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披红袈裟的光头不一定是唐僧,还可能是它

进击的多肉 物种日历 2019-12-24

对罗汉松的最初印象,来自于隔壁家老爷爷的花园。闽南人家通常顶楼上去便是天台,在那留出一片空地,小的就当是花园,大一点的就有人种菜。

邻居爷爷打从我记事开始就养花,他那片小花园便是我儿时的探险空间。他有几盆罗汉松盆栽,用小而浅的紫砂盆养着,好几年也没见得长高多少,倒是青苔积了厚厚一层。盆栽虽不大,姿态却苍劲雄奇,堪比黄山上的古松。

这些罗汉松盆栽金贵得让老人家专门辟出一块地,摆上花架好生伺候,就像庙里的罗汉一般日日供着,就差天天敬香了。

罗汉松盆景。图片:David J. Stang / Wikimedia

上大学后,发现小时候认识的罗汉松盆景,已经成了学校绿地的景观树和植物园周边齐整的篱笆灌丛。它们生长得高高大大,叶片总是积了一层灰,偶尔能发现恼人的蚧壳虫扎堆。

粗犷的它们,失去了往昔的精巧,和学校其他的绿化树没啥两样,我也就没有太在意它们。倒是每年夏末实验室门口的那几棵罗汉松,枝头挂着一个个红彤彤的“肉果子”,看着挺诱人的,据说也能吃。我好几次想尝试,但总归是抱着“能吃好吃的果子早就被吃光”的心态,终究也没有动得了手。

作为绿化植物的罗汉松。图片:Derek Ramsey / Wikimedia

禅意庭院?有它,味儿才正

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原产于我国东南地区和日本南部,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一种灌木或常绿乔木。

罗汉松这名一听就让人觉得很有禅意,总感觉那种清修之地都应该遍植罗汉松,伴随着出家人青灯古佛,日日打坐——实际也是如此。在国内南方的很多寺庙经常能见到罗汉松,有露地栽培成树的,也有安静待在泥盆里岁月静好的。

经过修剪的罗汉松,很容易形成人们印象中的“日式庭院”感。图片:KENPEI / Wikimedia

罗汉松在日本被叫做 inumaki (“犬槇”) ,不仅在很多寺庙里能见到,在一些住宅的庭院以及神社的御岳中,都能见到罗汉松,日式盆栽也离不开它们。

日式美学中有一词“侘寂”,这词我至今没有搞懂,可能若有机会抱着盆罗汉松盆景坐在龙安寺庭院边上呆滞地看着枯山水,就会有所领悟吧。

日式庭院中的罗汉松。图片:katorisi / Wikimedia

罗汉松叶片是长线状的披针形,在枝条上呈螺旋状交互生长,叶片有明显的一条隆起的中脉。针叶树中一般叶脉都不明显,所以罗汉松这个特征还是比较突出。叶片表面为深绿色,有油亮的光泽,背面为灰绿色或者灰白色。

罗汉松的叶子。图片:S.G.S. / Wikimedia

叶片中间隆起的叶脉,在针叶树中很少见。图片:David Stang. / Wikimedia

在中国,罗汉松有一些变种,区别主要在于叶片形态:短叶罗汉松叶片较短,先端钝圆;狭叶罗汉松叶片细长狭窄,先端较尖;而柱冠罗汉松的树冠则为圆柱状,和一般罗汉松的三角状树冠有所差异。

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 maki)。图片:Mark Pellegrini / Wikimedia

罗汉松的果,不是果

罗汉松为雌雄异株,雄球花为圆柱形,簇生在叶腋,雌球花则单生在叶腋 。见过罗汉松种子的人,都会对它们红色的“小浆果”过目不忘,这其实是它们的种托,也称为假种皮,由套被发育而来,而并非果实(裸子植物没有植物学定义的果实和花,再强调一遍)。

罗汉松红色的“小浆果”,其实红色部分是种托,上面蓝灰色的部分则是种子。图片:Alpsdake / Wikimedia

罗汉松的种托高度肉质化,在不同成熟阶段会分别呈现出绿色、红色和紫色。汁水丰富的种托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味道微甜,据称可以食用。种托连接着圆球状的蓝灰色种子,看起来像是穿着红色袈裟的和尚,据说罗汉松的得名就是这么来的。但要注意,种子有毒,绝对不能食用。

随着种子成熟,种托会变成深紫色。图片:Alpsdake / Wikimedia

裸子植物不开花,故种子没有肉质果皮包被,但种子的附属物也能肉呼呼的。不仅是罗汉松,常见的竹柏 Podocarpus nagi、欧刺柏 Juniperus communis等,都具有发达的肉质种鳞,尤为显眼,这使得它们被误会在浆果的队伍里。

欧刺柏的种子。图片:MPF / Wikimedia

某些个体的罗汉松种子,据观察还发现有罕见的胎生现象。胎生即种子还没落地,就在树上萌发出长长的笔状胚轴,落下就像飞镖一样插入泥地,生长成新的个体。

胎生一般发现在红树植物中,比如秋茄和木榄,而某些罗汉松也是这样,种子在树上就能萌发,成熟之后落在潮湿的泥地上就能迅速生长。这样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繁殖效率。

罗汉松科还有一个特别的寄生松属,该属唯一的成员寄生陆均松(Parasitaxus usta),是目前为止知道的唯一一种寄生的裸子植物。该种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南半球新喀里多尼亚偏远的林地发现,并且专性寄生在新喀里多尼亚陆均松(Falcatifolium taxoides)上。

寄生陆均松外观呈长条状,植株缺乏叶绿素,液泡中有高浓度的花青素,所以它们的外观颜色呈紫红色,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它们获取养分的来源为菌异养,通过和真菌形成菌根,寄生在陆均松的根部,从木质部组织源源不断获取养分和水分。

感染了蚧壳虫的陆均松。图片:Leyla J Seyfullah et. al. / 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s (2016)

曾是王宫顶梁柱

罗汉松木材质地坚固,防水耐火,日本人会把它们当做建筑和家具用材。据说泡澡用的桶,很多时候也是用罗汉松制作的。

前阵子冲绳那霸市烧毁的首里城正殿,最初建造时使用的木料中,有一定比例是罗汉松,因为它们的木材防水又防虫。

冲绳那霸市的首里城正殿,曾是琉球国都城和王宫的所在地。2019年10月31日被大火烧毁的是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复制品。图片:663highland / Wikimedia

可惜,原装的本尊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战火无辜波及,化为焦土,仅留下砖石遗迹。上世纪90年代建造“复制品”时,由于罗汉松木材紧缺,人们转而使用了日本本州产的明日桧,以及从中国台湾进口的台湾扁柏。

罗汉松生命力顽强,皮实耐操,家庭养护基本没什么难度。不过要注意罗汉松不怎么耐寒,冬季气温长时间低于5°C时植株会被冻伤。此外养护罗汉松切忌浇水过于频繁,一旦长期积水,根部就会黑腐烂掉,具体表现为叶片发黄,一碰就掉,严重则整株死亡。

当然,如果你富有生活情趣,也可以自己培育出小巧精致的罗汉松盆景,用来日常陶冶情操也是非常好的。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326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进击的多肉。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火炬松:请把我移出“岁寒三友”群聊

雪松发芽还挺克苏鲁,你见过吗?

松子不好吃,那也不能忽视油松啊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