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全实验室集体为她应援!
珞珈山清晨熠熠的阳光
陪伴过她前行的脚步
纳米材料实验室里整夜通明的灯
见证过她执着的努力
新型刺激响应材料的开发5篇SCI论文
在困难中敢于冲破迷茫
在掌声中能够认清方向
她是“风云学子”获得者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9级物理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生张家谦
缘!缘!缘!
张家谦与武大,似乎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本科时虽然没有在武大就读,但我使用的专业教材是出自武大的”,这是张家谦与武汉大学的缘起,“武大好厉害”的第一印象慢慢印刻在她心里。
在保研期间,她本已有心仪的学校,但好友突然打来电话,“她在武汉大学付磊教授的课题组,不停地跟我说付教授有多优秀,实验室的氛围有多棒,受她的影响,于是我动摇了。”这次动摇,让张家谦真正走入了武汉大学,与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先进纳米材料实验室相识。
谈到武大最打动她的一点,张家谦坦言:“当然是珞珈山的文化底蕴、人文风采、学习氛围。能在最美大学和一群优秀的人共同学习,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对张家谦来说,结束一天充实又紧张的实验后,坐在操场上听大家弹吉他、唱歌,整个人瞬间就被轻松愉悦的氛围治愈了,这是武大的“人文性”带给她的独特体验。
“熬”过最深的夜
科学研究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刚来武大读书时,她“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工作效率比较低,常常“被动”熬夜。经常要在写综述的同时兼顾实验,时间十分紧张,白天写不完,她就用晚上的时间来写。对此,她从未放松懈怠,坚信努力耕耘一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博二时,导师付磊教授派她到上海学习搭建原位电池表征装置、利用原位表征技术探究电池的储能机制等相关知识。由于实验机器是24小时制,科研人员们需要白天调试仪器,晚上做记录,为了跟上进度就不得不熬夜。那一年时间里,张家谦常常每星期通宵两三次,她深深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不易。
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调试光源及原位装置等筹备工作,一直测试到第二天早上,一旦测试中出现问题,一天的辛苦就会付诸东流。张家谦谈到,“这些关键数据很难获取,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会导致一天的努力没有成效。”
在科研上,张家谦始终保持制定目标的好习惯。比如开题,在她看来这是整个课题的起始,“我一般会在开题之初制定好分段目标,然后在科学研究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结题时,她总会做好复盘,“收尾阶段需要总结经历、经验,可以在以后的科研中规避一些错误,这也是很重要的。”
科研从不是座独木桥
在武大多年的学习深造,张家谦最想感谢的人是导师付磊教授。转博士生的那一年,她需要独立开课题,但是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在她想放弃继续读博时,付磊立马找到了她,以自己的科研经历耐心讲解开题的方法和技巧,“付教授非常认真地跟我说,起初可以从一些新奇甚至反常的现象切入进行深入研究,探寻科研最有趣、最具有创新性的点。”付磊教授的话对张家谦的科研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前排右四为张家谦
在张家谦眼中,导师付磊是一个乐观且浪漫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人员非常和谐,实验室的氛围活泼有爱。小伙伴们不止是一起学习,更是早已融入彼此的生活。每周六是团队的“运动日”,大家会聚在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相互陪伴的日子,也为她继续走下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右三为张家谦
评选十大珞珈风云学子的那天,全实验室的人都来到了现场为她“应援”。她看到台下那些曾在无数个深夜里一起在实验室中并肩作战的队友们,内心无比触动。
▲前排右六为张家谦
与科研继续同行
张家谦说,“风云学子无论是在精神气质、还是学术科研领域,都是能成为我们的榜样的人,能够引领我们,提供人文力量。”付磊教授曾经的学生曾梦琪与张琴也曾分别荣获2016、2017年度的珞珈十大风云学子,如今自己成为接力者,获此殊荣,“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科研,能坚持下去,不断进取,并且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她看来,成为风云学子是对她研究生生涯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曾经,我以此为信念而努力,今后也将继续拼搏。”
▲左四为张家谦
对于未来的规划,她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争取把我所研究的内容变为更加实际的东西,不断向前出发、再出发!”
促成今日的成果与荣耀踏实进取,积极乐观心有理想,向阳而生未来的科研之路依旧充满热血与期待
·推荐阅读·
今晚,武大新生第一课超硬核!
武大,竟然又上新了!
开学第一周,早八人上线
● 今晚,武大新生第一课超硬核!
● 武大,竟然又上新了?!
● 开学第一周,早八人及保障团队全面上线!
● 这位武大人,有闪亮的名字!
● 有呼必应!“女生盒子”落户武大教学楼
● 官宣!人人有份的武大月饼来了
图片来自受访者
自强记者团采访:孙思远 璐子
自强记者团文案:孙思远 璐子
采访:罗欣悦
文案:梁彤
编辑:罗欣悦
责编:赵洋洋审核:邢知博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一起为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