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选调生!
在武大
每年有这样一群学生
带着知行合一的信念
家国天下的情怀
建设家乡的承诺
服务社会的坚定
走向下一程山山水水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
“选 调 生”
和珞珞珈珈一起认识一下
2023年选调生中的部分同学吧
作为一名法学生,张竞文曾参与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调研项目,深入贵州农村展开调研。对家乡浓浓的不舍与热爱、对乡村发展的担当和信心,使她在外求学四年后,坚定了回到那片眷恋的土地,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发展奉献力量的信念。
成为一名选调生,给了张竞文一个扎根基层土壤,挥洒青春汗水的机会。去经风雨,历世事,长见识,增才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她立志在新时代的长歌里写入自己的音符,将个人奋斗深深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对李芃龙来说,成为选调生意味着身份转变,意味着离实现理想更进一步,也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马克思的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给了他坚定走上选调生这条路的力量,“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他深受前辈们的精神鼓舞,立志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珞珈山下一段青春,强国路上一生奋斗。”李芃龙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基层实践中,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进取的身影,不负青春之志,绽放青春华章。
“希望以自己所学之知识,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便是刘文健坚守的初心。担任学生干部,使他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参加机关实习实践,使他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始终牢记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德,“我会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刘文健相信,走上施展能力的舞台,以崭新的身份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去,是他人生路上的又一个起点。
“秉承初心炼本色,脚踏实地行致远。”对高旭而言,选择成为选调生是初心,也是必然。武大浓厚家国情怀的感染,让她自愿肩负起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在武汉大学选调生发展研究会的任职经历,让她更坚定内心的信念和职业规划。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坚守本心,发扬钉子精神”,她组织开展并参与2021年武汉大学“青樱计划”暑期实习实践活动,前往云南省红河州见习,协助所在单位开展基层党建相关工作。在体验当地特色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多说‘群众话’,脚沾‘泥土香’,在基层这片‘试验田’上深耕、锤炼和成长”的决心。
能之所为,家之所盼,情之所钟。求学归来,反哺家乡,易扬把对江西大好河山的满心热爱,和对“红色摇篮”中诞生的无数理想信念,一起带上她的选调生之路。担任武汉大学基层就业领航团江西地区志愿者,担任吉安市团工委武汉联络站工作人员,组织“赣才归巢”研究生返乡助力团社会实践活动、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易扬坚信“初心如磐,奋楫前行”的道理。
“我已经做好‘归零’的准备”,从学校的象牙塔、到社会的大熔炉、再到基层的大舞台,易扬将以满满的能量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基层舞台上、田间大地上摔打锤炼,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短短二十年间体会了“窑洞-村庄-城市”的生活巨变,李嘉俊从一名热爱装备的“军事迷”,成长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入党积极分子。大学期间的志愿活动经历让他明白,只有直面层次丰富的社会,才能锻炼不同纬度的能力,延拓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学习理工科专业的他,想要把自己“用代码与机器打交道得来的知识,结合到在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去”。
“思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李嘉俊在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实现人生轨迹的转变后,心中的首要之事便是回馈基层发展。不忘初心,他愿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武大人的家国情怀真的是非常浓烈”,赵兵兵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学习政策理论、精进科研能力。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寻访选调生校友”的活动中,一位武大学长的话让赵兵兵印象深刻:“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母校给我的力量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村民当作家人,全心全意服务他们。” 这也在赵兵兵心里种下了一个走向基层的种子。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扬帆启新程。乡村振兴工作和众多特色项目的开展,让赵兵兵深刻意识到,“现在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走出校园,她将发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不负母校、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洪以礼学习的专业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民生问题都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学术探索,在本硕阶段都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她将前沿学术研究与政府实习工作相结合,深深体会到专业所学在社会治理中大有可为。她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去到真正能发挥专业价值的岗位。
在外求学7年的她,即将回到家乡,把学到的专业理论、前沿知识带回家。“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永葆朝气、激情和胆量,她将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大学期间,李子杭曾去到井冈山考察,并在广东、广西等地的偏远落后乡镇调研。走出武大校园的他,见证了村民的人生百态,感受到岁月静好并非理所当然。从那之后,他便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倾尽所学为普通群众、弱势群体发声、代言。
志在为人民服务,李子杭激励自己“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家国事业,为了更多人的生计而奔走努力,成为李子杭心中期望的美好愿景。
在卓尔体育馆聆听新生典礼,合唱校歌时温友权潸然泪下,从那一刻起他许下为民奉献诚心的使命感;郑重宣誓入党时,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让他难忘赤诚报国忠心的庄严感;在老图书馆扬旗出征时,他心怀笃定建功立业恒心的神圣感。在武大学习成长的四年,他感恩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前辈、同学,他们身体力行,不断地建强精神堡垒、夯实理想信念。
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肩负家国使命,向阳而生。成为一名选调生,于他而言是成长,更是机遇,在基层用青春的不懈奋斗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从西北走出去的孩子,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家乡和省外发达地区的差距,大学选择了公共管理专业的他,选择回报养育自己的土地,建设美丽的家乡。大三那年他携笔从戎,参军入伍,军旅生涯坚定了他的信念,让他以崭新的自我面对学习、生活和事业。
从军时的点点滴滴仍在心头回荡,全体战友满腔热血的呼喊还在耳边回响,他会始终牢记回报家乡的初心,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愿为家乡建设、国家富强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学校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的中心任务,持续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构建了选调生“广泛宣传—识别培养—实践磨砺—推荐招录—行前欢送—定期看望”全链条机制,实行就业导航、联动护航、赋能远航的“三航”工程,提升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精细化、精准化,持续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2016年出台《武汉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的暂行办法》,2022年又出台《武汉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就业若干措施》,为常态化开展基层就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目前已有30个省份将武汉大学列入选调高校,截至2023年约有3000名武大学子以选调生身份走上全国各地工作岗位。
或许前路漫漫布满荆棘
但只要眼里有光
心里就有前行的方向
愿这群珞珈少年
不忘来时初心
不畏前路坎坷
勇敢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奋力书写不负青春的壮丽篇章
·推荐阅读·
武汉大学首部原创自制电影,即将上映!
武 大 放 假 啦!
步行3万步去合照,说一声“谢谢”!
● 武汉大学首部原创自制电影,即将上映!
● 武 大 放 假 啦!
● 行走3万步去合照,只为说一声“谢谢”!
● 没错!武大学生一年有三个学期
● 武大第一批录取通知书,校长发给他们!
● 全国首个!武大又一新地标
-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选调生发展研究会
封面图:田春雨
制图:苗正言
采访&文案:何睿
编辑:邹家玉
责编:何睿
审核:邢知博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奔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