚到雷神山医院,这里还是一片繁忙的工地,数万工人在加紧施工”,王行环至今记忆犹新,2月8日上午10点,他带领中南医院多位科室医护人员,来到还在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在工地现场规划办公区域,耳边不时响起建筑机械的隆隆声,气氛非常紧张。
为了加快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王行环制定了“边建设、边培训、边治病”的策略。从2月8日开始,雷神山医院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开8个病区,修好一个病区,立即用隔离挡板挡住,挡板这边收患者,另一边赶施工进度。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与时间赛跑”。
王行环在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查房
雷神山医院有16支援汉医疗队,分别来自286家医院,加上中南医院和武汉多家医院支援的医务人员,总共有3398名医务人员,再加上千余名后勤保障人员。医务人员来自这么多的医院,带来的是不同的理念和文化。
在王行环的带领下,雷神山医院既保障了医护人员安全,也保证了救治质量。高效运行的67天内,雷神山医院共收治2011名患者,共有1918人康复出院,病亡率为2.3%,且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创造了“雷神山奇迹”。
“对疫情的防控必须要科学的思路、全面的思考。”王行环多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组织以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科研人员和一线核心专家,联合王永炎院士团队等,以9天时间制定了符合WHO标准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本和完整版,标准版以中英文双语发表,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并提交至行政管理部门决策参考;他与王辰院士一起主编了《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手册》,组织并支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探讨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这些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资料和“武大经验”。
王行环与援鄂医疗队“战友”深情相拥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视频来源:“寻访荆楚好老师”主办方
内容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编辑:罗伊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一起来逛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