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

缅怀历史的 武汉大学 2022-12-29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腥风血雨 生灵涂炭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八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祭奠亡灵 告慰英魂铭记历史 不忘国耻



01

牢记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点燃了武汉大学师生抗日救亡的烽火,一系列抗日救亡行动拉开序幕。


▲国立武汉大学旧校舍全景(1928年)
9月26日,校务委员会致电国民党当局,责令一切联盟国对日宣布经济绝交并采取共同军事制裁。
与此同时,时任校长王世杰亦分别通电中央大学校长朱家骅、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与同济大学校长胡庶华,倡议“发起组织一种永久机关,担任国际宣传工作,暨研究巩固东省未来安全的方法之工作”。10月2日,500多名武大学生在学校大礼堂召集抗日救国大会,决定组织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抗日救国会”
他们还成立了各种抗日救亡组织,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和培训等工作;致电当局并游行请愿,表达抗日诉求。


▲国立武汉大学学生救国会章程


武大教授自1931年12月利用“总理纪念周”集会时间开展国难演讲,各学科教授发挥专业优势,探讨抗战救亡方略。据不完全统计,1931-1937年间,国立武汉大学举办国难演讲近200余场


▲国难演讲所在地


民族危难之际,吾辈更当自强。武大师生组织捐献劳军,踊跃捐款捐物,收容大批战区同学,实施战时教育和军事管理,为局部抗战之中国提供各种服务。


在1933年1月榆关失守后,国立武汉大学学生组成“抗日铁血团”北上,走向抗战最前沿。


▲《国立武汉大学周刊》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四版本校抗日救国会女子部

为募捐制衣援马启事


▲1933年5月20日

国立武汉大学青年义勇军第一期训练完成时摄影纪念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底,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武汉逐渐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第一次来到武汉大学,在现樱园食堂与学生俱乐部发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的演讲。


▲1938年1月,《战时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刊登的

周恩来1937年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的演讲词

一一《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


1938-1946年,武大被迫西迁乐山,珞珈山校园被借作军用,成为武汉抗战时期一个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国共两党要员在珞珈山上比邻而居,精诚合作,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华章


▲1938年夏,周恩来、邓颖超、郭沫若

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部分

工作人员及若干在汉文化界人士在珞珈山合影


▲1938年夏,周恩来在武汉大学大操场

作抗战演讲时给武大学生的签名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乐山时期,武汉大学师生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民族共存亡,与国家共进退。


1939年8月19日,日寇空袭乐山,武大学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敌机尚未飞走,就迅速组织救护队,奋不顾身地参与抢救工作。


当时的乐山,进步学生社团犹如雨后春笋,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开展革命工作。党员师生带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深入城镇、乡村宣传抗日。


当时影响较大的社团主要有文谈社、海燕社、抗战问题研究会等。很多社团以出版刊物和壁报为主要活动方式,还成立了壁报联合会。


▲海燕社部分成员合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1941-1944年,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学共有154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他们赴缅甸与日军直接作战,许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抗战胜利后,他们中仅有45人返校复学,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1942年应征译员学生名单




▲抗战后期保留学籍学生名单(154人)



02

珞珈山上的“秘密”



在武大校园里

有一条幽深的便民通道

走进其中仿佛踏入了一条

没有尽头的时光隧道

这里就是珞珈山中的防空洞


▲防空洞


武大的防空洞

是当时武汉25个防空洞之一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

为武大师生提供了

躲避战火的场所



1938年抗日战争时

郭沫若来到武汉

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住进珞珈山

他在回忆录《洪波曲》中提到:

“在这大学区域

还有最好的防空设备,

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

既深且大,

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

但却不曾遭受过一次轰炸。”



抗战时期

它保护武大师生躲避战火

现在它是重要的便民通道

里面冬暖夏凉

大大缩短了从家属区到教学区的距离


在珞珈山上

参天的绿树肆意的生长着

透过阳光与树叶的缝隙

一幢幢精巧别致的

英式“田园小楼”矗立其中

初迁至珞珈山

武大以此地广招名士硕儒

这里就是名声在外的“十八栋”



抗日战争时期

武汉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在民族危难之际

国共精诚合作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下榻珞珈山十八栋

一区27号别墅

家国危亡之时

珞珈山上风云际会

在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中华民族

一致对外的最好见证




在珞珈山顶

一个山包从中凸起

四周零星分布多处弹坑

这里藏着传说中的地堡


▲地堡


抗日战争时期

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在武汉大学修筑

防空避难工事


地堡属于军事设施之一

主要用于防控瞭望、指挥

或存放战争武器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堡不仅能经受轰炸

还能免被敌军发现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

以国之名祭奠同胞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南京大屠杀从来都不只是

历史课本上的文字

而是我们同胞

流过的血,亲历的痛

铭记这段历史

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笃行不怠,勇毅前行

武大人报国热情不灭

强国担当长存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哲学也做实验?没错,还真不少







从“阳过”到“阳康”,他们经历了什么?






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国第二!





● 哲学也做实验?没错,还真不少

● 从“阳过”到“阳康”,他们经历了什么?

● 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国第二!

● 如果你走进武大这栋楼......

● 阳了怎么办?病毒怎么变?武大专家精准解读

● 这武大团队Nature发文!揭示蝙蝠MERS相关冠状病毒功能性受体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封面图:田春雨

设计:舒佩

图片来源于往期推送

内容来源:武汉大学往期推送

内容整理:贾新阳 朱鑫宇 李欣然

编辑:李欣然

责编:李欣然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铭记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