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武大,可以有多“秀”?

寻味古绣的 武汉大学 2021-05-14


疏影帘栊对绣屏, 花织就怕针停

穿过千年时光,一针一线

织就珞珈山下的绮梦

现在,和珞珞珈珈一起

探索“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门宝藏课程吧



为什么是TA?


你知道,完成一幅汉绣作品耗时多久吗?你知道,一根丝线能够被劈成几股吗?你知道,藏在汉绣背后的渊源与意义吗?



在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门课中,细咀历史的风韵,在锦上丝缕中萦绕云梦的烟泽,丝缕勾勒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一小块方帕,也变得熠熠生辉。为什么要选择汉绣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是一种


从2016年走到2021年,五年的时光过去,汉绣的种子在武大发芽,茁壮成长。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是城市设计学院的黄敏老师,黄老师在很早之前就关注传统手工艺,在一次国家级刺绣成果展中,她被一批色彩浓烈、热烈奔放的刺绣作品所吸引,这些是汉绣非遗传承人王子老师和高校学生合作的作品。这种极具楚地色彩的传统技艺,是否也能走进武汉大学的课堂呢?

汉绣作为楚地的地方绣种,最早能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绣,在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先秦织物,就是汉绣的前身。但是,在后期调研中,黄老师发现大众对汉绣的认知仍是比较粗浅,仅知道这是一种地方绣种,对它的文化意义、艺术价值认知不足。将属于湖北的特色非遗融入课堂、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这是属于珞珈山的情怀。2015年,通过与地方文化局非遗中心取得联系,在2016年,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课程在武汉大学正式设立,汉绣的种子在珞珈山开始生根发芽。


在寂寞中生花


Q:“这门课会无聊吗?”

石庆翠(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我在没有接触刺绣之前,本来以为刺绣是一种枯燥且困难的手艺,但自己亲自上手之后才真正感受到穿针引线的魅力所在。每次课一开始刺绣,就感觉不知疲倦,沉浸其中,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下课了

马泳琳(新闻与传播学院)

总体而言,这是一次蛮有趣的刺绣体验。在这中间,我发现刺绣没有想象中简单也没有想象中难。老师传授的针法十分丰富,需要多练习才能绣得比较好看,常常绣起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进度条才前进一点点,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是超乎我的想象的。但一点点坚持下来,便能感受到乐趣所在。心无旁骛、专心刺绣时,往往会产生精神解压的效果,一时间竟沉迷于该活动。

邱锴宇(生命科学学院)

在这门课里,我接触到了从未了解的刺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程开始前,我怀着忐忑的心,始终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甚至一度想撤课。但是,老师们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叙述传统技艺的点点滴滴,又引起了我的兴趣。在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协助下,我克服了诸多困难,包括但不限于从未了解过的针法,复杂的颜色排布等等,并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尽管我的作品不是最细致好看的那一份,但是它带给我的成就感喜悦感是无以言表的。



Q :“建议男生选这门课吗?”

韩剑波(水利水电水院)

不知是怎样的机缘巧遇,使我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科糙汉子有幸能够来参与到这样一次唯美儒雅的汉绣学习课程中。汉绣富丽典雅且别具一格,与ta相遇,便使我那直男审美为它的浓墨重彩而魂牵梦萦。与汉绣相伴的过程中,更是让我体会到了汉绣背后一针一线的不易。一件绣品,从穿针到引线,从针脚到针尾,从开始到结束,打磨的不是时间,不是功夫,而是心性。那千针万线化成的美轮美奂精致婉约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这便是汉绣教给我的。


Q:“上完课,能成为手工大师吗?”

叶霖芳(动力与机械学院)

虽然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有了大概的方向,但是作为新手小白还是遇到各种困难,反复拆了许多次。针法,颜色,构图,甚至有点画工图那味儿了。成品出来的那一刻,仿佛自己完成了一件人生当中的大事,啊,刺绣这无处安放的魅力~

张欣(健康学院)

我在刺绣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可以独自沉浸在针线在绣绷上穿行时,细微而美妙的声音里,感受随着一针针的起落,绣稿逐渐变得有了颜色和生命的过程。我不仅学会了不同的针法,更明白了刺绣不仅仅是用针线把图案填满,而是用合适的方式去表现,有的时候,适当的留白和大胆的尝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份考量或许这就是手工艺大师称为大师的原因所在。

余唯艺(生命与科学学院)

在转印的第一步就遭遇了滑铁卢,商品页上的水溶笔变成了普通的金属色中性笔,根本无法透过纸,也不易在绣布上着色,只得大力出奇迹,硬生生把纸划破再反复勾出轮廓。随后,一节课中与线斗智斗勇的时间,甚至超过了绣的时间、光看视频还是不得针法要领、绣着绣着就偏离了预定轨迹......到最后令人绝望的上口金,手艺活儿实在是太难了。好在有老师的耐心指导,有同组小伙伴的帮助,有自己的坚持不放弃,最终完成了作品。

黄敏(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授课教师)

这门课程作为一个通识课程,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体验,并以此为依据来设定评价标准。对于艺术的体验,有的同学基础好一些,有的则之前很少接触,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具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作业内容、形式的多元化。所以在进行实践之初,老师会向同学们提供现有的产品样式,同时,如果学生感兴趣,从自身情况出发,也可以进行自主设计,老师会提供相应指导,帮助完成作品。



奇想,是少年们的浪漫!


“传统手工艺不应仅仅停留在博物馆、教科书里面,而是要更多的与生活、与特色向融合”,在黄老师看来,汉绣作为非遗,应该是一种活着的流动的不断传承的文化现象,是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民族文化。


当历经风雨洗礼的非遗技艺,与自由浪漫的武大少年们相遇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课程团队为该门课程设计了独特绣样,将珞珈山、东湖水融于汉绣之中,波纹也泛出浪漫。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发现身边的细节,去品味身边的文化氛围,自主设计绣样。具备青少年审美特色的图案,如何用汉绣来表现呢?动物的毛绒感需要用什么针法才能体现呢?色彩热烈的汉绣,在青年的手下能展现出什么样的生命力呢?用青春的眼睛,赋予汉绣新的活力,这是属于珞珈少年的浪漫


滑动查看更多

城市设计学院 揭晓婷作品《穷奇徽章》


故事,还在继续


理线、勾稿、转印、上绷、劈丝……丝线随着针尖上下翻飞,每一步,都是与时间对话。还记得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这门课程刚设立时,工学部五教的那间画室,不知见过多少晚归的学子。黄老师至今仍记得,有那么一个男生,在画室绣到入迷,等回过神时,夜幕深深,整栋教学楼就剩下他一人。


黄老师强调,这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了解汉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汉绣的发展,与青春脉搏同频共振,发掘汉绣的古典美在现代审美中的新表达。这个过程,珞珈少年没有缺席。



通过参加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与沉淀的历史对话,在针线与绢布的互动中,了解这门技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匠人智慧精神意义。在绣品的制作中,去理解匠人们固执的坚守,将这份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


黄敏

黄敏,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汉绣代表性传承人。武汉大学文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时尚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武汉大学)联络人。

王子怡

王子怡,汉绣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清华大学(文化部)非遗研修班学员,中国手工艺术大赛评委。



撇去身上的浮躁

用心与无言的针线对话

拂一把楚地烟云

揉碎塞进今夜的梦

与汉绣来一场奇遇吧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为他打call

▼夏日,墨色浓

▼说出你的爱



玩转英语辩论,挑战硬核课程,这个武大男孩登场啦!

 小心!珞珈墨水染色啦 今天,亲手把武大文创送给妈妈!
● 听说,明天武大有一场青春盛会……● 珞珈限定!武大团宠又双叒叕上新啦● 工学部十舍316,究竟藏了啥?● =͟͟͞͞快=͟͟͞͞听=͟͟͞͞!你需要这首唤醒理想的歌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图片来源:珞珈女红公众号 王子怡 黄敏 方洪

采访、文字:方洪

编辑:王达 方洪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一起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