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的博物馆里,火炎焱燚!
武汉的天气,热热热热
在武汉大学的博物馆里
和众多文物一起感受夏日“火力”的
还有这群师生……
见证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学习千年传承的匠心手艺
珞珞珈珈精心探访
必须要说一句:
武汉大学宝藏课程,+1
全国十佳的项目,竟然开课了?
武汉大学第三学期火热进行中
珞珞珈珈扛起自己的小铲子
又帮你挖到了一门硬核又好玩的宝藏课程
不信请看——
路过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时候
你都会想到什么?
“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雕
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
Whuers是否已经准备出发去看展了呢?
▲武汉大学藏嘉庆青花云龙瓶修复前后对比
▲武汉大学藏明青花匣碟修复前后对比
总是在展柜外面隔着玻璃观赏文物
你有没有想要亲手修复文物的愿望呢?
在武大,一切不再是幻想
“晤陶会瓷——文物保护工作坊”
带你动手修复文物!
更厉害的是——
这门课程依托了
已经成功斩获“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的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与万林艺术博物馆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馆藏陶瓷器保护修复项目”
项目共计修复的100余件文物
已在“珞珞如石—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亮相展出
超强团队为你打造的绝佳实践机会
又怎能错过?
快来化身“工匠”
零距离体验“我在武大修文物”!
出土文物+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模式
已经探索出文物修复新的理论思考和综合路径
不论你是历史学院的“铲子帮”同学
还是“文物小白”
相信你都能在这里
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小小学徒哦~
科教协同,走入课堂!
▲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一角
▲课程教学现场
当下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
纷纷来加持!
3D扫描建模技术、图像采集技术、3D打印技术
为文物修复和保护提供了创新性新思路
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也与前沿的研究方向接轨
展示出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巨大能量
▲万林艺术博物馆馆员进行文物图像采集
文物修复,大揭秘!
理论or实践?
小孩子才做选择!
理论教学环节中
老师们介绍了
陶瓷类文物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流变
陶瓷器在材质、纹饰、造型等方面
变化脉络逐渐清晰
中学历史书中
“南青北白”、“五大名窑”的知识点
逐渐从记忆中唤醒
“秘色”“青花”“斗彩”“粉彩”等词汇
也由文字变成了具体的器物的形象
老师们介绍了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相关知识
系统性地讲述了文物保护中
“可逆性”“最小干预”“可识别性”
等基本原则
依照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详细介绍了陶质彩绘文物的病害
实践环节中,老师们对
清洁、粘接、配补等修复流程一一示范
每位同学都领取到了一件待修复的器物
拍照留档与详细观察后
就开始自己上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啦
这批器物多为新石器时期的陶器
并且多在发掘之后进行过修复
大部分器物的断裂处经过粘接
但粘接情况较为粗糙
有些只剩残片的器物已被石膏进行配补
器形轮廓得以保存下来
但石膏膏体多有染色或破损
拿起软毛刷轻轻拂过器壁扫走浮灰
用棉柔巾蘸取去离子水擦拭
陶器终于肯揭开岁月赋予的伪装
显露出它的神秘真容
短暂的喜悦过后
则是漫长反复的等待——
对于粘接不当的部位
同学们会用工业乙醇敷化粘合剂进行拆分
若是碰到虫胶等顽固的粘合剂
甚至需要多次湿敷才能将其完全去除
一时间,同学们屏息凝神
专注于自己手中的陶器
在拆分、粘合过程中
如何安排工序、最大化程度地利用时间成为一项考验
清洁、拆分、粘接、配补、打磨、上色……
每一个环节都前后衔接
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耐心
岁月悠悠,文物有声
不知不觉间
文物修复的原则和要求
都了然于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文物修复现场图~
文明在我们手中延续
“抟土成器,陶火相成”
陶器的造型、釉色、纹饰和铭文
无一不展示着先民的众生百态
中华文化的流转生息
莹然质朴的陶瓷
使我们得以触摸到
中华千年文明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的厚重
虽然生活在工业时代
这门课却给了同学们一个契机
接触到拥有几千年生命的文物修复手艺
化身给文物“治病”的医生
当我们与各个展厅中
品相完整的文物擦肩而过时
也许不曾想过它们经历的破损裂痕
文物是过去式
而文物修复是进行时
匠心独运、沉彩流光
同学们在课堂上细细轻抚着
藏在厚重历史背后的吉光片羽
小心地清洁、粘接、修补
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
仔细修复出受损文物的完整一生
赴约一场与历史的灵魂交流
文明的温热
通过这些千年不朽的泥土
在先民与同学们的指腹间传递
上完这门课,同学们还想说……
闻了十来天新石器时代的泥土混着酒精的清香,感觉整个人被拽回了新石器时代,蹲在粗糙的制陶工具前感受慢轮出来的纹路,再用心去触摸眼前这件红陶豆上历史的痕迹……
我唯一的遗憾就是由于颜料调配问题,不能完完整整对补缺部分进行作色修复。因老化被去除的虫胶是上一位修复者与新石器时代的对话,每一处被反复打磨平整却突兀的白色补缺是我与上一位修复者、与新石器时代的对话……特别感谢陶瓷文物保护工作坊这门课,让我有机会亲手触摸过去、亲身体验文物修复工作,从此考古与文物已不再是无法描摹的念想,而是可感可回忆的当下。
——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历史学方向
2022级本科生方宏哲
"历时两周的陶瓷文物修复课程,从领略陶瓷的前世今生到文物修复的亲身实践,使我受益颇多。一件件文物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颤颤巍巍来到你身边时,已经破损不堪、伤痕累累。
每天来到万林艺术博物馆,小心翼翼地清洗、粘结、加固、补配、打磨、随色……与新石器时代的先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历史的遗憾无法避免,“修旧如旧”的原则知易行难,纵然最终无法回归它本初的样貌,但仍可以透过历史的长河的缝隙窥见其千年前的美丽与辉煌。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级本科生孙晨栋
拍照记录、“对症下药”,让文物修复有了专属DIY的趣味。清理石膏的过程很治愈,本强迫症患者得到了极大满足。
作为学校万林艺术博物馆的志愿者,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件展品都经过了修复工作者的反复修缮和细心打磨才出现在世人面前,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合集,更是由内而外流淌着人文情怀的圣地。特别感谢这门课程的每一位老师,很难忘老师说的:“修复文物要把握整体,未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也是一样,要有大局意识。”触摸历史,拥抱当下,我想我会带着这个夏天难忘的回忆,更加热爱我拥有的生活。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级本科生林靖涵
"每一件文物的修复
都是一次艰苦而美好的奋斗
一事一生,一物一情
武大师生以执着的热爱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守工匠精神
护文物生命
传中华文明
·推荐阅读·
多巴胺配色的快乐谁懂?!
164名博士生的课,55万人看过!
嗨,听说你就要来武大啦?
● 珈人们,多巴胺配色的快乐谁懂?!
● 164名博士生的课,55万人看过!
● 嗨,听说你就要来武大啦?
● 武汉大学关于社会公众预约入校参观的通知
● 祝您生日快乐!
● 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专业里做榜样,服!
感谢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封面图:侯树洋
图片: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文案:党彦芝 张湘珞
金永成 何睿
编辑&责编:何睿
审核:邢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