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大学2022十大新闻及新闻人物评选,即刻投票!

武汉大学 2022-12-29




武大人2022年在做什么?

学习、科研、奉献、助人...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很多条新闻

发现了很多熠熠闪光的武大人

今天,珞珞珈珈带你回顾我们的2022

一起回忆这一年的高光时刻







武汉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候选条目


1

汪信砚、陈伟、陈传夫当选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1月,学校在樱顶老图书馆举行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聘任仪式,汪信砚、陈伟、陈传夫(依姓氏笔画为序)三位新增选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依次上台,接过聘书和鲜花。学校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是学校文科领域的最高岗位,至今已开展9届遴选,共选聘了17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2

5位教授入选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

1月,教育部举行2021—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我校沈壮海、骆郁廷、李楠、佘双好、罗永宽等5位教授入选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入选数居全国前列。

3

武汉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1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武汉大学入选首批33所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高校。6月,武汉大学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正式揭牌,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平台软件和测绘遥感行业应用软件两个特色领域,联合华为、小米、京东、欧普、科大讯飞、东风汽车、武大吉奥等头部企业,创新特色化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4

武大获批2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总数增至8项

1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2022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名单,我校“中法医工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与“地理信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获批立项,总数增至8项。另外,我校申报的“中乌区域国别类翻译人才培养”项目,获批2022年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为我校首次获该计划资助,也是我校获批的首个以选派外语类学生和学者为主的国家公派立项类项目。

5

武大启动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11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名单

学校启动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切实增强主干学科和学科主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学科引领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2月,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我校11个学科入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我校作为高校代表发言,介绍经验做法。学校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十大自然指数上升最快机构,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6

首颗学生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


2月,满载着珞珈学子航天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进入预定轨道。“启明星”是一颗以在校学生为研发主体的微纳卫星,是遥感学科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举措,为国内外遥感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开放式的太空教学实验平台。

7

武大4个党组织新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

3月,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工作培育创建单位名单,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档案馆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自2018年教育部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来,我校共有3个“标杆院系”、11个“样板支部”、2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入选,入选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8

全国首批,中部唯一,武大科技园入选国家地理信息出口服务基地

4月,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公布全国首批5家地理信息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武汉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系中部地区唯一。武大科技园地处光谷,建于1999年,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为主,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化创意等产业为辅的“一主多辅”产业格局,先后培育了华灿光电、国创高新等一批地理信息行业代表企业。

9

两家单位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2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入选。

10

开通“珞珈直通车”,将师生为本落到实处


4月,“珞珈直通车”平台启动,是学校党委行政了解校情民意、解决学校师生员工合理诉求、倾听师生员工建议的互动服务平台,是深入推动师生员工急难愁盼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重要措施。从去年的流程优化、一网通办,到今年开通“珞珈直通车”“珞珈回音壁”等,学校不断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师生为本落到实处。

11

“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成为高校现象级展览


5月18日至12月12日,由武汉大学、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大型展览“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展品共计16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多数展品为第一次离开莫高窟。共接待了24万人次参观,创下了自开馆以来单场展览接待量的最高纪录,在全国高校博物馆的办展历史中也堪称“现象级”。

12

武大讲好抗疫“大思政课”经验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


6月,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校报送的《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讲好抗疫“大思政课”》入选。全书共收录全国110个工作案例,高校战线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重点高校以独立篇目形式入选。另外,我校报送的案例材料《相约春天赏樱花 接抗疫英雄“回珈”》,入选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党史学习教育典型案例》。

13

新增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数全国第二

6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27个专业获批,获批数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学校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生源质量较去年显著提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2版)》中,我校位居全国第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我校位列全国第三、综合类高校第一。

14

教育部“教育这十年”采访团走进武大,聚焦武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6月,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教育部“教育这十年”记者团走进武汉大学,以集中采访座谈会和实地参观访谈形式,聚焦十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验。

15

武大2个中外教材比较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立项

6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高等教育中外教材比较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生命科学学院陈向东教授主持的“分析和借鉴国外新形态一体化优秀教材,建设有特色的我国微生物学教材配套数字化资源”入选重点项目,网络安全学院崔晓晖教授主持的“软件工程专业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入选一般项目。

16

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团队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一批科技工作者获表彰


6月,共青团中央公布2022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武汉大学“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团队入选,是湖北省唯一获表彰集体。此外,李敏、袁荃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第17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刘胜、何克清入选2022年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蓝柯、胡钦勇,黄建英、钟自彪、王颂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系统“先进个人”表彰。

17

杨荷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十佳标兵”称号


6月,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主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上,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杨荷以全国总排名第5名的成绩,获得“十佳标兵”荣誉称号,为湖北高校唯一获奖者。

18

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正式运行


6月,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正式揭牌运行,包括目前世界最先进的300KV冷冻透射电镜在内的43台高端设备投入使用,为高水平科研提供支撑条件。

19

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武大5位科学家走红毯


6月,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颁发了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我校获奖励35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全省共有10位科学家走上“星光大道”,我校占5位:李德仁、周翔、宋保亮、刘胜、侯浩波。

20

2022年引进人才入职典礼隆重举行


6月,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入职仪式在樱顶老图书馆隆重举行,62名引进人才从红红火火的人才通道迈入珞珈山最高的学术殿堂,正式成为珞珈山新主人。学校通过隆重举办入职仪式、荣休仪式、教师节表彰大会等举措,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21

武大学子获“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6月,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发布《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名单公示》,测绘学院2019级博士生吴冲入选。10月,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名单揭晓,冯雪伟、郝卓文、沈鹏飞、王强当选。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见义勇为研究生集体(朱子敬、张烨、熊威、吴志丰)先后获评“武汉市文明市民”“湖北好人”荣誉称号。

22

武大召开人才工作大会,更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


7月,武汉大学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全面系统总结了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立足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阶段特征提出新时代“人才强校十条”,为更高质量推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3

彭志勇获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多项成果获表彰


8月,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获表彰。由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教授江洪牵头完成的“自主神经调控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策略创新与临床转化”项目,斩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系心律失常领域唯一获奖项目。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临床试验团队成果入选《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全国临床医学领域共7项入选。

24

一批教师和团队获表彰,师德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突显

9月,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宗福邦入选2022“荆楚好老师”特别奖,全省仅2人获奖。



程功臻教授荣获湖北省“楚天园丁奖”。



古籍整理研究所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冷门绝学传承团队。



我校退休教授孙洪所在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团队,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公布的“最美教师团队”。



25

武汉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9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武汉大学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十三五”期间,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富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6

武大召开国际化发展推进大会,擘画国际化建设蓝图


9月,学校召开国际化发展推进大会,强调新时代国际化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坚持走内涵引领发展、协同创新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提升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吸引力。2022年,学校首次实施“学院国际化发展重点专项支持计划”。

27

武大首获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获批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11月,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布,我校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张杰教授领衔的“阳明学研究团队”《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入选,这是我校首次获批该项目。12月,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我校获批12项,是继2020年之后获批立项数再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此外,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获批立项30项,1篇智库报告被列为中央核心报告;获批研究阐释重大重点项目6项、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1项。

28

NCS期刊刊登武大学者多篇研究成果

3月3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熊婧副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卵泡刺激素是老年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



5月13日,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课题组利用“金属迁移”策略推动环己烷合成取得的新突破,第一署名单位、第一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均为武汉大学。



6月1日,Nature在线发表药学院刘天罡教授团队联合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团队,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8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宋保亮实验室在Nature发表论文,揭示促使胆固醇外排而降脂的新策略,武汉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



11月22日,药学院教授高帅和原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共同在Cell(《细胞》)杂志发表药物调控钙离子通道的最新研究成果。



12月7日,Nature在线发表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严欢研究组在病毒受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武汉大学为共同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29

学生团队科技创新活动再获突破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获1项特等奖,这也是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领域首次获得特等奖。在2022年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暨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获金奖2项、铜奖3项。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7项全国一等奖,位居全国第一。在第六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2022-CURPC)国际线上决赛中,我校夺得“水下声学通信解码与辨识智能算法”赛道冠军。在“华为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中,我校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一等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在“华为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总分第一名、一等奖获奖数与总获奖数均位列参赛高校榜首。

30

武大2022年度获批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2月,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接近尾声,我校牵头承担的2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此外,本年度我校还有59个主持的课题和68个一般参与的课题获批。牵头项目、主持课题和一般参与课题共计获批国拨总经费5.77亿元。学校今年获批牵头项目数量和经费均创新高,实现了项目数量、获批经费的跨越式增长。

31

中央部委、省市主要领导来校调研指导工作,与师生代表座谈

5月16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到武汉大学调研北斗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院士专家和企业家意见建议,强调要推动湖北北斗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调研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强调要建好用好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5月23日,副省长宁咏来校考察参观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对学校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希望武大为湖北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再添新力。



6月24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来校,调研科研平台建设的有关情况,并为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揭牌,省长王忠林,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省市领导郭元强、肖菊华、程用文随同调研。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率教育部调研组一行来校调研,围绕“教育评价改革‘立’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主持召开部分在鄂高校座谈会。



8月19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邓秀新等院士专家来校调研湖北珞珈实验室建设,听取实验室工作汇报,考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和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11月9日,中央宣讲团成员、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来到武汉大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师生代表交流互动,强调要切实把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32

武汉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按照党中央、湖北省委统一部署要求,武汉大学党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围绕二十大开幕会、闭幕会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等重要节点,第一时间组织收听收看,校院两级领导先学领学,持续开展3轮次党员骨干热议、座谈和报道,成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宣讲团,开展融媒宣讲、接力宣讲、网络巡讲等240余场次,及时举办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座谈会等,切实做到学习二十大精神师生全覆盖;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开展理论学习,推进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33

武大校领导深入师生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自5月31日启动以来,校领导按照湖北省委关于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安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师生,着力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在第一线倾听师生的愿望和呼声,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在第一线汲取师生的智慧,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在第一线解决问题、推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力。

34

武大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2月,教育部召开2022年度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视频会议,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作交流发言,介绍我校“发挥学校科教优势 助力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举措。在湖北省2021年度驻村工作表彰活动中,我校获评“工作突出派出单位”,我校驻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果树村工作队获评“工作突出驻村工作队”,郑现镇同志获评“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泽同志获评“工作突出驻村工作队员”。

35

武大发布新修订的《武汉大学章程》

12月,学校发布新修订的《武汉大学章程》,以制度建设为牵引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原2014年9月15日公布实施的《武汉大学章程》同时废止。

36

凝聚各方力量与资源支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以迎接建校130周年校庆为契机,团结凝聚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多方资源支持。成立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全面启动校庆筹备工作;省市“双一流”支持资金到账7亿元,校友热情回馈母校,捐赠资金到账4.07亿元,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7

武大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守护“珈”园平安

11月份以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学校通过定期研判、做好预案、组织演练、持续摸排管控,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校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了“珈”园平安。

38

民生实事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惠及广大师生

学校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完成了一批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新建和改造;文科综合实验大楼、双湖综合实验大楼、研究生教学科研大楼等一批教学科研重点基建项目顺利竣工;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项目竣工,松园操场及多个室外球场翻新,工学部8舍、文理学部湖滨6舍等宿舍维修改造完成;建成8个快递服务中心,实行校内公共巴士免费乘坐。对校徽及辅助图形进行优化升级,启用新的校园标识系统,制定校园景观升级总体方案,完成交通标识标牌更换改造。以师生为中心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新闻人物候选人


宗福邦:甘守冷门绝学,铸就传世巨著


宗福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他在武汉大学任教60年,埋首丹铅,为往圣续绝学;打造团队,致力于学术薪传;以身作则,耄耋之年仍志存问道,学问不辍。


1975年以来,他一直献身于国家古籍整理研究事业和大型团队科研攻关,曾作为编委参编《汉语大字典》,主编《中华大典·音韵分典》;带领团队历时35个春秋完成2600万字的《故训汇纂》《古音汇纂》编撰,留下传世巨著;培养了一批学术实力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学者,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荆楚社科名家”、湖北省优秀教师、“荆楚好老师”特别奖等荣誉。


杨荷:学生们的“荷姐”,身边的宣讲员


杨荷,全国高校辅导员“十佳标兵”,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武汉大学“榜样珞珈”宣讲团成员,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师生巡讲团。担任辅导员的五年时间里,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线规则,用真诚和责任陪伴四百多位学生成长,所带学生中涌现出全国样板党支部书记、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多位优秀典型,自身也荣获了湖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武汉大学辅导员标兵等多项荣誉,实现了和学生的教学相长、双向奔赴。


作为宣讲团成员,她结合工匠精神、大国建造等专业特色角度,面向新生、学生党员、团学骨干等多个学生群体开展十余场宣讲活动,覆盖2000余位学生,用亲切生动的话语体系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青年担当。


评选规则


1.武汉大学年度十大新闻和新闻人物评选采取群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出一年来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具有新闻性、代表性的十大新闻和一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典型性的新闻人物。如遇特殊情况,可经评委投票、评委会主任审定后另行决定。


2.在主页、校报、官方微信等校园新闻媒体上发布候选条目进行投票评选,原则上不按工作类别合并新闻条目,少数同类型新闻可适当合并。


3.与会评委采取无记名投票,原则上得票超过半数方可入选。得票未过半数的新闻和由于票数相等无法确定入选条目的新闻,进行第二轮、第三轮或更多轮投票,直到选出为止。


4.近三年入选过的人物不参评本年度新闻人物,十大新闻与新闻人物不重复评选同一内容。


5.评委会主任宣布评选结果后不得更改。评选日至12月31日期间如发生重大新闻,经征求评委意见、评委会主任审定应入选的,可对评选结果作适当修改。


6.最终评选结果在校报、主页、电视、官方微信和微博等校园媒体上发布。



投票


此次投票截止时间:

12月28日晚24:00

大家抓紧时间

快来投票哦!









2022年

WHUers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

人才培养坚持不懈

科研成果卓著

这一年的历史由我们见证

快来选出你心目中的

十大新闻和新闻人物吧!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是复阳还是二次感染?谁能打第四针?……






在珞珈山,你是什么职业?






硬核小队出招,恶意代码服不服?服!





● 是复阳还是二次感染?谁能打第四针?……

● 在珞珈山,你是什么职业?

 硬核小队出招,恶意代码服不服?服!

● 17:00前可入校,武大陪你上岸!

 考场或有变化,武汉大学考点重要通知!

● 今天开始!武大130周年校庆主题文案及标识等你选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内容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编辑:李欣然

责编:李欣然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为他们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