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脆鳝,藏着江南的旧式情趣

2017-07-12 魏水华 食味艺文志

脆鳝是什么?油炸过的黄鳝呗。

 

油炸黄鳝有什么好吃的?这你就不懂了。

 


1996年,金庸旅居杭州,来到奎元馆,尝了八道面食——贝松螺纹面、金秋蟹黄面、三元甲鱼面、财运鲍春面、蕃虾蝴蝶面、西湖鳜鱼面、雪菜冬笋面、虾仁爆鳝面。结果第二天,他带着妻女再次来到奎元馆,点名只要吃虾爆鳝面和葱油拌面。又几天后,他应邀参加浙大百年校庆后,第三次登门奎元馆,为的还是那碗虾爆鳝面,还像领导干部般很俗气地题词:“奎元馆老店,驰名百卅载;我曾尝美味,不变五十年。”

 

金庸一生,追求令狐冲式的不羁放纵爱自由,但在杭州虾爆鳝面前,却罕见地流露出。揣度那句“不变五十年”的意思:五十年前,应该是金大侠大学刚毕业,担任上海《大公报》编辑那会儿,可能也来杭州曾尝过奎元馆的虾爆鳝面。

 


虾爆鳝的核心在于“爆鳝”,虾仁只是提高面条档次的配角。杭州不少面馆都有“爆鳝面”出售,所谓“爆”,指的是新鲜鳝片,下油锅用旺火快速煸炸,但工序并不止这一道;“爆”完沥干,还得用少量猪油再回锅去炒;最后再浇上香芝麻油,直到鳝片脱水发脆,才算是合格的浇头。

 

这样“爆”出来的鳝片是不能当菜吃的,脆得像饼干,一咬掉下一大片碎末。而且吸足了各种素油、荤油、麻油,能把人腻歪死。但妙就妙在,脆鳝片浇在清汤白面上,吸足了汤汁后出油回软,滋味浓淡却变得刚刚好。面条面汤也沾染了鳝鱼香味和油脂的厚重,一碗落肚,心里全是市井气十足的安逸。

 

可惜,这样正宗的虾爆鳝,真正做得好的却是罕见。最老字号的杭州奎元馆浇头做得地道,但面汤少了点滋味,据说是十几年前把那锅老汤弄丢了,不知真假,亦或是店大欺客偷工减料也不一定。其他面馆里的爆鳝面就更不地道了,要不就是鳝片浇头勾了芡,软趴趴得如同淮安软兜;要不就是鳝片改成了鳝丝,变成了上海菜“响油鳝糊”。

 


说到响油鳝糊,这大概是江南脆鳝的又一种演绎。鳝肉切丝,焯水去腥,再和茭白丝一起,加酱油、白胡椒炒熟。最后装盘时候,盘子中间留下一个圆形小坑,这里面放生的蒜泥葱花。上桌时,当着客人的面把烧热的油浇在小坑里蒜泥上,瞬间蒜香升腾,“噼噼啪啪”之声不绝于耳,在热油的激发下,鳝丝表面也会出现焦脆的口感。既含有表演性质,好看;味道也是典型的浓油赤酱的上海本帮菜,好吃。

 

上海很多餐馆都会做响油鳝糊,我觉得味道当以福州路上的老正兴最为正宗,有浓浓的胡椒味;豫园的老上海餐馆也不错,鳝丝微酸,可能加了香醋,颇似高级版的鱼香肉丝。其他如小南国、苏浙汇等等,味道就更逊色一些。

 

杭州的虾爆鳝重点在“面”;上海的响油鳝糊,重点在“油”。而脆鳝本身,最好吃的莫过于无锡的梁溪脆鳝。

 


无锡人嗜甜,甜到齁的王兴记小笼包就是一例。脆鳝当然也逃不脱糖的魔爪。正宗做法是鳝鱼肉切成小宽条,下两次油锅炸到酥脆,这和杭州爆鳝面浇头的做法颇多相似。趁热浇上糖、酱油、白芝麻、绍酒熬煮成的味汁,等脆鳝凉下来之后,表面就多了一层薄薄的亮晶晶的糖稀,很好看。最后上桌装盘,架空高耸,在顶部放上一小撮嫩姜丝,搭配起来吃,甜咸微辣,酥脆爽口,是很有江南风致的下酒冷盆。

 

据说民国那会儿,无锡的文人们喜欢在游船上摆船宴。从惠山出发,沿着梁溪,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吃脆鳝喝黄酒。一顿饭吃毕,小舟已经开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于是天高水阔、心旷神怡。“梁溪脆鳝”的名头大概也是那会儿叫响的,应该还要略早于杭州奎元馆做出第一碗虾爆鳝面,或者虾爆鳝面借鉴了脆鳝的做法也有可能。金庸是江浙沪腹地海宁人,又是典型的旧文人,难怪会流连此味。可惜如今的梁溪周边已经高楼栉比,舟行其中,即便脆鳝滋味依旧,也难寻江南旧式情趣。

 


有一年我在河南永泰寺素斋馆的菜牌上,也看见过这道“梁溪脆鳝”。点来一尝,是蘑菇丝拌冰糖老抽,油炸而成的,味道很不错,几乎可以乱真。想想也是,都是油炸蛋白质嘛,不好吃才怪!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品)



Guess you like

猜  你  喜  欢


你以为你吃的是寿司,其实是紫菜包饭


白切鸡、白斩鸡、白宰鸡,真的是同一样东西么






无吃喝,不生活

欢迎添加魏水华个人微信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

书斋里的饮馔杂谈 舌尖上的艺文景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