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似猫头鹰的智慧鹦鹉,不会飞也能上天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物种日历 2020-08-28

这只雄性鸮鹦鹉正在向研究者求偶。来源:BBC纪录片《最后一眼——鸮鹦鹉》

这张图相信有不少同学在网络上看到过,图里那只不停地用双翼拍打人类头部的绿色大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鸮鹦鹉

鸮鹦鹉(Strigops habroptila)是鹦形目鸮鹦鹉科鸮鹦鹉属的生物,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啄羊鹦鹉<戳这复习>是同个科的亲戚,基因证据显示它们来自于同一个祖先,都是新西兰岛屿上独有的奇特鸟类


鸮鹦鹉分布图。图片:IUCN

鸮鹦鹉成体体长在60厘米左右,体重2~4公斤,是最重的鹦鹉,堪称鹦鹉家族中的“绿巨人”。身长是它1.5倍的紫蓝金刚金刚鹦鹉,体重还不及它的一半。鸮鹦鹉的英文名kakapo来源于毛利语kākāpō,kākā是鹦鹉,pō是夜晚,这个词体现了它是一种夜行性的鸟类。它的学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有着猫头鹰的面孔和柔软羽毛的鸟类”,是不是形容得很形象呢?


盯——看我这神似猫头鹰的面孔。图片来源见水印

鸮鹦鹉的面盘上长有大量纤细的羽须,看起来像是鸟嘴旁的小胡须,这是它的感受器,让它能在低头前进时感受地面的状况。

不会飞正是它的智慧

鸮鹦鹉是鹦鹉家族中唯一不会飞行的成员。它明明有翅膀,却不会飞翔,这并非像一些人所谓的“笨到忘记了飞行”,而是一种聪明的进化方式。新西兰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天堂,这里历史上除了少数地区有蝙蝠这一原生小型哺乳动物以外,大部分区域都没有哺乳动物涉足,于是哺乳类的生态位为大型鸟类所替代,鸟类制霸了陆地


理查·欧文与北方巨恐鸟骨架的合影,这种鸟可达3米高。图片:John van Voorst / wikimedia commons

作为大型鸟类的代表,恐鸟、鹬鸵(你或许更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几维鸟)、鸮鹦鹉成体几乎没有天敌。飞行对鸟类而言是一种大量耗能的方式,一旦不需要通过飞行来觅食和躲避天敌,它们的身体结构自然而然地朝着弱化双翼、强化双腿的方向发展了,并且由于不用飞行,骨骼可以长得更结实,身体储存更多脂肪,这是相当经济节能的进化方向


翅膀还是有的,就是短小了点。图片来源见水印

鸮鹦鹉身形肥大,翅膀短小,体型上接近于我们的家鸡,但它的羽毛较家鸡而言柔软得多,因为它不需要飞鸟那样坚韧的羽毛来承受风阻飞行。柔软丰厚、类似哺乳动物的毛皮可以帮助鸮鹦鹉、鹬鸵这些地栖的、在低矮树丛植被中活动的鸟类免被草叶细枝刮伤。鸮鹦鹉的羽毛黄绿相间,还有斑驳棕色细纹,起到了保护色的作用,使尚未长大的幼鸟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鸮鹦鹉的羽毛。图片来源见水印

虽然鸮鹦鹉的翅膀不能帮助它飞行,但并非毫无用处。这要从取食说起。鸮鹦鹉是素食主义者,食谱范围广,很多原生植物的花、叶、种子都在其中,但它最爱的食物是新西兰陆均松的松果。新西兰陆均松可是一种大型常绿树种,高度有二三十米。


一棵高大的新西兰陆均松。图片:wikipedia

不会飞的鸮鹦鹉想要吃到树冠上的松果,这可难不倒它。类似多数聪明的鸟类,它长而坚硬的喙是它的“第三条腿”,在三条有力的“腿”的支撑配合下,它可以轻易攀上高处。可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大家都知道;而且,肥鸡似的鸮鹦鹉沉啊,一个不小心还会压断树枝。无论是哪种情况,当它从树冠上下地时,翅膀就能帮它滑行,让它稳稳地下降。另外,它丰厚的羽毛和肥软的身体也减缓了接触地面时的冲击。

艰难的求偶之路

鸮鹦鹉的交配繁殖通常与新西兰陆均松结果的时间同步。这种鸟寿命很长,但成熟时间很晚。雄性要到5岁以上才开始求偶,而雌性更是在10岁左右才进入发情期。只有确保食物充沛,雌性才会接受雄性的求偶繁殖后代,并且在繁殖季里也不是所有雌性都会进行繁殖。它们繁殖率之低下,在鸟类中实属少见。

因此,繁殖机会对雄性鸮鹦鹉而言难能可贵。一进入繁殖季,雄性会经过数公里的长途跋涉,聚集到一处合适的求偶场来建造自己的“碗洞”。碗洞并不是洞穴,而是一个碗状的浅坑,直径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不等。


背靠树根的碗洞。图片来源见水印

它们的求偶场通常是山顶或者山脊,一面开阔,另一面靠近树根或者石头等大型的物体。这是为了让求偶的鸣叫声可以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去,甚至碗洞也是一个弧面的反射器。雄性通过打斗,为自己的碗洞争取最佳位置,并建出一条通往自己碗洞的小径,仔仔细细地用爪子和喙清理走小径和碗洞内的杂物杂草。它们在繁殖季的三个月里,每晚连续叫上8小时,以期待雌性的光临。嘹亮而低频的嗡嗡鸣叫声能够传到两三公里开外的地方。

雄性鸮鹦鹉的求偶鸣叫声,雌性的叫声明显不同,可以到第二篇文章里听听。来源:doc.govt.nz

鸮鹦鹉一般都是独来独往,只有繁殖季会进行短暂配对。它们是唯一一种一夫多妻制且由雌鸟单独育雏的鹦鹉。但要让雌鸟进入发情状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西兰陆均松的成熟果实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可以促进雌鸟发情,但果实得隔上三五年才能成熟,而且雌鸟性成熟晚,即使发情,还要选择求偶的鸣叫声和求偶舞蹈合意的雄性进行交配。并且还有研究表示,当食物与资源供应充沛的时候,雌性更多地诞下雄性后代,这就导致了鸮鹦鹉的雌雄比例失调,本来数量就不多了,雌性的数量还比雄性少,所以大部分雄性都只能做一只在一年的某几个月夜夜高歌却无鸟问津的可怜单身鸟。


不要低头,单身更要歌唱。图片:Brent Barrett / wikipedia

文初的动图里的鸮鹦鹉斯洛克是由人工繁育大的,虽然科学家们将长大后的它放归自然,但它的潜意识里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只鸟,而是把自己当做了人类的同类。所以受到本能驱使,它对人类展开求偶,做出了交配行为。作为一只非常聪明的鸟,斯洛克的自我认知产生了错位。这正是人工喂养的弊端

噩梦是如何降临的

化石证据显示,鸮鹦鹉曾广布新西兰的几个主要大岛。但如今,它是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的物种,也被IUCN定为极危(CR)。它之所以数量减少,并非是有些同学所认为的“被自己蠢死”或是“被自己懒死”,它们是一种高度适应新西兰原生环境的鸟类,身上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存智慧。它们将用于飞行的能量节省到步行中来,所以能耐得住每天长途跋涉;雌鸟的交配频率不高,是因为它们足够长寿,不用急着扩张种群数量;它们遇敌时的静止不动不是吓傻了,而是身上的保护色非常优秀,一动不动有助于更好地藏匿身姿;它们的强大好奇心也使得它们能发现更多吃的,活得更好。


一只藏身于植物中的鸮鹦鹉。图片来源见水印 

而人类的到来,打破了它们原本的美好生活,它们的噩梦开始了。

千年之前踏足新西兰的毛利人将岛上的大量鸟类视为毛皮与食物供给站。他们将鹬鸵和鸮鹦鹉的柔软羽毛编织成毛毯,并且吃光了恐鸟。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不会飞翔的肥胖躯体,从未见过人类的鸮鹦鹉很容易就被人捕捉了。原本广布的鸮鹦鹉只能隐身于森林地带。但它们身上具有独特的气味,让它们优秀的保护色在人类面前形同虚设。猎犬的鼻子轻易地就锁定了它们的踪迹。


绿色是鸮鹦鹉自1840年起的最大分布,浅绿色是鸮鹦鹉化石发现的地点。图片:wikipedia

19世纪中期来到新西兰的欧洲殖民者带来了家猫、黑鼠、白鼬这些哺乳类,更是对鸮鹦鹉的种群数量造成了致命打击。它们开始在人类的视线中消失,一度被认为是功能性灭绝(没有雌性个体,无法繁育后代)。

终于,在20世纪末期,新西兰政府意识到了越来越多的原生种数量已经遭受到了无法复原的打击,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流浪猫的数量,复育鸮鹦鹉等鸟类。科学家们全力扑杀周边四个小型岛屿上的鼠、猫、鼬等哺乳动物,将主岛发现的残存鸮鹦鹉转送到这四个岛屿上,并且在每只鸮鹦鹉身上都安装上无线电追踪器,尝试用各种方法刺激它们交配繁殖。持续了十来年的鸮鹦鹉复育计划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近8年来,鸮鹦鹉的数量增加了61只,达到了154只,并且雌雄比例也趋于正常。


自1989年鸮鹦鹉复育计划推行后,鸮鹦鹉的数目正逐步上升。红色箭头表示该年为繁殖年。图片:Wikipedia

虽然今天物种日历的主题是“萌物”,但希望同学们更多看到这种鹦鹉“智慧”的一面,而非“蠢萌”的一面;把关注的目光从长得可爱的“宠物”转向切实需要我们帮助的野生动物。


你们!不许欺负小短手!绘图:翼狼Elang

想多了解鸟类世界?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日历娘倾心推荐的自然书单

就在“阅读原文”

快去给自己和Ta挑本好书吧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鸮鹦鹉科 卡卡鹦鹉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