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33天,全部平安返回珞珈山!

逐梦南极的 武汉大学 2022-08-04



近日历时173天的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武汉大学4名南极科考队员

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珞珈山下

他们中,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彭方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教师张汝诚,硕士生陈帅均

是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博士生麻源源是第37次科考队队员

他一趟“出差”历经533天



4名队员到达国内基地码头左起:彭方、陈帅均、麻源源、张汝诚


挖土观潮,他们是认真的



2013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彭方和几位研究植物、地衣和地质的专家组成的一个极地生物综合学科研究小组,来到南极长城站附近的菲尔德斯半岛,建立起15块南极植被和微生物的监测样方。彭方说:“我们之前在北极做过类似的研究课题,觉得效果很好,就想着也到南极去做。定期观察样方内植物、土壤微生物、地衣,包括一些污染物的变化,经过一个长时间段,就可以了解南极生物变化的总体趋势。”
样方维护
如今,彭方第4次踏上南极大陆,距上一次已过了6年,“我最挂心的还是长城站的那15块样方里的植被和微生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彭方说。
她此次南极之行的具体任务是将所有样方复查一遍,然后采集些土壤样品。土壤样品采集可不是个轻松活儿,南极多风,遍地石头,却很少有沙土,想要采到土壤,有时需要刨开很大一片,再用小勺子一点点铲刮出来,采一个样常常需要四五十分钟。这些收集起来的土壤,一部分在南极站实验室里马上提取DNA、RNA,一部分会装船待回国后做进一步分析。

持续9年的监测,有怎样的结果?彭方说,这次去和6年前、9年前差别太大了,以前到处是厚厚的雪墙,今年长城站周边几乎没有雪了,样方里的植被生长得更茂盛了,明显感觉到南极半岛在升温
为什么要研究南极微生物?彭方说,这其实是在探索生命的极限。南极特殊的气候,干旱、低温、高辐射、寡营养,在这里生存的微生物一定有“绝招”,演化出特殊策略适应极端环境。对人来说,南极是贫瘠的土地,对微生物而言,则是生存竞争的热土。彭方坦言,对极端环境中生命的好奇心是自己一次次奔赴极地的动力。
第38次科考“雪龙号”“雪龙2号”路线图
而对于陈帅均而言,此次南极之行可谓是“累并快乐着”。顶风冒雪去看海观潮,这人生难得的惊险科研经历,被他在南极碰到了。

陈帅均是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他第一次到南极,是研究海水的潮涨潮落,收集潮汐数据。这是南极测绘中心的一个长期项目,也是他的研究方向。

从早上七八点开始,一直干到下午两三点,午饭赶不回去吃,带着干粮,找个避风的岩石后草草解决。最麻烦的是待上一个小时,衣服就湿透了,剩下几个小时陈帅均只能忍着透湿干活儿。包括电工、维修工、机械师,六七个人一起配合着干,身上都穿着专业的防寒服,但在野外太久了,还是没有办法防雨防水。“顶风作业,让平时轻易完成的事情,多耗时几倍,在这种状态下摔倒是经常的。”
陈帅均有些意外地发现,南极冰雪的加速融化,对潮汐也很有影响。冰山上的一块巨冰脱落,砸到水面掀起巨浪,很可能引发异常波动。南极的气候变化,给潮汐研究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影响,更说明潮汐研究是个吸引人的课题,陈帅均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新认识。


冰雪奇缘的背后,是......



一提到南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雄伟的冰山、绚丽的极光和可爱的企鹅。只有科考队员才知道,美丽的冰雪世界暗藏很多风险
南极的星空
“南极的环境特别恶劣艰险天气变化无常难以预测,有时会在一天之内经历狂风、暴雪、大雨等极端天气”,据彭方回忆,有一次科考队员们偏离主路进行科学考察时,突然遇到大雾,能见度只有2至3米,即使有GPS导航,也无法分辨冰雪下面是暗流、沼泽或是狭缝悬崖。队员们找不到回站的路,救援也无法到达,情况十分危急。幸好那天没有起大风,队员们寻着自己来时的脚印往回走,才平安回到科考站。
陈帅均则介绍,他负责的海平面变化监测研究可以开展作业的窗口期非常短,必须赶上一月只有一次的大潮。不巧的是,在原定的作业时间内正好遇到八到九级的大风和暴风雪。为了不错过研究的窗口期,陈帅均和伙伴们只能冒着严寒,穿着沉重的涉水服在冰冷的海水中安装设备

陈帅均说:“当时仅布设50多米的设备管线就用了半个多小时,上岸后发现双脚已经冻僵了。”许多“老南极”都很少有在这么大的风雪中作业的情况,大家纷纷给长城站年纪最小的陈帅均点赞。



在这样极端条件下,身体不适也是队员们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科考船进入西风带时,会遭遇风大浪高的情况,难免会造成晕船。情况比较严重时,彭方躺在床上三四天起不来,完全不能吃东西,吃了就吐。“即使吐了也还是要坚持吃东西,身体素质过硬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科考任务”,彭方这样说。除此之外,队员们在南极还要面对关节痛、低血压、受伤后愈合速度慢等挑战。


除了在南极完成科研工作,科考队员还要承担起站区建设和维护的工作。为了在宝贵的天气窗口完成物资卸载,队员们连续几天通宵运输物资;有时候为了搭建科研设备,队员们会在凌晨两三点钟风力较小的时候起床作业。张汝诚说:“因为特殊的环境,开展工作的时间窗口都很短,必须要抢在有限的一两天时间才能完成工作,大家就是靠着南极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科考任务。”



即便自然条件恶劣,但是随着我国科考实力的不断增强,南极科考站为队员们提供的生活保障也在不断完善。据陈帅均介绍,在南极科考站,肉类和海鲜等物资十分充足,但新鲜的水果蔬菜却是比较稀有的。


“在长城站有一个蔬菜大棚,种植了番茄、黄瓜等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可以保证队员每周吃到两次新鲜蔬菜”,陈帅均说,蔬菜虽然不多,但丰富饮食结构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这让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非常羡慕。


陈帅均在整理蔬菜


张汝诚说:“现在中山站每个房间都有了独立的洗手间,房间里的温度基本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居住环境非常舒适。”


彭方透露,长城站有一栋独立的科研楼,实验室条件也非常好,几乎可以与国内比较好的实验室相媲美,“现在可以直接在科考站的实验室里处理生物样品,不用担心发生样品带回国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情况。”


科考队员食堂


几名队员还特别提到,我国不同的南极科考站都组织收看了春晚和冬奥会开幕式。“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和祖国同频共,共同分享荣光和骄傲。”




出差533天,他乐在其中



度了两次夏,越了一回冬,感受了极昼和极夜生活……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麻源源的南极之旅,是最特别的。
麻源源2019年来到武大读博,由于表现出色,成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20年11月9日,他乘坐“雪龙2号”随科考队出发,2022年4月26日,乘坐“雪龙号”返回国内,完成了历时533天的“出差”任务
麻源源在科考站工作中
“一般越冬队员的一次旅程时间都很长,加上受疫情等原因影响,所以我这次旅程格外长”,麻源源解释,他随37次科考队度夏队员一起启程,此后一直驻守中山站,经过了南极的夏天和冬天,被38次科考队的科考船接上后,因为雪龙号还有很多任务要执行,他又随船航行了3个多月。


麻源源常驻南极中山站,这里分别安装着极地中心激光雷达和武汉大学卫星跟踪设备,麻源源习惯称为卫星观测栋、激光雷达栋,他的工作就是日常维护和运行这些设备。每天两个人,上午下午定时全部巡视一遍,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两台设备,距离大概1000米,巡视一遍一个小时。


俯瞰南极中山站


虽然在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都短暂待过,但麻源源还是对待久了的中山站情有独钟。“中山站的风景最美,而且是不会下雨的,可以看到企鹅、海豹。一座巨大的冰山,常年矗立在站前的海面上,一种深邃的海蓝色,映着极昼的阳光,非常壮观”,他说。

麻源源拍摄的极光和探测设备发出的激光
长时间的科考工作也意味着身心上的双重挑战。“最大的困难是想家。虽然能视频通话,但是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中秋节,思乡之情还是会泛滥。最想家的时段应该是工作完成,等待返程那会,天天盼着雪龙号快点来,有点焦虑,又有点舍不得离开南极,情感很复杂”,麻源源说。



研究南极植被和微生物

监测海平面变化

顶着暴风收集潮汐数据

驻守中山站越冬……

武大人的南极探索之路

从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开始

38次,从未缺席

冰雪之地,逐梦之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的公告 






64门课程满绩girl,自定义!






我爱我 





● 武汉大学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的公告

 我爱我I Lᵒᵛᵉ me

● 这群武大人,每天都“急”着做一件事!

● 64门课程满绩girl,自定义!

● 刚刚,武汉大学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发布!

● 校园能当大型实景舞台,不服来战!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内容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发布 极目新闻

责编:陈菲芃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欢迎科考队员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